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101)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频散
  • 6篇频散特性
  • 3篇岩石
  • 3篇震电效应
  • 3篇数学模拟
  • 3篇储层
  • 2篇电阻率
  • 2篇双电极
  • 2篇孔隙
  • 2篇孔隙介质
  • 2篇复电阻率
  • 2篇测井
  • 2篇测井方法
  • 2篇储层岩石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电磁特性
  • 1篇电法
  • 1篇电法测井
  • 1篇电极法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测井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Applie...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periodical electroosmosis in reservoir rocks
2012年
Based on the electric double layer (EDL) theory and the momentum equation governing the electroosmosis flow,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periodical electroosmosis with a parallel straight capillary bundle model of reservoir rocks to reveal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the electroosmotic flows in rocks. The theory shows that both the frequency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croscopic electroosmotic Darcy velocity in unsealed rocks and the electroosmotic pressure coefficient in sealed rocks depend on the poros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rocks.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eriodical electroosmotic velocity is wavelike in the rock pore. The greater the porosity is, the greater electroosmotic the Darcy velocity and the smaller electroosmotic pressure coefficient are generated. The module values of the electroosmotic Darcy velocity and the electroosmotic pressure coefficient increase with the decreas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r the increasing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without affecting the phase of the electroosmotic Darcy velocity.
陈辉关继腾房文静
储层岩石周期性电渗流特性的微观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以双电层电位理论和电渗流动的动量方程为基础,结合储层岩石平行毛管束模型,推导出岩石孔隙内周期性电渗流的解析式,揭示了储层中电渗效应的微观机制,分析了非密闭储层岩石中宏观电渗Darcy速度及密闭储层中电渗压力系数频散特性的影响因素.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储层岩石孔隙中,周期性电渗流速度剖面在频率较高时呈"波浪"状;孔隙度越大,电渗Darcy速度模值越大,其相位也越大,而电渗压力系数数值越小.储层岩石的溶液浓度越小或阳离子交换量越大,电渗Darcy速度模值和电渗压力系数数值越大,但对电渗Darcy速度的相位没有影响.
陈辉关继腾房文静
关键词:储层岩石频散特性数学模拟
基于电震耦合理论研究电极法储层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被引量:4
2016年
复电阻率测井在识别油水层的能力上优于常规电阻率测井,然而储层岩石复电阻率特性的微观机理还没有统一完整的解释和数学模拟方法,致使复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开发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孔隙介质Pride电震耦合理论,结合谐变信号激励下渗流场与电流场的耦合理论,推导出一级近似条件下的Pride电震耦合理论.采用格林函数方法建立了一维电震波场的波动方程及其解.构造了双电极法测量储层岩石复电阻率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从理论上阐明了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微观机制与电震效应的关系,定量分析了储层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影响因素.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储层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现象是在电震快纵波和电震慢纵波的共同作用下,由孔隙介质中的电渗流机制形成的;储层岩石的复电阻率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加或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使得同频率的复电阻率减小.慢纵波界面极化频率受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层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而快纵波界面极化频率受地层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
郑海霞关继腾薛庆忠
关键词:复电阻率储层岩石频散特性
基于孔隙介质BISQ模型的震电慢纵波传播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的Pride震电理论不能准确地预测震电波的耦合特性和频散特性。为了更合理地反应震电耦合波波场的特征,本文基于包含Biot流动和喷射流动两种机制的BISQ模型,结合毛管模型中渗流场和电流场耦合理论,对Pride震电耦合理论进行了修正,进而对震电耦合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定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喷射流长度对震电横波无影响;BISQ模型预测的震电快纵波传播速度比Pride理论预测的传播速度慢,BISQ模型的震电慢纵波衰减更显著,这表明BISQ模型比Pride震电理论更有效地预测了震电耦合波的衰减和频散。随着特征喷射流长度的增大,震电慢纵波的低频极限相速度减小,但不趋于零,这与Pride理论预测的不同。在低频区,BISQ模型预测的震电耦合波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之比的模值对特征喷射流长度非常敏感。
杨盈盈关继腾庄显丽
关键词:BISQ模型震电效应频散特性
油水两相饱和储层中平面震电波场响应特性被引量:4
2015年
现有的孔隙介质震电理论缺乏针对含油储层震电耦合的数学模型及定量模拟,制约了该方法在含油储层中的推广应用.本文将非饱和孔隙介质中弹性波动理论与含油储层中动电耦合理论及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描述油水两相饱和储层中震电耦合波的数学方法,定量模拟了含油储层中平面震电波场响应特性,并探讨了储层参数对震电波场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水两相饱和储层中震电耦合产生四种震电耦合波,震电横波、震电纵波P1、P2和P3波;震电波场响应具有频散特性,频率增大,震电纵波P2和P3波传播速度显著增大,震电波衰减常数均增大;相同频率下,震电纵波P2波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相比其它三种震电波的均较大,说明其激发电场和电流能力较强;震电波场响应受到宏观储渗参数的影响,储层孔隙度增大,震电波的传播速度均减小,三种震电纵波的衰减常数均增大,且震电横波和震电纵波P1波的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均增大,震电纵波P2和P3波的均减小;储层渗透率增大,震电波的传播速度均增大,震电横波的衰减常数、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亦增大,而三种震电纵波的则相反;含水饱和度增大,震电横波、震电纵波P1(低频时)和P2波的传播速度均减小,衰减常数、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均增大,震电纵波P3波的则相反;震电波响应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相位在高频时出现频散现象,同样受到储层参数的影响.
顾士勇关继腾张泉滢郑海霞
关键词:平面波数学模型响应特性
浓差极化对震电耦合波传播的影响机制
2014年
利用震电效应测井已经成为地球物理测井领域的前沿课题,研究井中浓差极化对震电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考虑浓差极化效应的震电耦合波控制方程组,数值模拟了浓差极化、阳离子交换量和孔隙度对震电耦合波的影响规律。随着浓度差的增大或阳离子交换量的减小,3种震电波的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之比的模值减小。随着孔隙度的增大,震电横波和震电快纵波的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之比的模值增大,而震电慢纵波减小。浓差极化方向对震电波电场也有影响。浓差极化与固相运动方向垂直时的电场模值小于平行的状况,且二者的模值都大于等效平均浓度的状况。
张泉滢关继腾张小千
关键词:测井方法电法测井震电效应浓差极化
油水饱和泥质砂岩流动电位的频散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油水饱和泥质砂岩中流动电位的研究对于揭示含油储层震电勘探和动电测井的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岩石孔隙的微观结构出发,构造了描述水润湿条件下油水饱和泥质砂岩储层的毛管模型.在模型中依据油水流动遵守的Navier-Stokes方程和电化学传质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描述油水饱和泥质砂岩流动电位的数学方程,并数学模拟了岩石储渗参数对流动电位频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内流体受到的粘滞力与惯性力控制着水相和油相的流动,从而决定了流动电位的频散特性.随着孔隙度的增大,油水两相各自的有效渗透率均增大;而含水饱和度的升高使得水相有效渗透率增大,油相有效渗透率减小.在水润湿条件下,流动电位耦合系数随含水饱和度升高而增大,随束缚水饱和度的升高而减小.另外,流动电位相对耦合系数也随含水饱和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无频散现象.
陈辉关继腾程媛媛房文静
关键词:流动电位
水饱和孔隙介质中平面震电波电磁特性的定量模拟被引量:5
2014年
震电效应在地球物理测井和勘探领域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为了研究孔隙介质中的震电效应,本文基于毛管模型中渗流场和电流场耦合理论,利用Pride震电理论对震电耦合波传播特性进行了定量模拟;对震电横波、震电快纵波、震电慢纵波的传播速度、衰减常数、电场强度、电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进行了比较,定量分析了其随孔隙度、离子浓度、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增大,三种震电耦合波波速、衰减常数以及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增大,震电横波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减小,震电快纵波、慢纵波电场模值增大.当频率相同时,震电快纵波波速最大、衰减常数最小,震电慢纵波波速最慢、衰减常数最大,震电横波的波速和衰减常数大小居于快、慢纵波之间;频率不变时,震电慢纵波电场强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最大,快纵波次之,横波最小;中低频时,震电横波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略大于慢纵波;高频时,震电慢纵波略大于横波,快纵波一直最小.溶液浓度和阳离子交换量对三种震电波的波速和衰减常数影响很小;溶液浓度越大或阳离子交换量越小,三种震电波电场强度、电流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越小,震电快纵波和慢纵波电荷密度与固相速度比值的模值也越小,但是相位几乎都不变.
张泉滢关继腾郑海霞张小千
关键词:震电效应电磁场孔隙介质频散特性数学模拟
油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数学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油水饱和储层电震耦合理论,利用傅里叶变换关系推导出电震波场的波动方程及电震快纵波P1波、电震慢纵波P2波和电震慢纵波P3波3个传播常数。依据双电极法测量岩石复电阻率的数学模型,对油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进行定量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油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现象是在电震快纵波P1波、电震慢纵波P2波和电震慢纵波P3波的共同作用下,由岩石中的电渗流机制形成的。油水饱和岩石的复电阻率和慢纵波P2波界面极化频率均随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慢纵波P3波界面极化频率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快纵波P1波界面极化频率受储层岩石这3个参数的影响较小。气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与油水饱和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略有不同,但二者的复电阻率随3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相同。
庄显丽关继腾郑海霞杨盈盈
关键词:测井方法复电阻率频散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