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850004)
- 作品数:21 被引量:95H指数:6
- 相关作者:吴正彪袁廷科杨赛袁伊玲覃碧念更多>>
-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生计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演变与调适——基于贵州省紫云自治县、罗甸县的调查被引量:8
- 2011年
- 在生计转型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需要,不同的文化群体都会主动地调适原有的文化对新的生活环境的社会适应。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黄花电站和贵州省罗甸县龙滩电站淹没区少数民族水库移民,在生计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演变与调适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化作了进一步的反思和讨论。
- 吴正彪
- 关键词: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生计转型传统文化
- 《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土家族卷》的史料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土家族卷》是近年来贵州新出版的一部土家族田野调查报告专集,其内容涉及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本文从研究土家族的民间习俗、社会记忆、经济发展过程等不同视角对本卷民族调查资料选编的史料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吴正彪
- 关键词:土家族史料价值学术意义
- 自然崇拜在喀斯特生物群落维系中的效应——以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从荔波喀斯特世居民族的自然崇拜入手,系统地介绍了苗、水、瑶、布依、汉5个主体民族自然崇拜信仰的由来、背景及其主要构成与维系,以及自然崇拜信仰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存、延续、繁衍所起到的作用。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人与自然及其社会和谐的境界、绿色文化理念的内涵等生态人类学视角对荔波喀斯特世居民族自然崇拜信仰的效应与历史地位进行了评述。
- 江兴龙袁伊玲覃碧念
- 关键词:自然崇拜生物群落喀斯特山区民族文化
- 蚩尤神话中的苗族民俗文化透视被引量:7
- 2010年
- 流传在苗族民间口述史中的蚩尤神话及其由此神话建构起来的传统文化通常从一些习俗仪式中就可找到相应的印证。本文通过蚩尤神话中流传在苗族民间的一些民俗仪式现象说明这些民俗文化在展演口述史中的社会记忆时,也透视出神话在民俗文化中的历史文化价值。
- 吴正彪
- 论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实质与价值被引量:7
- 2009年
- 自从费孝通先生提出我国各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这一概念曾进行过多次激烈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观念形态的概念。本文作者凭借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并结合我国民族过程的悠久历史证明无论是"多元"还是"一体"都是针对民族文化而言的概念。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跨文化共享的多民族聚合体,这样的聚合体是并存多元文化长期互动后必然呈现的文化辐合现象。因此,"多元一体"概念的提出是民族学族际关系理论延伸发展的必然结果。
- 吴正彪李永皇
- 大土苗族自然崇拜的生态效应与文化内涵初探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在阐述大土苗族自然崇拜传统文化的形成、由来及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自然崇拜在当地社区森林生态系统维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效应。并从道家、儒家、佛教的生态伦理道德,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角度.对其自然崇拜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有益探讨。
- 江兴龙吴正彪张明珍吴昌龙
- 关键词:自然崇拜生态保护
- 论双语教育在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17
- 2010年
- 在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用来体现一个族群的民族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科学的传承与保护,民、汉双语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双语教育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不但具有原真性意义,而且还为跨文化沟通提供了族际交流的语言条件。无论是在实现多民族语言保护和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还是在构建"美美与共"的族际文化共享社会环境等方面,双语教育都在发挥着应有的重要作用。
- 吴正彪
- 关键词:双语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文化
- 从“他者”到“我者”的文化建构:论苗族作家文学的族群意识觉醒被引量:3
- 2010年
- 一个民族的族群觉醒意识通常是在"他者"的文化环境去回窥和审视"我者"的,苗族作家文学的发展同样经过了这样的建构过程。分别从"他者"的文学作品中对苗族社会生活描写的评述、作为"我者"中的苗族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去实现自我族群意识的觉醒以及苗族作家族群身份的回归等几个方面的探讨中,提出了借鉴当今现代社会中"他者"文学作家所存在的"碎片化"困惑和如何推动苗族文学创作时应秉承传统与实现本真性回归的问题。
- 吴正彪
- 关键词:文化建构族群意识
- 从技术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苗族民间传统医药的人类学考察被引量:2
- 2011年
- 在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中,技术发展通常作为文化进化的一个重要核心价值判断标准,而任何民族中作为文化核心的技术也是从一定的规范性技巧和技能通过不断地叠加与累积才逐渐地建构起来的。本文正是立足于对中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泰国等地苗族民间传统医药的考察,进一步揭示了一个民族从技术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其乡土知识体系对文化的作用力。
- 吴正彪杨赛
- 关键词:文化核心苗族医药地方性知识
- 苗族文字进学校教育体系的百年发展史简述
- 2010年
- 文字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对文字的使用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则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步入社会进步的阶梯。本文以苗族文字从创制到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历史脉络为背景,说明民族文字在当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 袁廷科
- 关键词: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