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51)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2
相关作者:施焕中邓静敏陈一强邹小英温红侠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哮喘
  • 5篇细胞
  • 4篇支气管
  • 3篇血清
  • 3篇气管
  • 3篇过敏
  • 3篇过敏性
  • 2篇地塞米松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外周
  • 2篇吸入
  • 2篇吸入性变应原
  • 2篇哮喘大鼠
  • 2篇哮喘患者
  • 2篇过敏性哮喘
  • 2篇干预作用
  • 2篇CD4+CD...
  • 2篇CD4^+C...
  • 2篇变应原
  • 1篇低血清

机构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施焕中
  • 6篇邓静敏
  • 5篇陈一强
  • 4篇温红侠
  • 4篇覃雪军
  • 4篇邹小英
  • 4篇覃寿明
  • 3篇梁象东
  • 2篇傅荧
  • 1篇唐丽安
  • 1篇蔡双启
  • 1篇黄红东
  • 1篇王珊梅
  • 1篇钟小宁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Chines...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内科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CD_4^+CD_(25)^+T淋巴细胞的测定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阐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 CD_4^+CD_(25)^+T 调节性淋巴细胞,并探讨 CD_4^+CD_(25)^+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9例过敏性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发作期)15例、缓解期患者(缓解期)14例和16名非过敏性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 CD_4^+CD_(25)^+细胞数量变化。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提纯 CD_4^+CD_(25)^+细胞,将纯化的 CD_4^+CD_(25)^+细胞和(或)CD_4^+CD_(25)^-细胞在体外培养,观察 CD_4^+CD_(25)^-细胞的增殖反应,将收集培养的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 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 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 IL-13。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 CD_4^+CD_(25)^+细胞比值为(14.9±1.8)%,缓解期患者为(11.8±0.7)%,正常对照组为(11.2±0.8)%,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 CD_4^+CD_(25)^-细胞增殖反应为(74±9)%,正常对照组为(7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的 CD_4^+CD_(25)^+细胞均能抑制 CD_4^+CD_(25)^-细胞产生 IFN-γ、IL-4和 IL-13,而且两组的抑制能力也无明显区别。结论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 CD_4^+CD_(25)^+细胞数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哮喘患者的 CD_4^+CD_(25)^+细胞的抑制活性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覃寿明施焕中覃雪军陈一强钟小宁
关键词:淋巴细胞病因学哮喘
支气管哮喘大鼠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脾脏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A)组,哮喘(B)组,地塞米松1(C)组、地塞米松2(D)组,地塞米松3(E)组。A组第1天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第15~21天每天给予生理盐水雾化。B、C、D、E组用卵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第l天,每只大鼠腹腔注射抗原1ml(卵蛋白1mg+灭活百日咳杆菌9×10^4个+氢氧化铝干粉100mg)混悬液,第15~21天给予1%的卵蛋白雾化30min,C、D、E组于雾化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2mg/kg、1mg/kg、2mg/kg。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大鼠体内BALF、外周血、脾脏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使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后对其的影响。结果B组BALF、外周血、脾脏CD4+CD25+T细胞表达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是(42.21±5.62)%、(12.69±2.70)%、(11.15±1.05)%,A组结果分别是(18.76±5.85)%、(6.21±1.73)%、(7.85±2.13)%。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C组、D组、E组BALF中CD4+CD25+T细胞占CD4。LT细胞的百分比表达分别是(10.49±4.03)%、(13.28±5.12)%、(7.51±5.39)%,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P〈0.01);外周血中,C组(6.03±1.43)%、D组(4.88±0.95)%与A组(6.21±1.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3.49±0.62)%与c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中,C组(7.25±1.82)%、D组(8.63±3.18)%与A组(7.85±2.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3.38士1.37)%与C组、D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T细胞在哮喘大鼠
傅荧陈一强温红侠邹小英邓静敏施焕中
关键词:哮喘CD4+CD25+T细胞地塞米松
支气管哮喘大鼠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脾脏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A)组,哮喘(B)组,地塞米松1(C)组、地塞米松2(D)组,地塞米松3(E)组。A组第1天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第15~21天每天给予生理盐水雾化。B、C、D、E组用卵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第1天,每只大鼠腹腔注射抗原1ml(卵蛋白1mg+灭活百日咳杆菌9×106个+氢氧化铝干粉100mg)混悬液,第15~21天给予1%的卵蛋白雾化30min,C、D、E组于雾化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2mg/kg、1mg/kg、2mg/kg。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大鼠体内BALF、外周血、脾脏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使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后对其的影响。结果 B组BALF、外周血、脾脏CD4+CD25+T细胞表达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是(42.21±5.62)%、(12.69±2.70)%、(11.15±1.05)%,A组结果分别是(18.76±5.85)%、(6.21±1.73)%、(7.85±2.13)%。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C组、D组、E组BALF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表达分别是(10.49±4.03)%、(13.28±5.12)%、(7.51±5.39)%,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P<0.01);外周血中,C组(6.03±1.43)%、D组(4.88±0.95)%与A组(6.21±1.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3.49±0.62)%与C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中,C组(7.25±1.82)%、D组(8.63±3.18)%与A组(7.85±2.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3.38±1.37)%与C组、D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在哮喘大鼠体内有明显的优势表达,可能是哮喘发病的机制之一。地塞米松可以抑制CD4+CD25+T细胞的表达。BALF内CD4+CD25+T细胞的变化与外周血和脾脏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监测外周血或脾脏CD4+CD25+T细胞变化可了解肺部情况。
傅荧陈一强温红侠邹小英邓静敏施焕中
关键词:哮喘CD4+CD25+T细胞地塞米松
粉尘螨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CD4^CD25^+T细胞的募集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过敏原粉尘螨提取液能否募集CD4^+CD25^+T细胞浸润到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气道。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将粉尘螨直接注入10例非急性发作期的轻度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的段支气管(粉尘螨侧),将生理盐水注入对侧肺段支气管作对照(对照侧)。24h后再经纤维支气管镜于相应的肺段支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BALF中的细胞数并分类。以流式细胞仪测定BALF中的T细胞及其亚群。结果粉尘螨侧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1.4±0.1)×10^6/ml]明显多于对照侧[(0.34±0.1)×10^6/ml,P〈0.003],淋巴细胞[(2.2±0.3)×10^6/ml]明显多于对照侧[(0.3±0.1)×10^6/ml,P〈0.05],CD4^+CD25^+T细胞[(784.0±281.3)个/μl]明显多于对照侧[(7.7±3.6)个/μl,P〈0.001]。结论粉尘螨能募集CD4^+CD25^+T细胞浸润到缓解期轻度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局部。
陈一强黄红东温红侠邹小英邓静敏施焕中
关键词:粉尘螨CD4^+CD25^+T细胞过敏性哮喘
吸入性变应原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CTLA-4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吸入变应原与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第一组为单相哮喘反应和双相哮喘反应组给予患者吸入变应原,第二组为口服强的松或安慰剂组,1次/d,共2周。吸入性变应原或强的松前后抽静脉血检验血清,用酶链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sCTLA-4浓度。结果在吸入变应原后24h,双相哮喘反应组血清sCTLA-4浓度(中位数)从29.0μg/L上升到44.0μg/L,而单相哮喘反应组sCTLA-4浓度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提高。强的松治疗2周后血清sCTAL-4与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从37.0μg/L下降至22.0μg/L。而安慰剂组则没有显著下降。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sCTLA-4浓度在吸入变应原后升高,而用强的松治疗后其浓度则下降。
覃寿明邓静敏覃雪军梁象东施焕中
关键词:变应原哮喘
吸入性变应原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CD86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吸入变应原与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CD86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给予单相哮喘反应组和双相哮喘反应组患者吸入变应原,口服强的松或安慰剂,每天1次,共2周。吸入性变应原或强的松前后抽静脉血检验血清。用酶链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sCD86浓度。结果:在吸入变应原后24 h,双相哮喘反应组血清sCD86浓度从(491.8±15.4)IU/ml上升到(603.8±19.3)IU/ml,而单相哮喘反应组sCD86浓度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提高。强的松治疗2周后血清sCD86与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从(532.7±12.3)IU/ml下降至(448.3±15.1)IU/ml。而安慰剂组则没有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证实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sCD86浓度在吸入变应原后升高,而用强的松治疗后其浓度则下降。
覃寿明邓静敏覃雪军梁象东施焕中
关键词:变应原哮喘糖皮质激素血清
Interleukin-16 in asthma
2006年
DENG Jing-min SHI Huan-zhong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6哮喘发病机制T细胞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1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口服泼尼松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16(IL-1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浓度的影响。方法25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泼尼松组13例,安慰剂12例,分别口服泼尼松30mg/d及安慰剂。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抽取外周静脉血,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6及MCP-4浓度。结果泼尼松组治疗2周后血清IL-16及MCP-4浓度分别为(371.5±45.5)ng/L和(330.2±41.3)ng/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44.1±60.5)ng/L和(455.9±48.8)ng/L,P均<0.01。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血清IL-16及MCP-4的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给予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IL-16及MCP-4的浓度。
梁象东覃雪军黄春萍覃寿明施焕中
关键词:血清白介素IL-16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静脉血低血清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降级方案对照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治疗重度持续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合理降级方案。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7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哮喘专科门诊收治的111例重度哮喘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将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C组先减少丙酸氟替卡松剂量;B、D组先减少沙美特罗剂量。A、B两组每24周降阶梯治疗,C、D两组每12周降阶梯治疗。每治疗阶梯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改变情况、哮喘加重、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各组经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质量分数[20%(50μg/250μg)]吸入治疗4周后,总控制率达90%以上,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4组各降级阶梯哮喘控制率、肺功能和哮喘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冒是诱发各组哮喘加重的主要原因。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以咽干、痰多等局部反应为主。结论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质量分数[20%(50μg/250μg)]吸入治疗重度哮喘总控制率达90%以上。降阶梯治疗时,先减少丙酸氟替卡松剂量或先减少沙美特罗剂量,以及每治疗阶梯维持12周或24周降级,在维持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改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合总的药物费用考虑,维持12周组降级更有优势。
王珊梅陈一强温红侠邹小英邓静敏蔡双启唐丽安施焕中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