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2-008)
- 作品数:7 被引量:96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刚张金鑫于立忠王姗姗潘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树干茎流的理化性质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明确森林对降雨水质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Larixolgensis)(Lo)、花曲柳林(Fraxinus rhynchophulla)(Fr)、杂木林(Mb)、红松人工林(Pinus koraiensis)(Pk)和蒙古栎林(Querusmongolica)(Om)中树干茎流和林外雨理化性质进行了监测。与林外雨相比,5种林型树干茎流均出现明显酸化(P<0.05),酸化程度为:Pk>Lo>Fr>Om>Mb;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电导率、总溶解固体含量、氯离子浓度、硝酸根离子浓度、铵根离子浓度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升高(P<0.05),溶解氧浓度明显下降(P<0.05)。林型间相比,Lo与Pk的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含量和Lo的氯离子浓度较高;Lo和Pk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林型(P<0.05);Mb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林型(P<0.05)。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胸径与树高的乘积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主要受降雨因素(降雨前干沉降时间长度等)、林分特征(叶面积指数、树皮特征)、树木枝叶表层积累物质的理化性质等影响。结论:各林型树干茎流水质均明显下降,其中Mb树干茎流对雨水化学性质影响较大;Pk和Lo树干茎流水体纯度下降最为显著。
- 徐天乐朱教君于立忠王睿照张金鑫
- 关键词:树干茎流红松人工林PH值
- 浑河上游水源地不同林型水源涵养功能分析被引量:33
- 2015年
- 为定量评价浑河上游水源地保护区内不同林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浑河上游5种林型(阔叶混交林、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阔叶红松混交林和阔叶落叶松混交林)林下枯落物的现存量、持水能力、有效拦蓄量和土层的物理性质、土壤入渗性能等开展研究,并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林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枯落物现存量为16.10~37.70 t/hm2,有效拦蓄量为36.31~83.39 t/hm2;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高于阔叶混交林、人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半分解枯落物现存量及持水量(持水率)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工针叶林、阔叶混交林,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关系符合对数函数方程W=Aln t+B;土壤入渗速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各层土壤入渗速率和时间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F=at-b;针阔混交林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非毛管蓄水量均高于阔叶混交林、人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总蓄水量(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与土壤非毛管蓄水量)最高(1 025.28~1 341.59 t/hm2),其次是阔叶混交林(823.36 t/hm2),人工针叶林最低(422.41~609.06 t/hm2).综上所述,浑河上游水源地保护区内针阔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涵养水源能力,建议在水源涵养林培育过程中将针阔混交林作为培育目标林分,并采取适当的结构调控措施,将现有人工针叶水源涵养林调整为针阔混交林,以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 王利于立忠张金鑫刘利芳杜建平高尚林张文儒
- 关键词:水源涵养枯落物综合评价
- 液液萃取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2种有机氯农药被引量:13
- 2016年
- 采用液液萃取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2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12种有机氯农药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0.002~0.032μg·L^(-1)之间,测定下限在0.008~0.128μg·L^(-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99.1%~12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2.3%~9.3%之间。
- 王姗姗李刚高丽娜谭鑫易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液液萃取
- 浑河上游典型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水体污染物的消减作用
-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林草配置的6种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水体中污染物的消减试验表明:随污染程度增加,各类型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污染水体中总氮、总磷、铵态氮、硝态氮的消减率变化较小;天然林地、河岸草地与80%草地配置的河岸植被缓...
- 于立忠王利刘利芳
- 文献传递
- 高浓度CO_2对树木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5年
- 大气CO2浓度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环境问题。CO2浓度升高势必会对植物的生理生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高浓度CO2对树木生理生态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具体包括高浓度CO2对树木生长发育、光合和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树木代谢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树木凋落物等方面的影响。高浓度CO2一般会促进树木地上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但也因树种差异而有所不同。最新研究表明,高浓度CO2促进了树木细根周转,树木根系生长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表现为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加快了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C循环。高浓度CO2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树木光合速率的增加,但长期熏蒸也往往会发生光合驯化,这种现象产生的生理学机制目前仍无定论。高浓度CO2对树木呼吸作用尤其是根系呼吸的影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高浓度CO2一般会提高树木抗氧化酶活性与抗氧化剂含量,但不同树种响应高浓度CO2的过程和机理也有所差异。研究表明,高浓度CO2一般对树木凋落物的分解产生不利影响,但也因树种而异。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关于树木地下部分、树木对高浓度CO2的适应机理和重要过程(碳氮水耦合及基因调控等)以及多个树种包括不同类型树种及不同品种之间比较研究较少;关于某一重要生理生态机制(如根系生理代谢)尤其是多个生态因子复合条件下缺乏长期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气CO2浓度升高下树木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高CO2浓度条件下树木根系生理代谢及机制、树木碳氮水耦合的生理过程及机制、不同生态因子复合作用对树木生理影响机制以及树木分子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将丰富森林树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有关科学理论,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森林树种生态功能的优化选择�
- 徐胜陈玮何兴元黄彦青高江艳赵诣李波
- 关键词:生理生态气候变化光合作用生理机制
-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测定水中31种挥发性有机物被引量:15
- 2016年
-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31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省11个城市58份出厂水中31种VOCs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各目标化合物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5 9,方法的测定下限在0.3~1.0μg/L,回收率为88.2%~97.1%,RSD为1.76%~3.88%。测定下限满足水源水和生活饮用水中VOCs的检测要求。58份实际水样中,检出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甲苯、四氯乙烯、乙苯、(对、间、邻)二甲苯共10种VOCs,但所有检出的VOCs值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 王姗姗
- 关键词: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出厂水挥发性有机物
- 发泡剂及粘结剂用量对铜尾矿轻质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索发泡剂和粘结剂的用量对制备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研究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测试在不同发泡剂及粘结剂用量下,制备材料的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及导热系数,采用XRD分析制备材料的物相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其形貌.结果当发泡剂及粘结剂用量分别占铜尾矿质量的4.0%和37.5%时,制备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36 g/cm3,导热系数为0.10 W/(m.K),抗压强度为1.0 MPa.结论微观分析表明材料的主晶相为α-石英和磷酸盐,α-石英颗粒之间由磷酸盐连接.发泡剂及粘结剂的用量对铜尾矿制备轻质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粘结剂的用量影响制备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 丁向群潘阳李刚王晓丹龚威董越
- 关键词:铜尾矿轻质材料发泡剂粘结剂
- 温度制度对铜尾矿烧制轻质材料的性能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添加发泡剂、粘结剂烧制轻质材料,研究温度制度对制备材料的抗压强度、密度和导热系数等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炉温度是影响制备材料密度和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是影响制备材料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在入炉温度为300℃、烧制温度为900℃、保温时间1h条件下,制备的轻质材料的密度为0.36 g/cm3,抗压强度为1.0 MPa,导热系数0.10 W/(M.K),XRD和SEM分析表明其主要晶相为α-石英和磷酸盐,石英晶体之间由磷酸盐连接。
- 潘阳丁向群李刚王晓丹龚威董越
- 关键词:铜尾矿轻质材料温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