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zd027)
- 作品数:14 被引量:941H指数:8
- 相关作者:倪鹏飞万海远李超高波陈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总体设计被引量:10
- 2013年
-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类生存应该有的基本权利,政府有责任对自身无法实现基本住房需求的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本文在分析目前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住房保障的基本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设计,最后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 倪鹏飞
- 关键词:住房保障安居工程住房制度改革
- 城市贫困住区住房开发问题研究——以辽宁棚户区为例被引量:8
- 2013年
- 贫困住区住房开发是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过多次尝试,但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贫困住区住房开发面临拆迁阻力大、市场开发难度大、贫困住区难以根除等三大困难。辽宁省在棚户区改造中采用整体拆迁、梯次推进的拆迁策略,规模建设、政企结合的建设策略,优惠购房、分类安置的回迁策略和政府兜底、居民自助的新区管理策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极高的效率成功完成棚户区改造,为中国及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
- 倪鹏飞刘伟
- 关键词:住房开发棚户区改造
- 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被引量:397
- 2012年
- 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是什么,区域房价差异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生哪些影响,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作者引入房价因素,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发现区域房价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诱发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间的相对房价升高,导致相对就业人数减少,并促使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实现了产业升级。对不同区域的深度分析表明,区域房价差异确实是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东部地区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住房政策和住房保障体系,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避免部分区域产业空心化的必要措施。
- 高波陈健邹琳华
-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 辽宁省棚户社区的形成与复兴被引量:6
- 2012年
- 与西方国家的贫民窟不同,辽宁省棚户区是1993年企业改制以后国有企业大量破产、职工宿舍区衰败形成的,是体制排斥与单位排斥的结果。在单位制时代,作为生活区的社区内在于单位体制之中。当国有企业倒闭后,社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随之消失,居民在失去单位归属之后,又丧失了地缘组织这一日常生活中相互扶助的最后堡垒,导致社区秩序混乱,健康与犯罪问题恶化。在棚改过程中,辽宁省建立了社区组织并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中,重新建构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棚改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 李国庆
- 关键词:国企改制社会重建
- 低收入住区土地运作模式研究——基于辽宁棚户区改造土地运作的经验被引量:9
- 2012年
- 在困扰全球的低收入住区治理中,土地的开发利用、产权及增值收益的分配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构建出低收入住区土地运作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践回顾,总结国际上低收入住区治理的难点;并对低收入住区土地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得出中外土地制度的差异。基于辽宁棚户区改造土地成功运作的经验,文章认为,政府让利于民的土地收益分配方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问题的前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灵活土地运作模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土地问题的关键,统筹规划土地资源是土地运作成功的保障,保障民权为本是低收入住区治理的核心价值。
- 卜鹏飞倪鹏飞
- 关键词:土地开发模式土地收益分配
- 辽宁棚户区改造:改变居住环境的综合整治与完善配套被引量:11
- 2012年
- 辽宁棚户区的形成与其他国家的贫民住区不同,因此其改造模式也有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从理论上分析,辽宁棚户区的改造基本符合经济学的外部性原理,特别是环境外部性。辽宁棚户区改造,实施了系统推进,对居住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完善了相关配套,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改善了城市环境,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赢。辽宁棚改不仅是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环境工程,在实践中形成了可借鉴的经验。
- 尚教蔚
- 关键词:外部性理论
-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被引量:384
- 2016年
- 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交通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溢出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而结构效应则是交通发展对经济空间格局的改变。两种效应并存且都是交通发展的结果,高铁的发展更加强化了这两种效应。本文梳理了交通发展产生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将高铁开通后城市间的最短时间距离纳入实证检验中,分别用空间计量模型和超制图学的方法检验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计量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后,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确有提高,同时也证明了交通对经济发展存在增长效应。基于包括高铁在内的不同交通方式时速绘制的时间距离地图表明,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结构效应,交通发展改变了区域和城市的空间结构、分布结构和层级结构。从全国范围看,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东部和中部城市进入中心区,而基础薄弱的东北和西部地区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 王雨飞倪鹏飞
- 关键词:高速铁路经济增长
- 农民工住房问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14年
- 在3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主要依靠大量消耗土地等资源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模式。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偏向于短期的经济发展,而没有顾及长远的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土地城市化先于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先于体制城市化。并且,体制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人口城市化,至今还没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很多制度约束问题。其中,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非常突出。农民工在城市居民中属于低收人群体,但是被排除在住房保障门槛之外,农民工只能租住城市中条件差、距离远、租金低的房屋。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农民工独立租房的只占17.1%,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的仅占0.8%。
- 姜雪梅
- 关键词:住房问题农民工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城市化城乡二元结构
- 中国房价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与变动趋势预测被引量:4
- 2015年
- 房地产价格趋势预测对于政府制定科学的房地产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则是房价走势判断和预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者采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对影响房价的备选指标进行先行、同步和滞后分类,从备选指标中筛选出六个先行指标构建房价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赋权法对各项指标赋予权重,进而将其合成为房价预警合成指数,对房价趋势进行预测判断。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构建的房价预警合成指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中国房价的变动趋势,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 倪鹏飞杨慧张安全
- 关键词:房价
- 棚户区改造绩效与政府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实践的调查被引量:8
- 2016年
- 辽宁省棚户区治理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客观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旨在建立棚户区改造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棚户区改造的实际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棚户区居民在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条件、社区环境、社会福利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上都有显著提高。在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治理模式下,政府行为直接影响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认同度,其中评估公正性对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影响最大。此外,工程时间、规则清晰度及政府遵守承诺程度都影响居民对居住环境及社会福利水平提升满意度的正面评价。
- 杨晓兰倪鹏飞
-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