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12)

作品数:13 被引量:172H指数:6
相关作者:姚宜斌陈鹏张顺许超钤汤俊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电离层
  • 3篇GPS
  • 2篇地震
  • 2篇电离层TEC
  • 2篇电子密度
  • 2篇连续运行参考...
  • 2篇参考站
  • 1篇地球
  • 1篇地球自转
  • 1篇地球自转参数
  • 1篇电离层异常
  • 1篇电子含量
  • 1篇电子总含量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 1篇短期预报方法
  • 1篇多面函数
  • 1篇多面函数拟合
  • 1篇形变
  • 1篇形变分析

机构

  • 12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国土资源信息...
  • 1篇重庆市地理信...
  • 1篇嘉兴市规划设...
  • 1篇浙江省测绘科...

作者

  • 11篇姚宜斌
  • 6篇陈鹏
  • 4篇张顺
  • 3篇汤俊
  • 3篇许超钤
  • 2篇吴寒
  • 2篇张豹
  • 2篇陈家君
  • 2篇彭文飞
  • 1篇朱建树
  • 1篇张良
  • 1篇孔建
  • 1篇刘强
  • 1篇罗亦泳
  • 1篇赵庆志
  • 1篇钱超群
  • 1篇严凤
  • 1篇何林
  • 1篇何亚东

传媒

  • 5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城市勘测
  • 1篇测绘地理信息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PCA分析震前电离层TEC异常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IGS提供的全球GIM格网电子总含量(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数据,选取2007—2011年发生在中国内陆地区的17次M≥6.0地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其震中上空TEC进行异常检测,并与滑动窗口统计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A分析法不受地磁活动影响,且两种统计方法的分析结果大体一致,在同一时间和空间电离层TEC都存在显著异常,异常主要集中在震前0~5天。
汤俊姚宜斌陈鹏张顺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电离层电子总含量地震
2003-2006年磁暴期间欧洲区域电离层三维层析及演变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IGS跟踪站的GNSS观测资料,利用电离层三维层析技术,对2003~2006年间3次不同类型强磁暴期间欧洲区域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精细地反映了电离层电子密度的三维结构。通过对电离层扰动演变过程的分析,表明电离层扰动情况与磁暴发展过程一致,同时发现磁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具有显著的纬度效应。另外,随着磁暴的发展,电子密度极大值所在高度也会发生变化。研究分析表明,电离层电子密度三维重构图像可以直观清晰地反映各经度面、纬度面和高度面上电子密度的分布和演变情况,能有效地辅助分析电离层在磁暴发生期间的扰动情况。
姚宜斌陈家君陈鹏孔建
关键词:磁暴电离层
我国西南地区PWV与降水量的周期特征及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南地区2001年至2011年的大气可降水量(PWV)和降水量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出具有相同尺度的周期,主要包括半月周期、月周期、季节周期、年周期及年际震荡周期。提取出的PWV与实际降水量间相同尺度的周期相关性较强,分析得出PWV内部许多不同的震荡周期是导致实际降水量表现出周期特征的原因。
何亚东姚宜斌许超钤钱超群朱建树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降水量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参数估计新方法及精度评定被引量:25
2011年
根据拉格朗日原理,推导运用整体最小二乘求解间接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这两种测量数据处理模型,得到简单、易于编程实现的新迭代算法。给出整体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单位权中误差计算公式以及待估参数的近似精度评定公式,并通过实际算例进行验证分析。
许超钤姚宜斌张豹何林
关键词:整体最小二乘间接平差迭代算法
多历元观测值选取对水汽层析结果的影响及不同天气下对比
2016年
基于香港CORS站的实测GPS和气象数据,设计并实现利用多历元观测值层析水汽的方法,分析不同天气对该方法层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RMS和误差统计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此外,不同天气对层析结果影响不同,但无论在何种天气下,该方法均优于传统方法。
赵庆志姚宜斌罗亦泳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无线电探空仪ECMWF
利用EMD方法改进电离层TEC预报模型被引量:35
2013年
针对总电子含量(TEC)非线性、非平稳特性,将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引入此领域的数据处理中,利用EMD分解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预报。采用IGS提供的2010年电离层TEC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预报5d内TEC的平均相对精度为92.25%,而采用单一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的平均相对精度为89%。
汤俊姚宜斌陈鹏张顺
关键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经验模态分解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陆态网络GPS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时空变化
2013年
为研究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时空变化特性,利用中国陆态网络GPS观测数据和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反演了地磁平静日四川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剖面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电子密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其最大值出现在06:00UT(北京时间14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密度逐渐衰减,在22:00UT(北京时间6时)达到最小;且白天出现明显的E层,夜晚则消失。同时,表明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地监测电离层时空变化结构。
汤俊张良
关键词:电离层层析成像电子密度GPS
T_m-T_s的相关性分析及全球纬度相关的线性关系模型构建被引量:32
2014年
利用全球大地观测系统(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GGOS)大气(Atmosphere)的加权平均温度(瓦。)数据和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地表温度数据在全球范围内计算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水汽中的关键参数加权平均温度瓦,,与地表温度瓦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关性主要受纬度影响,在高纬度地区较强,在低纬度地区较弱.虽然二者的相关性在赤道地区较弱,但这些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在这些区域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建模依然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2005~2011年的全球大地观测系统大气的L数据和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的瓦数据按纬度建立了全球分区域线性回y-3模型.来自全球大地观测系统,气象、电离层和气候的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of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以及无线电探空(Radiosonde)的数据对模型的检验表明,新模型与这3种不同源数据都能较好吻合,分别取得了3.2,3.3和4.4K的均方根误差,精度明显优于BevisEl广瓦关糸模型.
姚宜斌张豹许超钤陈家君
关键词:湿延迟水汽GPS
ZJCORS站点形变分析
2014年
ZJCORS(浙江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自2010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尚未进行坐标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收集近两年来采集的观测数据,采用Bernese V5.0软件进行基线解算与平差,结果表明:2012年7月,站点坐标与启用成果比较"鄞州"站点X方向最大偏移量28 mm(向南),"石浦"站点Y方向最大偏移量27 mm(向西),"鄞州"站点沉降91 mm。文章分析了产生形变原因。
吉渊明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稳定性分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震前电离层异常变化分析被引量:30
2012年
以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的Mw9.0级地震为背景,利用震中附近GNSS观测站数据计算得到的VTEC和电离层测高仪站的肌数据,分析了地震前后的电离层异常.发现3月8日存在明显的正异常,且明显的异常持续了6h.进一步分析电离层异常的空间分布后,认为3月8日中午至日落前后发生的电离层正异常很可能是由于孕育地震而引起的.通过给出的3月8日VTEC二维异常分布图发现异常的区域在经度方向跨度有50。,在纬度方向接近20。,长度大致为3:1,电离层VTEC异常峰值出现在15:00~19:00LT之间,峰值点并不位于震中的正上方,而是位于震中偏向赤道方向,在赤道共轭区也存在异常,而在全球其他区域没有显著的异常.为深入分析该天电离层异常的变化情况,采用电离层层析技术重构了震区附近电离层电子密度时空分布,确认3月8日的电离层异常可看作是日本311地震的前兆.
姚宜斌陈鹏吴寒张顺彭文飞
关键词:地震VTEC电离层异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