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2C12902-1)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焦聪聪张晓玉张泉锋张冬青林宝刚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种植密度对油菜浙油51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进行油菜浙油51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浙油51的单株产量显著降低,每hm2播种6.0万株时单株产量最高;总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每hm2播种12.0万株时总产量最高。
- 张泉锋
- 关键词:经济性状
- 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解析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前期研究中构建的Sollux/GaoyouDH群体在9个环境中的表型数据和新版遗传图谱,对油菜角果长度进行QTL定位,估测QTL的加性、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并通过条件QTL方法,解析角果长度与角果粒数和粒重之间的遗传关系,以期利用标记辅助,探讨通过选择角果长度基因型以增加角果粒数、提高千粒重,最终达到增加产量的可能性。结果共检测到在3个环境以上稳定表达的控制角果长度QTL8个,加性效应值在0.09-0.26cm之间,效应总和解释群体遗传总变异的60%。8对上位性QTL效应值在0.035-0.075cm之间,效应总和为加性总效应的38%。QTL与环境互作效应只在少数位点和个别环境中显著。条件QTL研究表明,qSLA2、qSLC1-2和qSLC8-1位点,角果长度的变化对角果粒数影响较大;而通过选择qSLA7、qSLC1-2、qSLC8-1和qSLC8-2长角果标记基因型,可望同时提高角果粒数和千粒重。6个主效QTL11个连锁标记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联分析,验证了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qSLA2、qSLA7、qSLC8-1和qSLC8-2位点6个连锁标记(ZAAS423、SUC1-3、ZAAS12a、ZAASA7-28、ZAAS433和ZAAS437)长角果基因型的聚合,可增长角果约2cm,间接增加角果粒数2粒,同时提高千粒重0.4g,从而可望实质性地提高油菜产量水平。
- 焦聪聪黄吉祥汪义龙张晓玉熊化鑫倪西源赵坚义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
-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H1A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ZH1A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引进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皖油14后代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经连续多代测交、兄妹交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性状优良,分别于2009年、2013年通过浙江省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应用该不育系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浙油杂1号、浙油杂2号分别于2009年、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 余华胜张尧锋林宝刚华水金丁厚栋张冬青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