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7027)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何俊佳夏胜国姜春阳邹鑫丁玉柱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阻挡放电
  • 4篇介质
  • 4篇介质阻挡
  • 4篇介质阻挡放电
  • 3篇等离子体
  • 3篇平衡等离子体
  • 3篇非平衡等离子...
  • 2篇燃烧
  • 2篇甲烷
  • 2篇光谱
  • 1篇电压
  • 1篇电晕放电
  • 1篇燃烧火焰
  • 1篇稀薄燃烧
  • 1篇离解
  • 1篇脉冲电晕
  • 1篇脉冲电晕放电
  • 1篇回火现象
  • 1篇甲烷燃烧
  • 1篇边缘电场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夏胜国
  • 4篇何俊佳
  • 3篇姜春阳
  • 2篇邹鑫
  • 1篇韩文
  • 1篇王琼芳
  • 1篇丁玉柱

传媒

  • 3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非平衡等离子体燃烧强化被引量:27
2007年
为了引起我国对非平衡等离子体燃料强化技术研究的重视并促进该技术的发展,介绍了脉冲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燃料或者可燃混合气活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夏胜国何俊佳
关键词:非平衡等离子体脉冲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超声速燃烧稀薄燃烧
介质阻挡放电边缘电场对甲烷燃烧强化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燃烧强化是介质阻挡放电的一种新应用,是加速燃烧的化学动力学过程,从而提高燃料的点火性能、燃烧速度和稳定性等燃烧特性的一种新技术。为此,利用一种同轴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对甲烷进行放电,然后将处理后的甲烷与空气混合、燃烧,研究放电对火焰形态的影响。实验现象表明经处理后燃料的燃烧火焰的整体位置向下移动,出现回火现象,通常认为这是由火焰的燃烧传播速度增加所引起的。但该文认为这种回火现象是由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的边缘电场效应所引起的。边缘电场加速燃料等离子体与空气的混合过程,并最终引起回火。该文采用添加绝缘导管的方法考察边缘电场对燃料气体混合过程的影响,证实了带电粒子在边缘电场的作用下会改善燃料气体的混合过程。
姜春阳夏胜国邹鑫何俊佳
关键词:非平衡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边缘电场
甲烷燃烧强化实验中电压和频率对火焰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燃烧强化是在未燃烧的气体燃料或者可燃混合气中进行介质阻挡放电,从而提高燃料的点火性能、燃烧速度和稳定性等燃烧特性的一种技术。为此,利用一种同轴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对甲烷进行放电,然后将处理后的甲烷与空气混合、燃烧。对甲烷气体做了多种频率下的介质阻挡放电处理,观察处理后的燃烧火焰,在电压逐步升高的情况下,研究电压对火焰的影响,以及通过各种频率下的对比得出频率对火焰的影响规律,并做了光谱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焰形态随电压和频率的不同而有区别,其中还发生了甲烷的转化反应,一些在甲烷燃烧过程中重要的光谱波段在放电后有较明显的提高。
邹鑫夏胜国姜春阳何俊佳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电压光谱非平衡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对甲烷离解及燃烧火焰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燃烧强化是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途径。在未燃烧的气体燃料或者可燃混合气体中进行DBD,利用放电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影响燃烧系统的化学平衡,进而达到改善燃料燃烧特性的目的。采用光谱仪分别对放电间隙和燃烧火焰进行光谱测量,并对燃烧的火焰形态进行记录。实验结果表明,甲烷放电后离解生成了CH基和H基,放电电压增加,CH基对应的光谱强度相应增加;放电处理后的甲烷燃烧火焰主要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火焰产生回火现象。利用Fluent仿真软件研究了CH基和H基对甲烷燃烧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认为甲烷燃烧特性的改善是DBD使甲烷离解生成的CH基和H基造成的。
丁玉柱夏胜国王琼芳姜春阳韩文何俊佳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甲烷光谱回火现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