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2012113) 作品数:7 被引量:49 H指数:5 相关作者: 韦义萍 廖海涛 杨羚 高文 张丽凤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贵港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细菌定植、感染的发生率、药物敏感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病例,根据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观察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143例中,确诊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31例,发生率为21.7%(31/143);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鲍曼不动杆菌8株(25.8%)、真菌6株(19.3%)、铜绿假单胞菌4株(12.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12.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和真菌是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医务人员应加强重视并早期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适时调整抗菌药物。 杨羚 廖海涛 韦义萍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病原菌 耐药性 ICU 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与vWF、DD浓度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时间静脉血栓形成与vWF、DD浓度变化的关系,寻找早期预测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指标,为选择干预时机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生理盐水组各18只,在兔耳缘静脉置入留置针并留置输液,分别测定甘露醇组和生理盐水组不同留置时间vWF和DD的浓度变化,同时病理学观察置针血管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1)vWF浓度:置针1d时,2组vWF浓度达到高峰.(2)DD浓度:置针后2组DD浓度均高于置针前,其中置针1、3d时DD浓度与置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结果:置针1d时,2组静脉血栓形成率达100%,血栓程度为中度以上.结论 vWF和DD浓度的测定对预测留置针致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静脉留置针置入后应尽早进行干预,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卢孟密 张丽凤 廖海涛 韦义萍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2%山莨菪碱霜预防5-氟尿嘧啶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两种外用方法预防5-氟尿嘧啶(5-FU)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采用顺铂+5-FU(PF方案)的化疗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观察组沿穿刺静脉走向涂抹2%山莨菪碱霜自制制剂,对照组涂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比较两组干预后静脉炎发生情况和局部疼痛程度,以及干预前后两组血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静脉炎等级分布及局部疼痛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7、2.53,均P=0.01),观察组在减轻静脉炎损伤程度及缓解局部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观察组白细胞(WBC)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对照组WBC、血小板(PLT)计数及血小板压积(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计数与PCT呈正相关(r=0.952,P<0.05);干预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WBC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山莨菪碱能有效预防和减轻5-FU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和局部疼痛,同时PLT可以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提供依据。 刘丹 廖金莲 高文 韦义萍 廖海涛关键词:山莨菪碱 5-氟尿嘧啶 药物疗法 静脉炎 血小板参数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关系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兔深静脉导管留置所致的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置管组。置管组在颈外静脉成功留置静脉导管后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甘露醇组,再平均分为留置1、3、5 d 3个时间段。采集各组置管前、后各个时间段的血标本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最后一次抽血后处死实验兔,取导管所在血管或同侧颈外静脉制作病理标本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静脉置管后CRT发生率为98.33%;PC、MPV、PDW与CRT严重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PC在生理盐水组与甘露醇组中,均呈现置管后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留置1 d时,空白对照组MPV、PDW均高于生理盐水组与甘露醇组,假手术组MPV、PDW均高于甘露醇组(P<0.05)。结论:血小板活性增强可能不是CRT发生的主要原因,不能依靠PC、MPV、PDW的变化来预测CRT的发生、发展。 邓婷 李丽婵 廖海涛 韦义萍关键词:静脉导管 血栓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静脉留置针致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表达与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结合前期研究血液指标,探讨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与D-二聚体(D-D)、VEGF、纤维... 覃海敏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静脉血栓 凝血四项 文献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5例置CVC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V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112例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分析CV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05例使用CVC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14例(3.46%)发生深静脉血栓。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合并糖尿病和置管前D-二聚体值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V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合并糖尿病和置管前D-二聚体值升高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V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升高。 覃燕 高文 韦义萍 李洁霞 伍小燕 覃海敏 廖海涛关键词:血液透析 深静脉血栓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置管致肺血栓栓塞及相关指标表达的实验研究 覃燕文献传递 低分子量肝素钙对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模型兔血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对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模型兔血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在兔双耳外缘静脉置入留置针后注射20%甘露醇溶液建立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建模1d后,实验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50IU/kg,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均于置针前、置针1d、3d、5d测定血清vWF、DD水平,并于5d后镜下观察留置针血管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置针后1d血清vWF、DD水平均升高,实验组干预后vWF、DD水平迅速下降,第5天达最低值;对照组vWF水平持续升高,DD水平3d时达到高峰,5d时仍高于置针前水平。实验组在置针3d、5d时vWF、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血栓形成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显著降低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模型兔血清vWF和DD水平,动态观察vWF、DD值变化可用于确定药物预防留置针致静脉血栓形成的适宜时机及评价干预效果。 张丽凤 卢孟密 廖海涛 韦义萍 李丽婵 邓婷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钙 静脉留置针 血栓形成 VWF D-二聚体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PCT,hs-CRP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关系,分析PCT,hs-CRP的诊断价值,为减少临床上不必要的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提供依据。方法:取62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怀疑CRBSI的患者血样本,应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PCT浓度,固相双抗体夹心法免疫试验检测hs-CRP浓度;采用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方法诊断CRBSI,并将样本分为CRBSI组和非CRBSI组;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PCT和hs-CRP在CRBSI的诊断价值。结果:26例患者符合CRBSI的诊断,CRBSI组的PCT水平(11.44±6.92)μg·L-1及hs-CRP水平(124.60±56.30)mg·L-1均明显高于非CRBSI组的PCT水平(1.93±3.08)μg·L-1及hs-CRP水平(62.48±49.38)mg·L-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CT,hs-CRP诊断CRB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0.802。PCT,hs-CRP分别取2.5μg·L-1,86.62 mg·L-1为截点时诊断性能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80.6%和76.9%,77.8%。PCT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hs-CRP。结论:监测血清PCT,hs-CRP水平可作为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患者的敏感指标,PCT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hs-CRP,故动态监测PCT水平更有利于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杨羚 廖海涛 韦义萍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血清降钙素原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丹参干预静脉留置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的作用研究 目的: 建立静脉留置导管相关纤维蛋白鞘模型,检测不同留置时相纤维蛋白鞘内在成分,明确其形成动态过程,以探讨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及丹参干预效果。 方法: 1.152只兔随机分为预实验组(32只)、阳性对照组(40只)、... 唐文帅关键词:静脉留置导管 丹参 中药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