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DZ12011)

作品数:7 被引量:141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永平李贵才杨引明范文义崔林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气温
  • 2篇气象
  • 1篇登陆热带气旋
  • 1篇雪灾
  • 1篇灾害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统计预测
  • 1篇气温变化
  • 1篇气温变化特征
  • 1篇气象卫星
  • 1篇气象卫星遥感
  • 1篇气象灾害
  • 1篇气旋
  • 1篇强对流
  • 1篇强对流天气
  • 1篇热带
  • 1篇热带气旋
  • 1篇卫星遥感
  • 1篇冷空气
  • 1篇冷空气影响

机构

  • 6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 1篇上海市卫星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李永平
  • 1篇汤绪
  • 1篇沈爱华
  • 1篇马雷鸣
  • 1篇余晖
  • 1篇史军
  • 1篇李旺
  • 1篇梁旭东
  • 1篇任广成
  • 1篇崔林丽
  • 1篇范文义
  • 1篇杨引明
  • 1篇李贵才
  • 1篇王亚男
  • 1篇黄伟
  • 1篇徐明
  • 1篇余明祥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西南地区春季异常冷暖气候的相关分析及统计预测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1951—2006年西南地区春季4~5月温度资料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等,通过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及关联表方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春季气温的气候变化及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热带海温场和南方涛动的联系。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春季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春季异常冷暖年份,北半球500 hPa高度距平场和热带海温距平场分布具有明显不同;前期1~3月北半球诸副热带高压体强、弱变化和前期8月~2月热带海温,尤其是前期12月~1月NINO 3区海温高低变化对西南地区春季气温具有很好的预测指示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前期8~9月南方涛动强、弱变化对西南地区春季气温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它们之间负相关关系密切。
沈爱华任广成徐明余明祥李旺
关键词:春季气温统计预测
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影响被引量:48
2008年
基于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象资料和区域人口资料,分析了1959~2005年和1981~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气温变化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站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化效应对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贡献率。结果表明,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崔林丽史军杨引明李贵才范文义
关键词:气温变化城市化效应长江三角洲
“0730”上海强对流天气个例的中尺度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被引量:34
2010年
利用上海多普勒雷达、中尺度自动站等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结果,分析了2005年7月30发生,在上海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简称"0730")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和扰动能够在弱冷空气南下和局地中小尺度斜压不稳定的背景下产生,中尺度扰动不稳定随垂直运动上传、触发对流;低层高湿度梯度的大气层结、垂直风向剧烈非均匀切变和能量锋区的耦合配置,促进了强对流的迅速发展。结合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初步揭示了这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冰雹、暴雨、大风等天气的原因。
张德林马雷鸣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数值模拟
冷空气影响下的黄东海海雾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09年
根据历史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了我国黄海和东海沿海在冷空气影响下发生海雾的气候规律和海雾形成的海洋、气象条件,发现冷空气条件下的成雾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其中半数以上为浓雾过程,冷空气条件下成雾次数约占总雾次的15%,成雾时以弱冷空气过程为主,风向偏北,风速一般小于8 m/s,成雾的相对湿度条件有昼夜之分,夜间发生的雾大多数出现在空气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之下,而白天发生雾时相对湿度条件限制要低一些。成雾时以气海温差在2.0℃以内时所占的比例最多,但当气温低于海温2.0℃以上时的海雾仍占15%的比例,它高于一般海雾发生时对应的海气温差值所占的百分比。东海海域的冷空气雾其近海面边界层大气普遍有逆温或近于等温情况,而黄海北部海域有逆温或等温的情况比较少。以冷空气影响下成雾最多的小洋山站为例,海雾维持时间大多小于2小时,约有19%的海雾维持时间大于4小时。当冷空气影响下海上出现雾时,临近陆地上的能见度一般都比较好,这与相邻沿海陆地区域一般并不形成有利的成雾条件有关。
王亚男李永平
关键词:冷空气
从2008年初我国南方雪灾反思上海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被引量:7
2008年
从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及上海市冰冻雨雪灾害谈起,分析了这次灾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指出在社会应对灾害、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和气象专业预报服务等方面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介绍了上海地区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强调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加强社会多部门的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等方面的一些建议.
李永平
关键词:雪灾
城市和沿海大雾遥感自动检测和云、雾分离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鉴于大雾对沿海城市国民经济的巨大影响,迫切需要对大雾产生时的分布、范围、地点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细分析。本文以FY-2C/D、MTSAT静止气象卫星为主,其他极轨卫星为辅,从光谱特征出发,利用大量历史、实时同步或准同步气象卫星与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客观分析了云、雾、下垫面的晴空象元在可见光和红外各波段的光谱特征及辐射性质,研究了大雾发生季节可见光遥感图像中下垫面反射率与云、雾反射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和变化规律,提出了生成准雾区动态判别门限,进而实现准雾区自动提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雾区的结构、纹理、形态等特征,采用差分计盒维数、形态分形分析、区域跟踪检测、模板特征分析、红外特征分析等多种实用有效的雾检测和云、雾分离技术模型对雾区进行自动提取。采用以上遥感方法检测出的雾区,经地面实测资料计算验证,其雾区提取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1.03%,得到了雾区信息提取和业务应用的良好效果。
周红妹汤绪葛伟强刘冬韡柏桦杨引明
关键词:气象卫星遥感
GRAPES-TCM对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预报及其性能评估被引量:16
2009年
基于GRAPES-TCM对2006年登陆热带气旋的降水预报结果,对该系统的24 h和6 h降水预报能力进行评估,并与基于卫星降水反演的外推预报(TRaP,Tropical Rainfall Potential)和相似台风降水预报技术(Analog Prediction Technique for Typhoon.Precipitation,TAPT)进行对比。各方法对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综合预报能力通过分析预报和观测降水散点图、预报平均绝对误差(MAE)及均方根误差得到,降水分布型态的预报能力通过计算预报和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估计。此外,还分析了BS、POD、FAR、ETS评分等常用降水预报评估指标。结果显示,GRAPES-TCM的24 h降水预报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TRaP和TAPT都大。但是,GRAPES-TCM的24 h降水预报与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远比TRaP和TAPT高。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表明,GRAPES-TCM的漏报率远低于TRaP和TAPT,但3种方法的空报率在同一水平;对任一强度的降水,GRAPES-TCM的ETS评分总是最高,TRaP和TAPT对于大暴雨以上的强降水则几乎没有预报能力。对24小时内每6 h的降水预报,3种方法相对性能与24 h总降水相似。通过对各强度降水造成的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的百分比的对比分析,发现GRAPES-TCM预报强降水占总降水量的比重与观测十分接近。总体上说,GRAPES-TCM能较好地预报出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分布型态,对强降水的预报能力强于外推和相似预报方法,但是预报的降水量绝对误差偏大,尤其对暴雨级别以上降水,其BS值明显偏大。
黄伟余晖梁旭东
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降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