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
- 作品数:330 被引量:5,144H指数:38
- 相关作者:赵林华张敏方精云赵其国滕吉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中美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比较研究
- 通过中美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两国在高等工程教育制度上的差异。美国重视基础教育,培养"通才";而中国更重视专业教育,培养"专才"。在作为技术科学性质的专业基础课设置上也有一些区别。美国重视力学、热学等技...
- 刘则渊陈立新梁永霞杨中楷严建新
- 关键词:比较教育高等工程教育
- 文献传递
- 石漠化脆弱区光伏阵列生境异质性对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 2023年
- 为探索石漠化区光伏场区植被恢复策略,开展遮荫程度逐渐增加的阵列行间对照区和前檐、后檐、组件下方遮荫区植物8个叶功能性状差异和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阵列行间相比,檐下(前、后檐)植物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叶体积和叶组织密度升高,比叶面积降低;组件下方植物叶含水率、叶鲜质量、比叶面积升高,叶组织密度、叶干质量降低;檐下和组件下方植物叶性状种间变异总体上分别呈降低和增加趋势,但叶厚种间变异随遮荫程度增加而增大,叶含水率种间变异最小。据此,阵列行间、组件下方、檐下植物分别采取保守、积极、积极与保守协同的生态策略,研究成果可为植被恢复物种筛选提供科技支撑。
- 蒋立哲罗久富吴赛男隋欣隋欣刘艳
- 关键词:光伏植被恢复石漠化生态策略
- 服务冬奥、支撑发展:冰冻圈科学的延拓被引量:3
- 2022年
- 冰冻圈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和人文深度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目的是认识自然规律,服务人类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冰冻圈研究实现了从传统基础研究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跨越,这标志着学科的日臻成熟。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早在2016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初,当意识到国际顶级赛事对雪冰特殊需求“近在眼前”后,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三期)和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咨询项目为依托,率先在河北张家口滑雪场开展了观测研究。过去5年来,冬奥雪务需求牵引着我国冰冻圈科学团队在雪冰物理关键技术环节上集中攻关,推动了学科向应用领域的延拓,取得了预期成果。文章总结研究团队研发的冬奥雪务保障关键技术,展望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路径,从战略思维、科学积淀及实践创新的角度阐述冰冻圈科学的应用及拓展,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 秦大河效存德效存德丁明虎朱志强朱志强殷水清
- 关键词:冰雪产业
- “利己—利众”分析框架下社交学习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形成路径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意义]通过深入剖析社交学习社区中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形成路径,为社交学习社区的开发、设计、运营和管理等实践活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基于'利己—利众'分析框架,通过整合心理所有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关键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以多个社交学习社区为数据源,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获取198份有效数据,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利己'情境下,预期知识收益、预期形象收益均正向影响利己贡献意愿。而预期经济收益、感知时间成本和感知知识损失对利己贡献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利众'情境下,主观规范、群体规范及社会认同中的评价性社会认同均正向影响利众贡献意愿。整体而言,社交知识贡献行为的产生基本遵循'动因—意愿—意图—行为'的路径主线,值得注意的是,利众贡献意愿通过意图间接影响的同时也能直接作用于知识贡献行为。
- 张敏薛云霄夏宇张艳
- 关键词:知识贡献
- 重构本草——钩藤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钩藤:功效主要为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症靶为热性惊厥和小儿夜啼;标靶为高血压;现代药理发现,钩藤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血压、改善帕金森病、抗抑郁、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肿瘤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是脾胃虚寒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6〜30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钩藤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 乔丽萍王佳张伟耿雯雯王昭博张湘苑王雨辰
- 关键词:钩藤惊厥小儿夜啼高血压
-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被引量:65
- 2015年
- 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长江经济带开发空间结构的特征等两个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在人口经济的集聚功能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国土空间结构组织的影响,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主体功能定位的数量结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成因和相互交叉分析,并结合与国家层面相应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要求,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和空间结构演变及应对策略等新命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樊杰王亚飞陈东周成虎
- 关键词:空间结构点轴系统主体功能区长江经济带
- 农牧交错带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历史虽然长期是学术界争论的重点问题,但经过近百年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尤其是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认识,一元多体的观点逐渐转变,认为多元一体才是早期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1))然而在从满天星斗的多源文明到具有统一国家组织形态的华夏文明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及生态环境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就是这样一个地理单元。
- 张晓虹
- 关键词:华夏文明中华文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
- 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被引量:36
- 2010年
- 人类活动排放CO2包括3个重要时期,即185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1950年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期至今,以及以1990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标志的人类关注碳排放时期至今。作者利用1850—2008年世界化石燃料CO2排放量和人口数据,得到3个时期全球主要国家及我国的累计碳排放量与人均累计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过去近160年全球历史累计碳排放量为345PgC(1PgC=10亿tC);发达国家历史累计排放量与人均累计排放量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1850—2008年,前者是后者的2.9倍(250和87PgC)和11.2倍(257和23tC);1950—2008年,分别是2.3倍(193和85PgC)和7.7倍(169和22tC);1990—2008年,分别为1.9倍(75和54PgC)和5.3倍(58和11tC)。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排放量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但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一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是大气CO2浓度升高的主要贡献者。对1850年以来中国的碳排放分析表明,3个时期历史累计排放量和人均累计排放量分别为31PgC与29tC,31PgC与28tC,21PgC与16tC。1980—2008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呈快速增加趋势,平均年增量分别为0.05PgC和0.04tC。这表明,我国正在失去历史碳排放量较低的优势,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
- 关键词:减排
-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建议被引量:55
- 2015年
-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现阶段、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作为全国国土开发的一级轴线,长江经济带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航运优势和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2014年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左右。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跨区域的重大问题,制约着长江经济带的未来发展。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特征,对长江轴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解剖,从经济增长、国土空间开发、航运建设、产业发展、资源环境、城镇化和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了近期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若干建议,供政府及学术界参考与讨论。
- 刘毅刘毅周成虎王传胜孙贵艳康蕾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 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被引量:26
- 2010年
- 利用全球及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化石燃料人均碳排放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GDP历史数据,考察了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必然伴随大量碳排放,因此减排势必会限制社会经济发展。初步分析表明,工业化程度达到峰值时对应的人均累计碳排放量因国家不同而异,但这一转折阈值至少为40tC。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居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的时期,未来发展需要一定的碳排放空间,因此在气候谈判中应努力争取自身排放权以及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 王少鹏朱江玲岳超方精云
-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人均GDP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