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1201003)

作品数:24 被引量:79H指数:7
相关作者:蒋继志李丽艳梁廷银王兴哲郑旭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疫霉
  • 16篇致病疫霉
  • 5篇抑菌
  • 5篇马铃薯
  • 5篇菌液
  • 5篇发酵
  • 5篇发酵条件
  • 4篇拮抗菌
  • 3篇拮抗放线菌
  • 3篇晚疫病
  • 3篇稳定性
  • 3篇马铃薯晚疫病
  • 3篇防病
  • 3篇防病作用
  • 3篇病菌
  • 3篇纯化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真菌
  • 2篇拮抗细菌

机构

  • 22篇河北大学
  • 3篇徐州工程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22篇蒋继志
  • 3篇王兴哲
  • 3篇孙会刚
  • 3篇郑旭
  • 3篇梁廷银
  • 3篇李丽艳
  • 3篇郑进
  • 2篇李丽
  • 2篇张蕾
  • 2篇高兆建
  • 2篇郭文
  • 2篇吴艳清
  • 2篇何美娟
  • 2篇吴真真
  • 2篇鲍雪
  • 2篇惠娇
  • 2篇郭俊亭
  • 2篇黄杰
  • 2篇赵偲
  • 2篇冯丽娜

传媒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Plant ...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病疫霉拮抗真菌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2年
致病疫霉主要引起马铃薯和番茄的晚疫病,是严重制约马铃薯和番茄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生产中可利用的措施主要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栽培措施和化学农药,但因病菌生理分化明显、遗传变异迅速,现有措施难以完全有效控制该病,发掘致病疫霉拮抗微生物并研发安全高效的微生物农药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对于致病疫霉拮抗真菌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在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防治发挥推进作用.
蒋继志郭俊亭李丽艳
关键词:拮抗真菌致病疫霉马铃薯番茄
致病疫霉拮抗菌LH-03的抗菌物质分析及其防病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明确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LH-03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通过硫酸铵和乙醇的交互沉淀、蛋白酶K和酚-氯仿变性处理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抗菌物质的基本性质,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测试防病效果.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ku,粗蛋白与发酵液原液相比,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其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3.5mg/mL,抑菌率为72%,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致病疫霉侵染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表明LH-03产生的蛋白类抗菌物质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大的防病潜力.
蒋继志黄杰吴真真刘海珍
关键词:致病疫霉抗菌蛋白性质分析防病作用
致病疫霉颉颃细菌SR13-2菌液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明确前期获得的致病疫霉颉颃细菌SR13-2菌液抑菌效果的稳定性,用滤纸片法和马铃薯块茎切片法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pH、光照时间和存放时间等单一条件或多种条件下,SR13-2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菌活性及防病效果。结果显示,随温度升高,SR13-2菌液抑菌率下降,100℃处理后抑菌率从89.06%下降至63.29%,经121℃(高温、高压)处理后抑菌活性完全丧失;不同pH条件下其抑菌率下降幅度不大,均在73.41%以上;10~30℃,pH6,光照4 h,存放1个月SR13-2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诱抗效果为89%~90%。经不同光照时间和4℃存放1年后,菌液的抑菌率也能达到80.12%。
吴真真蒋继志汪洁王兴哲
关键词:致病疫霉抑菌活性稳定性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的筛选及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筛选获得显著拮抗致病疫霉的细菌菌株,为深入开发利用拮抗细菌抑制致病疫霉并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方法]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61株细菌活体、发酵液及菌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测定了SR13-2菌株的诱导抗病作用。[结果]供试的61株细菌活体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60%以上的有24株,其中HT-6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89.92%;但所有供试菌株的发酵液均无显著抑菌作用,而大部分菌株菌液的抑菌作用却明显高于活体菌株,其中以S34-1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为91.50%;同时发现SR13-2菌株的菌液具有显著的诱导抗病作用,保护率可达60%。[结论]拮抗菌株S34-1和SR13-2的活体与发酵液的抑菌作用之间无相关性,而菌液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李丽艳蒋继志郭文
关键词:致病疫霉拮抗细菌活体菌液诱导抗病
Screening of Antagonistic Bacillus spp. Strains against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and Isolation of lipopeptide Substances
2012年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creen the antagonistic Bacillus spp. strains against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and analyze its lipopeptide substances. [Methods] Using flat isolation and culture method, the bacteria that could produce Bacillus spp. were isolated from rhizosphere soil, and carried 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reening by confrontation culture. The lipopeptide substances of Y-3 strain with better antifungal effect were carried out HPLC analysis. [Result] Nine strains of bacteria had certain antagonistic effects against P. infestans in primary screening, Y-1 and Y-3 strains ha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effect against the growth of P. infestans in secondary screening, with inhibition rate higher than 80%; the crude extract of lipopeptide produced by Y-3 strain had better antagonistic effect against P. infestans, with inhibition rate higher than 90%. HPL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rude extract of lipopeptide mainly contained 8 components. [Conclusion] The lipopeptide substances produced by Y-3 strain ha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effect, which had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potato late blight.
Yanqing WUJizhi JIANGTingyin LIANG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肽类物质抗真菌作用
不同成分培养基影响致病疫霉生长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获得经济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黑麦培养基的替代培养基,通过考查菌落直径、疏密程度及产孢量就以黑麦、小麦和面粉等为主要材料配制的培养基对致病疫霉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小麦酵母培养基和面粉酵母培养基上致病疫霉菌落直径大(81mm)、菌层厚、产孢量大(4.4×105/mL),与黑麦与其它成分组成的复合培养基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小麦、面粉来源广、培养基制备简便,表明这2种培养基最有潜力作为黑麦培养基的替代培养基来使用。
李海鹰蒋继志孙海丽
关键词:致病疫霉培养基成分纯化培养
蕈状芽孢杆菌SH-1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12年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芽孢杆菌SH-1,该菌株能够产生抑制多种细菌的活性物质,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蕈状芽孢杆菌.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蕈状芽孢杆菌SH-1菌株所产生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该菌株所产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最终确定蕈状芽孢杆菌SH-1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6℃,pH8,转速180r/min,接菌量体积分数4%,发酵时间24h.
孙会刚黄海亮郑进金鑫
关键词:芽孢杆菌发酵条件正交实验抑菌
致病疫霉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脂肽类物质分离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筛选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拮抗芽孢杆菌并对其脂肽类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从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根际土壤中分离产芽孢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对其进行初筛和复筛,并对其中杀菌效果较好的Y-3菌株的脂肽类物质进行了HPLC分析。[结果]初筛有9株细菌对P.infestans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复筛得到Y-1和Y-3菌株对P.infestans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达80%以上;Y-3菌株产生的脂肽粗提物对P.infestans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抑制率达90%以上,HPLC分析显示其脂肽粗提物主要包括8种组分。[结论]Y-3菌株产生的脂肽类物质抑菌效果显著,在生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吴艳清蒋继志梁廷银
关键词:致病疫霉拮抗菌芽孢杆菌脂肽生物防治
2种致病疫霉拮抗真菌混合发酵及抗菌物质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获得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稳定的生防制剂,对能够有效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梨黑斑病菌LH-03和白菜黑斑病菌BH-09混合发酵的可行性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同时对混合发酵产物的抗菌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真菌之间无拮抗作用,可进行混合发酵,并且发现混合发酵后可有效提高2种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混合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29,25℃、黑暗、静置、培养4d,在此条件下所得发酵产物对致病疫霉的抑菌率可达92.15%,显著高于2种拮抗菌单独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混合发酵液经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其中在121℃高温处理下抑菌率仍可达到66.78%,在pH 2时抑菌活性最低,但仍达到了68.67%.混合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及较强的耐强酸和强碱性,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蒋继志王兴哲王会仙
关键词:致病疫霉梨黑斑病菌白菜黑斑病菌混合发酵拮抗物质
链霉菌HMJ-7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获得新型抗菌活性物质并应用于食品防腐,用土壤溶液悬浮法从江苏徐州奎河边上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了一株链霉菌菌株,命名为HMJ-7。采用打孔法验证其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细菌以及酵母菌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都在2 cm以上。对黑曲霉、黄曲霉、米曲霉等霉菌没有抑菌活性;通过对HMJ-7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性状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将该菌株鉴定为链霉菌属灰红紫类群灰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r);采用不同的温度、pH、有机溶剂、紫外线条件处理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并分别通过打孔法测定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这些条件对抑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该抗菌物质比较稳定。上述结果表明,HMJ-7菌株有较大的利用潜力,也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抑菌物质提供了依据。
孙会刚高兆建何美娟蒋继志郑进
关键词:链霉菌抗菌活性物质稳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