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180)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袁林江韩玮李菲菲周娜陈光秀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污泥
  • 7篇活性污泥
  • 7篇好氧
  • 7篇除磷
  • 6篇SBR
  • 5篇脱氮
  • 5篇颗粒污泥
  • 5篇好氧颗粒
  • 5篇好氧颗粒污泥
  • 4篇生物脱氮
  • 4篇丝状菌
  • 4篇硝化
  • 4篇连续流
  • 4篇聚磷
  • 3篇生物除磷
  • 3篇污泥沉降
  • 3篇污泥沉降性
  • 3篇污水
  • 3篇聚磷菌
  • 3篇反应器

机构

  • 21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西安工程大学

作者

  • 17篇袁林江
  • 3篇韩玮
  • 3篇李菲菲
  • 2篇陈光秀
  • 2篇魏萍
  • 2篇南亚萍
  • 2篇周娜
  • 2篇王晓昌
  • 2篇赵倩
  • 1篇王洋
  • 1篇陈勇
  • 1篇张鑫
  • 1篇杨睿
  • 1篇刘凯
  • 1篇马亚莉
  • 1篇陆林雨
  • 1篇祁联山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不同工艺切换下活性污泥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均以乙酸钠为碳源,考察了AAO脱氮除磷(Ⅰ阶段)、AO脱氮(Ⅱ阶段)、好氧除碳(Ⅲ阶段)这3种工艺下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追踪了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监测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含量及组分变化,分析运行方式对污泥沉降性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Ⅰ阶段沉降性能最佳,其次为Ⅲ、Ⅱ阶段.运行条件的不同,系统优势菌及菌群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Thiothrix的相对数量是影响污泥沉降性能变化的主导细菌.在接种污泥和Ⅰ阶段Thiothrix的丰度仅为0.08%和1.51%,Ⅱ阶段上升至9.41%,Ⅲ阶段降至4.29%.Ⅰ阶段的厌氧区对该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Ⅱ阶段的缺氧区却刺激其优势生长.同时对比了3个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Ⅰ阶段最高,其次为Ⅱ、Ⅲ阶段.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引入导致系统功能与环境的复杂度增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有所升高.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各组分含量及三维荧光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对EPS的组分及含量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导致污泥沉降性能改善或恶化的进程加剧,污泥沉降性能与松散附着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EPS)中蛋白质/多糖的比值呈正相关.
温丹丹袁林江陈希王洋申童童刘小博
关键词:生物处理污泥沉降性能菌群结构胞外聚合物荧光特性
Ca2+、Mg2+对剩余污泥自培养产酶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提高剩余污泥投加复合菌后产水解酶效果,探讨了添加Ca^2+、Mg^2+对剩余污泥自培养产酶中污泥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Ca^2+、Mg^2+的空白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呈现第1d上升至最大值,后持续降低的趋势。添加0.03mol/L Ca^2+组的蛋白酶活力第1d快速升至246.14U/mL,后持续上升,并在第7d酶活力达最大值340.07U/mL,蛋白酶活力最大值较空白组增加了53.94%;淀粉酶活力在第1d快速升至351.02U/mL后快速下降,第7d酶活力为70.79U/mL,淀粉酶活力最大值较空白组增加了51.93%,表明添加0.03mol/L Ca^2+可以提高灭菌污泥自培养产酶效果。而添加0.06mol/L Ca^2+组酶活力呈下降趋势,表明高浓度Ca^2+对产酶有抑制作用。添加0.03mol/L或0.06mol/L Mg^2+,不能提高产酶效果,但能维持酶活力稳定。添加合适浓度Ca^2+、Mg^2+能强化剩余污泥产酶过程中污泥水解效果,促进污泥上清液中有机物水解。
李婧南亚萍袁林江邹建旻王龄侦
关键词:蛋白酶淀粉酶金属离子污泥水解
硝化污泥除磷特性试验研究
2010年
通过SBR富集培养了硝化污泥,采用静态试验对硝化污泥的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存在氮源与磷源、无机碳源与磷源、氮源、无机碳源与磷源的三种不同水质条件下,厌氧-好氧交替的过程中硝化细菌对磷酸盐的摄取和释放情况。结果表明:SBR系统富集得到的硝化细菌的硝化能力保持在95%以上。在与聚磷菌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条件下,该硝化菌对氨氮仍主要体现了其硝化特性。通过染色看出,该硝化细菌菌体中几乎没有PHB颗粒及异染颗粒。模拟传统聚磷菌的除磷模式的硝化菌未体现出明显的吸磷特性。
赵倩袁林江
关键词:SBR硝化菌聚磷菌生物除磷
缩短厌氧时间至零后SBR对磷的去除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在采用人工废水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出现了典型的厌氧释磷、好氧超量摄磷、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的SBR中,不断缩短厌氧时间至只有好氧段,研究反应器对磷的去除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ρ(NH+4-N)、ρ(PO43--P)分别为100、5、10mg·L-1时,厌氧时间由75min逐步缩短为15、10、5min,释磷几乎在进水的20s内完成,反应器内磷的质量浓度达到28~40.16mg·L-1,在随后的厌氧阶段,继续释磷,好氧段磷的质量浓度迅速降低,出水磷的质量浓度在3.62~5.32mg·L-1之间,磷的去除率由接近100%下降到50%左右;厌氧时间缩短为0min后,进水的同时就开始曝气,但仍然出现释磷,磷的质量浓度达到36.9mg·L-1,在随后135min内液相主体中磷的质量浓度快速降低,微生物对磷的去除率还能达到44%以上。沉淀期(30min)和闲置期(40min)均没有观察到水中磷质量浓度的增加,反应器出现单一好氧生物超量聚磷的现象。经过40d左右的运行,这种单一好氧生物摄磷也没消失,去除率稳定在40%以上。除磷的发生是微生物在进水有机物浓度很低下经过特定诱导,在好氧环境下进水瞬间DO质量浓度的短时略微下降释磷,然后超量摄磷的结果。
马亚莉袁林江韩玮李菲菲
关键词:SBR生物除磷聚磷菌
连续流系统中好氧段及沉淀段对污泥及其缺氧段脱氮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在好氧段3种溶解氧(DO)[3. 0~3. 5 mg·L^-1(Ⅰ阶段)、2. 0~2. 5 mg·L^-1(Ⅱ阶段)和1. 5~2. 0 mg·L^-1(Ⅲ阶段)]的A2/O实验系统,考察了本段及后续沉淀阶段污泥的变化,以及对系统缺氧段反硝化的影响,并与DO为1. 5~2. 0 mg·L^-1的缺氧-好氧(A/O)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沉淀阶段污泥开始发生反硝化作用,脱氮碳源由内、外碳源同时提供;沉淀污泥优先利用外碳源进行反硝化;好氧段DO为1. 5~2. 0 mg·L^-1时,沉淀阶段污泥的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及反硝化活性最强,此时A2/O系统缺氧段的反硝化效果也最佳;在与A2/O系统相同污泥负荷下的A/O系统中,好氧段后污泥中细菌胞内残留的PHB含量要高于A2/O系统;A2/O系统沉淀段污泥的反硝化活性高于A/O系统,其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是A/O系统的1. 08倍;该污泥回流后,尽管硝态氮充分但A/O系统缺氧段反硝化效果却较A2/O系统差;沉淀阶段污泥的脱氮性能直接关系到缺氧段反硝化效果.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保证沉淀污泥反硝化不严重影响泥水分离的前提下,污水生物脱氮工程中应适当控制好氧段运行、维持沉淀池污泥适当反硝化来提升系统的脱氮效能,而不能仅仅是考虑控制缺氧段.
薛欢婷袁林江刘小博孙恒锐
关键词:生物脱氮活性污泥反硝化作用
新型好氧连续流反应器对活性污泥颗粒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设计了沉淀一体式低高径比反应器(UOSB)耦合二沉池的连续流系统(UOSB-ST),对反应器内污泥筛选和机械搅拌剪切对污泥颗粒化效果和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提供的表观气体流速为0.31 cm/s的曝气(剪切)时,反应器内接种絮状污泥的污泥体积指数(SVI_(30))可由95 mL/g(第1天)下降至74.94 mL/g(第20天),污泥平均粒径由67.61μm增大到173.9μm,沉降速度达10~27 m/h,分形维数D_(2)为1.9958,D_(pf)为1.0695,污泥结构密实、表面光滑且规整,颗粒化效果显著。继续运行至第25天,丝状菌开始在颗粒污泥表面生长,导致污泥SVI_(30)迅速上升至252.87 mL/g。此时向反应器施加转速为300 r/min的机械搅拌增加水平剪切,短期内促进了污泥的聚集和沉降性的改善(第55天SVI_(30)为41.67 mL/g,污泥平均粒径为250.69μm),污泥的优势菌群为反硝化菌属和有利于EPS分泌的菌属。研究表明,连续流系统中水力选择作用(倒置漏斗隔板上部形成的初步沉淀区)对于絮状污泥的好氧颗粒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搅拌提供的剪切力仅可以暂时抑制好氧颗粒污泥表面丝状菌的过度增殖,降低污泥的SVI_(30)。
贺向峰袁林江陈希朱淼牛泽栋周旭红王景华陈雪娇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连续流剪切力分形维数
自养硝化污泥除磷能力研究
2011年
采用静态试验对自养硝化污泥的除磷特性进行研究.分别提供氨、无机碳源和氨、无机碳源三种营养条件,考察了厌氧-好氧交替环境下硝化细菌摄取磷酸盐的情况.结果表明:在与聚磷菌的运行模式相对应的条件下,硝化污泥无除磷效果;通过染色观察,硝化细菌体内几乎没有PHB颗粒及异染颗粒;按照传统聚磷菌除磷模式培养的硝化细菌未表现出明显的除磷特性.论文从能量利用、营养类型及培养条件等方面对该现象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南亚萍袁林江赵倩李扬扬王晓昌
关键词:硝化细菌自养PHB除磷
有机物特性对AAO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了不同进水混合型有机物组成下AAO系统中活性污泥菌群结构演替规律以及微生物胞内、胞外聚合物的变化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中有机物全部为溶解态时,污泥沉降性能最佳,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为70 m L·g^-1,且优于进水有机物以溶解态为主(SVI=120 m L·g^-1)和以颗粒态为主(SVI=280 m L·g^-1)的系统.根据菌群结构分析可知Thiothrix、Chryseolinea和Trichococcus这3种菌属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颗粒态有机物可促进Trichococcus的生长,而溶解态有机物可促进Thiothrix和Chryseolinea的生长.此外,菌群结构的改变也对胞内及胞外聚合物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从而加剧污泥沉降性能改善或恶化的进程.较高的溶解态有机物含量可提高胞内聚合物贮存能力,并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同时,污泥沉降性能也与松散附着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LB-EPS)中多糖、蛋白质和Zeta电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刘小博袁林江陈希薛欢婷
关键词:有机物污泥沉降性能菌群结构胞内聚合物
污水处理运行模式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研究了运行模式的改变对好氧颗粒污泥优势丝状菌种类,以及对污泥特性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出现大量外伸型丝状菌Type 021N,但并未阻碍污泥的颗粒化,且随着絮体污泥颗粒化进程的推进,其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也在逐步减小,最终得到平均粒径为0.75 mm、污泥容积指数为43 mL/g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而将成熟颗粒污泥接种至连续流反应器中时,颗粒污泥开始解体,污泥特性开始恶化,同时优势丝状菌演替为另一种外伸型丝状菌Sphaerotilus Natans。分析认为,外伸型丝状菌会影响污泥在生物区与沉淀池间的循环周期及其在沉淀池的实际停留时间,是颗粒污泥解体的主要原因,而该影响在SBR运行模式下较小,在连续流态下较大。
张瑞环袁林江陈希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丝状菌连续流反应器
温度波动对SBR污泥沉降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6
2011年
在以A2/O方式运行的SBR中,采用人工废水研究了温度降低再升高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一旦反应器水温由25℃以上降低到15℃以下,污泥就会发生膨胀,当再升温至25℃以上时,污泥膨胀消失,污泥沉降性能恢复到良好状态。在降温-温度恢复的这一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恢复所花费的时间比发生膨胀所需的时间长。降温对可导致污泥膨胀的微生物的促进作用要比升温对该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对菌胶团的促进作用显著。在温度波动过程中,当系统发生的是单一高粘性膨胀时,污泥沉降性能恢复时间是污泥膨胀发生时间的2倍;当系统发生的是丝状膨胀和高粘性膨胀并存的污泥膨胀时,污泥沉降性能恢复时间是污泥发生时间的9倍。在降温波动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恢复时间与系统内存在的丝状菌种类有关,当污泥膨胀发生后系统中存在能适应低温环境并生长的丝状菌时,污泥沉降性能恢复时间就较长,但这有利于恢复后形成密实的污泥絮体。
周娜袁林江
关键词:SBR污泥膨胀丝状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