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6010104021072)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敬振王青马祥兴张华曾庆师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穴位
  • 2篇针刺
  • 2篇脑功能
  • 2篇脑功能磁共振
  • 2篇脑功能磁共振...
  • 2篇功能磁共振
  • 2篇功能磁共振成...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特征
  • 1篇代谢物
  • 1篇针刺穴位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性
  • 1篇细胞
  • 1篇脑胶质瘤
  • 1篇脑胶质瘤细胞
  • 1篇可重复性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山东省地方病...

作者

  • 3篇何敬振
  • 2篇马祥兴
  • 2篇曾庆师
  • 2篇王青
  • 2篇张华
  • 1篇李乃选
  • 1篇范景丽
  • 1篇崔谊
  • 1篇李传福
  • 1篇刘芸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针刺穴位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再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针刺位于足少阴肾经上的太溪穴(KI3)及非穴位对照点进行多次脑fMRI,探讨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10名,在不同时间进行4次完全相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每次扫描间隔至少间隔两周。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穴位点均可以观察到脑功能的活动。针刺两点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次实验中及同一次实验过程中不同个体间的BOLD信号均有较大变异,但同一次实验中所有志愿者组分析结果相对恒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太溪与非穴位点引起的脑功能活动有明显差别。结论应用fMRI来研究针刺脑功能活动,为了解针刺某特定穴位点特定个体脑激活模式,需行多个时相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以获得精确的脑激活模式图像。
李乃选何敬振范景丽崔谊曾庆师王青马祥兴
关键词:穴位功能磁共振成像针刺
高场强磁共振波谱观察脑胶质瘤细胞代谢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14.7T高场强磁共振仪检测脑胶质瘤细胞水溶性代谢物,观察其波谱代谢特征。方法培养并获取脑胶质瘤细胞株C6、U251,利用高氯酸提取细胞水溶性代谢物。通过14.7T高场强磁共振仪获取相应水溶性代谢物波谱并计算出乳酸(Lac)/肌酸(Cr)、琥珀酸(Suc)/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胆碱复合物(Cho)/Cr、Cho/NAA、甘氨酸(Gly)/Cr、肌醇(MI)/Cr比值。结果 C6与U251脑胶质瘤细胞水溶性代谢物种类基本相同,但代谢物比值各具特征。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波谱能在细胞水平分析代谢物特征并用于检测细胞生理、病理状态。
张照涛张华何敬振朱建辉刘芸王建震李传福曾庆师
关键词:脑胶质瘤细胞磁共振波谱
针刺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针刺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无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健康志愿者12名(针刺组),利用fMRI技术分别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及非穴位对照点进行5次完全相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右手对指运动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来对比针刺与对指运动fMRI的可重复性。结果 12名志愿者中,10名完成了全部扫描过程,对数据完整的10名志愿者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针刺组中脑功能区活动平均信号变化有着相似的模式,针刺非穴位点引起的脑功能区激活模式与针刺上述两穴位点明显不同;定量比较对指运动及针刺三点引起的脑功能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对照组组内相关系数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与对指运动对照组比较,针刺fMRI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可重复性较差。
何敬振侯照成张华马祥兴王青
关键词:针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穴位可重复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