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783)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夏冰姜黎王琪李春李瑾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结肠
  • 7篇结肠炎
  • 7篇溃疡
  • 7篇溃疡性
  • 6篇细胞
  • 6篇细胞毒
  • 6篇相关抗原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抗原
  • 6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毒性
  • 5篇细胞毒性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细胞毒性T淋...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细胞毒T淋巴...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夏冰
  • 4篇姜黎
  • 3篇李春
  • 3篇李瑾
  • 3篇王琪
  • 2篇丁一娟
  • 2篇罗和生
  • 2篇陈志涛
  • 2篇葛柳青
  • 2篇刘南植
  • 2篇叶梅
  • 2篇郭秋莎
  • 2篇姜挺
  • 2篇周峰
  • 2篇许桦林
  • 2篇邓长生
  • 2篇李岚
  • 2篇侯晓华
  • 2篇任宏宇
  • 2篇侯伟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全长型和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信使核糖核酸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2008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反应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肠道细菌诱发过度的肠黏膜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中导致肠黏膜损伤。T细胞过度活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UC发病中亦具重要作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T细胞活化负性调节因子,
陈志涛夏冰李春葛柳青姜挺
关键词: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溃疡性结肠炎信使核糖核酸可溶性T细胞活化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60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T6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64例UC患者和109例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CT60G/A(rs3087243)位点的多态性,计算CTLA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T60G/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U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CTLA4CT6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日本人群相似,而与西班牙人群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T6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北汉族人UC易感性无关。
王琪夏冰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溃疡性结肠炎基因多态性
武汉市603例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的临床调查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武汉市炎症性肠病(IBD)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病变程度、范围及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2005年武汉市5家医院经结肠镜及病理诊断为IBD病例共603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21例,克罗恩病(CD)82例,分别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频率及并发症与其他因素的关系。UC与CD间的差异及相关分析用χ2检验。结果:521例UC中,并发症34例(6.5%),82例CD中,并发症40例(48.8%)。重度UC和全结肠炎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重度和远端结肠炎患者(分别25.8%比3.9%,12.8%比4.9%,P<0.01)。有并发症的CD患者的手术史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57.5%比14.3%,P<0.01),但CD病变范围与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CD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UC。UC的并发症与疾病病变程度和范围有关,而CD与手术方式有关。
李一夏冰姜黎邓长生丁一娟罗和生任宏宇侯晓华侯伟刘南植许桦林李瑾
关键词:并发症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武汉市389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调查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调查近14年来武汉地区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病情况与临床病理特点,为进一步研究UC的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近14年武汉市5家教学中心医院经结肠镜与病理诊断为UC的病例,统计患病情况、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点以及诊断与预后。结果:近14年UC病例明显增多,呈上升趋势,但仍然是少见病。389例患者中,男女比1.53∶1,均龄42岁,平均病程3.7年。UC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80.2%)、血便(75.1%)。肠外表现18例(4.6%),并发症35例(9.0%),较西方国家低。病变以初发型(40.6%)和反复发作型(44%)为主,轻中度病变多见(86.6%),部位以左半结肠炎为主(76.6%),绝大多数患者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86%)。结论:近14年来武汉地区UC呈上升趋势,但仍是少见病。临床特点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少,病情较轻,经治疗预后较好,但诊断困难、易复发。
姜黎夏冰颜文娟邓长生丁一娟罗和生侯伟赵秋刘南植任宏宇侯晓华许桦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病例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658T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C-658T(rs11571317)和3’末端非转录区C61T(rs11571319)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湖北省汉族人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7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和246名正常对照者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检测CTLA-4C-658T和C61T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UC患者CTLA-4基因-658TT+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P=0.033),与UC患者的病变范围有显著相关(P=0.037;P=0.0067);UC组C61T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结论CTLA-4基因启动子区C-658T位点T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UC存在显著相关性。
罗燕夏冰李春陈志涛葛柳青姜挺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溃疡性结肠炎遗传多态性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共刺激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对T细胞的激活起抑制作用。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探讨CTLA4在IBD发病中的作用和功能。方法:将18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4例活动性克罗恩病(CD)患者以及21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TLA4、CD4+和CD8+的表达。结果:自然状态下,UC和CD患者CD4+CTLA4+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8.2%±4.7%对1.4%±1.3%,P<0.001;4.3%±2.9%对1.4%±1.3%,P=0.011);CD8+CTLA4+表达亦显著高于对照组(9.1%±7.2%对0.9%±0.3%;8.7%±3.5%对0.9%±0.3%,P均<0.001)。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IBD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TLA4的表达均增加;CD组CD8+CTLA4+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35.0%±10.9%对18.1%±10.1%,P=0.005)。结论:活动性UC和C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TLA4表达增强,提示T细胞激活第二信号通路B7/CD28/CTLA4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饶玉霞袁岸龙李春叶梅李瑾姜黎夏冰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CROHN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60及JO31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
2006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多认为是包括感染在内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诱发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疾病.
王琪夏冰郭秋莎周峰李岚叶梅李瑾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炎症性肠病基因多态性非特异性炎症异常免疫反应遗传易感性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与T细胞过度活化有关,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重要的T细胞活化负性调节因子.本课题研究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位点(T/C)及-1661位点(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87例中国汉族UC患者和11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TLA-4基因-1722位点和-166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UC患者CTLA-4基因-1661位点A/G+G/G基因型频率,-1661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5%比15.5%,P=0.002,OR=2.865,95%CI=1.467~5.596;19.0%比8.2%,P=0.002,OR=2.624,95%CI=1.435~4.796);而在-172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位点G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UC存在显著相关性.
周峰夏冰郭秋莎王琪李岚姜黎程虹
关键词:基因多态现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