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7019)

作品数:15 被引量:123H指数:5
相关作者:黄少斌张瑞峰邓康胡婷吴文清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湖南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硝化
  • 9篇好氧
  • 9篇反硝化
  • 8篇好氧反硝化
  • 6篇脱氮
  • 3篇生物滤塔
  • 3篇硝化菌
  • 3篇滤池
  • 3篇好氧反硝化菌
  • 3篇反硝化菌
  • 2篇淀粉
  • 2篇丁酯
  • 2篇生物滴滤
  • 2篇生物滴滤塔
  • 2篇生物过滤
  • 2篇生物滤池
  • 2篇生物脱氮
  • 2篇酸根
  • 2篇柠檬酸三丁酯
  • 2篇曝气

机构

  • 15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广东上九生物...
  • 1篇湖南工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5篇黄少斌
  • 4篇邓康
  • 4篇张瑞峰
  • 3篇胡婷
  • 3篇吴文清
  • 2篇杨军
  • 2篇范利荣
  • 2篇蒋然
  • 2篇卢乐
  • 2篇李慧颖
  • 2篇王瑞敏
  • 1篇张苗
  • 1篇韦宗敏
  • 1篇张永清
  • 1篇黄慧星

传媒

  • 3篇工业用水与废...
  • 3篇环境科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塑料工业
  • 1篇造纸科学与技...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滴滤塔好氧脱氮过程ORP和pH值的变化规律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一套内部填充多孔蜂窝陶瓷填料的生物滴滤塔,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浓度和不同起始pH值条件下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在一个反应周期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变起始pH值、初始硝酸盐的浓度,ORP、pH值的变化规律并没有改变,特征点并没有因为硝酸盐浓度和pH值的改变而消失,而是依然存在。当pH值为7.4,ORP特征点出现的时间是90min,ORP为219mV;而当pH值为6.4、5.9时,ORP特征点出现的时间同为120min,ORP分别为226、228mV。当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8.23、125.63、384.26mg/L时,pH值对应出现特征点的时间依次为62、73、115min;pH值分别是8.11、8.76、9.27。而ORP出现特征点的时间依次是65、70、120min,对应的特征点ORP值分别为251、221、186mV。利用ORP、pH值特征点可以判定反硝化进程。
邓康黄少斌蒋然
关键词:生物滴滤池氧化还原电位
生物滤塔体系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从实验室生物滤塔填料的生物膜上,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分离出4株好氧反硝化菌。好氧状态下4种菌的40h反硝化率均大于80%,其中菌种A1反硝化率可达到99.05%。跟踪菌种反硝化过程中氮元素24h变化过程,发现4株菌除A1外都有亚硝酸根积累。菌种A1为短杆菌,革兰氏阴性。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与16SrDNA序列测定(GenBank接受号DQ836052.1)初步判定菌种A1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适于菌A1生长的初始pH值是7.0左右,温度30℃左右,当DO大于2.0mg/L时,DO的变化对菌种A1的反硝化效果影响很小。
范利荣黄少斌杨军张永清
关键词:生物滤塔好氧反硝化菌菌种筛选菌种鉴定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从长期运行的生物滤塔中筛选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株A1,经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文章目的是对A1的反硝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1菌株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盐氮,24h脱氮率可达到94.84%。C/N对菌株A1的好氧反硝化能力有很大影响,当C/N>5时,基本能够进行完全的反硝化。和其他已报道的好氧反硝化菌相比,A1菌株有着更高的氧耐受浓度。菌株A1能够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和氧气为电子受体进行协同呼吸,硝酸盐呼吸和亚硝酸盐呼吸都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并且亚硝酸盐呼吸要较硝酸盐呼吸更容易进行。以丁二酸盐、葡萄糖和乙酸盐作为碳源时,其脱氮效果均要明显好于乙醇作为碳源。
李慧颖黄少斌范利荣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生物脱氮恶臭假单胞菌
交叉Claisen酯缩合反应制备淀粉/纤维素基微孔滤膜
2013年
将自制醋酸酯淀粉(SA)混合醋酸纤维素(CA)后溶于丙酮溶剂中,在交联剂柠檬酸三丁酯(TBC)和催化剂乙醇钠(SE)的作用下进行交叉Claisen酯缩合反应,然后使用相分离法制备出了淀粉/纤维素基微孔滤膜.制备的微孔滤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衍射(XRD)、热重(TGA)、扫描电镜(SEM)、杯式超滤器等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下自制SA可以更好地溶解并发生交联反应,SA和CA与TBC之间有效发生了交叉Claisen酯缩合反应,该反应还可以极大地降低SA的结晶度,制备的微孔滤膜在20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滤膜具有丰富的海绵状微孔结构,平均孔隙率在70%~80%之间,对实验室配制的恶臭假单胞菌液的截留率最高达到95%.
张瑞峰黄少斌吴文清祝光富
关键词:醋酸酯淀粉柠檬酸三丁酯乙醇钠微孔滤膜
有氧条件下生物滤塔去除NOx的挂膜启动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将优选后的好氧反硝化菌应用于生物过滤系统,用来脱除NOx模拟废气,研究了生物滤床在好氧条件下对NOx的处理效果和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并对NOx去除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滤塔经过26 d完成挂膜启动,该工艺系统能有效克服氧对反硝化菌活性的抑制作用,可实现对NOx的高效率脱除.NOx净化主要发生在滤塔中、下层,在O2体积分数为10%、NOx进气浓度为286.4 mg/m3、EBRT为59 s时,NOx净化效率能够达到93.6%.在生物过滤系统中形成了特有的硝化菌、兼性反硝化菌和好氧反硝化菌生物膜体系.
李慧颖黄少斌卢乐王瑞敏黄慧星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硝化生物过滤氮氧化物
高温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反硝化性能研究被引量:40
2011年
通过高温筛选,从燃煤电厂生物滴滤系统填料的生物膜上分离出1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TAD1.该菌株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大小为(0.67~0.89)μm×(1.03~1.41)μm;经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螯台球菌属(Chelatococcus sp.).对菌株TAD1的反硝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高温、好氧培养条件下,该菌株24 h内将培养液中的硝酸盐氮由63.79 mg/L降至0.46 mg/L,脱氮率高达99.12%,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亚硝酸盐氮的积累,氮气是反硝化过程的最终产物.在反硝化过程中,pH值呈逐渐上升趋势,而氧化还原电位(ORP)呈逐渐降低趋势.对菌株TAD1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其反硝化最适宜的pH值为7.0~9.0,溶解氧浓度为2.1~7.2 mg/L.
张苗黄少斌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RDNA序列分析反硝化性能生物脱氮
生物滤塔中好氧反硝化去除NO_x的研究
2009年
为考察高浓度氧环境下生物过滤反硝化去除NOx的效果,建立了一套小型生物过滤系统。在为期120 d的运行过程中,当NO浓度为401.8~803.6 mg·m-3、O2含量为0%~20%时,滤塔对NOx的去除效率维持在80%以上。空白实验表明,当O2含量逐渐增加到20%时,最高可化学脱除30.5%的NOx。O2含量的急剧增加对NOx的去除有明显的影响;NO浓度越高,微生物适应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对模拟气体中NO在生物过滤系统中可能的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滤塔中NOx脱除过程以生物去除为主。
杨军黄少斌蒋然邓康
关键词:NO好氧反硝化生物过滤
好氧反硝化去除低浓度NO_x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2011年
在好氧条件下,对利用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BTF)反硝化净化废气中NOx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模型探讨,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分析NOx在BTF内传质以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NOx在气相和生物膜相的质量守恒方程,结合Fick定律和好氧条件下的Monod微生物反应动力学方程,最终得到了NOx在BTF中"吸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表明,BTF中好氧反硝化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进口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出口浓度的影响,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卢乐黄少斌
关键词:生物滴滤塔好氧反硝化
纤维素/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膜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5
2012年
将自制醋酸酯淀粉(SA)和醋酸纤维素(CA)溶于丙酮溶剂中,在柠檬酸三丁酯(TBC)为交联剂的作用下进行交叉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制备出了淀粉基材料含量不同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薄膜,制备的可降解塑料薄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衍射(XRD)、热重(TGA)、扫描电镜(SEM)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A在该体系下可以有效溶解并发生交联反应,在组分SA C∶A质量比为1 1∶的条件下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可降解塑料薄膜;随着组分中SA含量的增加,膜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而土壤堆埋降解速率却有所增加;制备的可降解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易降解性能,以组分SA∶CA质量比为1∶1的可降解塑料薄膜为例,其拉伸应力达到11.13 MPa,弹性模量为214.29 MPa,最高热稳定温度为250℃,120 d土壤堆埋生物降解率接近50%。
张瑞峰黄少斌吴文清祝光富
关键词:醋酸酯淀粉柠檬酸三丁酯
一种新型改性吸附剂对水中痕量磷的吸附特征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碱液-超声波对小麦秸秆预处理后,在高温下用环氧氯丙烷和铝盐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改性秸秆吸附剂.分别对改性前后秸秆的性质表征和吸附性能研究,探讨了改性和吸附机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秸秆的有序度和结晶度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成功引入了铝离子.改性秸秆吸附水体磷的主要机理包括:因改性而获得的凹凸有致状结构的物理吸附;表面羟基产生的氢键作用以及对磷酸根离子具有配位络合作用;带正电荷表面电位的改性秸秆,可与带负电荷的磷酸根离子之间产生静电吸附作用;改性秸秆对水体磷的空间网捕作用,生成混合磷酸盐晶体.
吴文清黄少斌张瑞峰祝光富
关键词:小麦秸秆改性机理磷酸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