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XJCZH007)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汪霞汪磊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演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农业旱灾脆弱性刻画了农业系统应对旱灾过程中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易损性的叠加效应,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农业干旱灾害的生成机制和受灾程度。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指标体系,结合贵州农业旱灾的时序特征,运用时序因子分析成功提取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载体3个公共因子,并对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演化趋势(2006—2012年)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与贵州农业旱灾的实际情况高度吻合。
- 汪霞汪磊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域经济增长方式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构建了省域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携带绝大部分信息总量的前提下提取两个有效主成分。由于本文中两个主成分的经济含义与波特创新驱动理论中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阶段的内涵存在高度一致性,从而为基于综合评价视角识别省域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将省域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类型:创新驱动型、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投资驱动型、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转变。实证分析结果不仅与客观实际有很好的吻合,而且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的研究结果有着高度一致性。
- 汪霞汪磊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综合评价产业结构
-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农业旱灾脆弱性是涉及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以及承灾体3方面的复杂系统,其脆弱性程度决定了干旱灾害的生成和强度。科学评价农业旱灾脆弱性对防旱抗旱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德尔菲法的改进TOPSIS模型,对2006—2012年期间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贵州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汪霞汪磊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TOPSIS
- 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及扶贫开发对策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集民族问题、生态问题于一体,其扶贫开发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贵州的连片特困区具有连片特困区与国内扶贫重点县高度重合,生态环境脆弱与生存条件恶劣并存,深度贫困分布与少数民族聚居相互交织,地处省际交接且远离区域中心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贵州扶贫工作应甄别生存条件恶劣区域,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区域中心辐射能力;整合片区特色资源优势,有效提升产业扶贫效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衔接扶贫社保关联。
- 汪霞汪磊
-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