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2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唐天国刘浩吾熊峰雷运波张日权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雁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泛函分析在裂缝简支梁损伤检测及参数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利用扭曲弹簧模型,对裂缝简支梁前三阶固有频率的变化与裂缝深度及位置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对简支梁遭受多种裂缝局部损伤的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泛函分析及泛函极值定理确定出局部裂缝损伤位置,然后再代入弹簧刚度模型求出裂缝深度参数,识别结果与实际模拟结果平均误差为5.0%。结果表明,用固有频率结合泛函分析方法,获得的裂缝检测方法检测精度较高,裂缝位置识别结果最小误差为2.20%,深度识别结果最小误差为2.10%,并克服了仅仅依靠固有频率难以确定裂缝损伤位置的缺点。
- 唐天国刘浩吾刘晓森熊峰
- 关键词:泛函分析动力试验固有频率
- 工程事故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13
- 2003年
- 工程事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且偶然性大,因此,找出事故发生的主、次原因是控制事故发生的首要问题。事故系统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灰色系统,因此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较为合理。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也就是以灰色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应用结果表明,实例与实际情况统计数字相符,说明采用这种方法对事故系统进行分析是合理、有效的。
- 唐天国刘浩吾雷运波
- 关键词:灰色系统
- 变时基原理在裂缝损伤梁动态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提出运用变时基原理解决脉冲激振试验中的频率分辨率与时域波形精度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激励与响应之间,特征时间与特征频率的差异太大的问题。结合裂缝简支梁的脉冲激振试验,表明变时基原理能够得到较为完善的激励与响应的时域和频域波形。将激振试验结果用频率变化平方比法来进行裂缝损伤位置检测,找到了裂缝损伤的位置。结果表明,变时基原理能够较好解决脉冲激振试验中的频率分辨率与时域波形精度的问题,拓展了脉冲激振试验的适用范围。
- 唐天国刘浩吾刘晓森熊峰
- 关键词:简支梁
- 相依数据下一般函数核估计的强一致收敛速度被引量:3
- 2005年
- 在很多统计回归模型中,都涉及到对未知均值函数或者对某已知函数的未知条件数学期望的估计.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给出在数据是α-混合相依时一般函数的条件数学期望的核估计,并讨论它的强一致收敛速度.
- 张日权
- 关键词:核估计强一致收敛速度
- 梁裂缝损伤检测的模态应变能法及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结构裂缝存在将使其局部刚度减少,而局部刚度下降与其固有频率变化紧密相关。应变能对局部损伤较固有频率更为敏感。把结构遭受裂缝损伤的应变能变化量作为损伤指标,提出一种全新的无损裂缝识别方法。并把影响损伤指标因素与假设检验相结合,利用参数假设检验进行识别结果验证。用简支梁模型进行模态试验,将梁损伤前、后的模态参数提取,并用该方法进行裂缝位置及裂缝深度参数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损伤检测方法识别结果精度较高,将其用于裂缝损伤检测是可行的。
- 唐天国刘浩吾陈春华刘晓森
- 关键词:工程结构模态应变能模型试验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