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作品数:75 被引量:386H指数:11
- 相关作者:蔡榕硕齐庆华卢勇夺申辉吕海滨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季风期间南海低空大气波导统计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根据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间南海部分探空站、‘科学1号’和‘实验3号’观测的每天4次的高分辨率探空资料,引入截止波长判断式,统计分析了南海季风期间较强大气波导发生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季风期间南海较强大气波导的发生概率为30%左右,从北到南逐渐增加,波导层结高度逐渐降低,70%以上发生在1km高度之内;大气波导发生概率和层结高度呈现‘低-高-低’的日变化趋势,夜晚发生波导概率较高,深夜波导层结高度最低,比较稳定。
- 成印河赵振维张玉生
- 关键词:大气波导统计特征
- 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季节变异机制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NPMOC)是北太平洋所有经向翻转环流圈的总称。其中,热带环流圈(TC)、副热带环流圈(STC)和深层热带环流圈(DTC)位于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是该海域经向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基于NEMO模式分别对TC、STC和DTC经向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驱动场增强和减弱情况下的敏感性试验表明,风应力是TC和STC南、北向输送以及DTC南向输送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影响较小;风应力和热盐通量季节变化情况下的敏感性试验表明,TC和STC的南、北向输送以及DTC的南向输送主要是由风应力的季节振荡引起的,而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影响较小。
- 刘洪伟张启龙段永亮徐永生
- 关键词:北太平洋
- 泉州湾水体结构的潮周期变化被引量:8
- 2009年
- 泉州湾6个站点的观测数据显示:内湾涨潮流历时由底层向表层逐渐变短,而落潮流历时则逐渐变长;同时,各个站点实测的盐度水深结构也具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特征,这可能与局地水体的层化和混合机制的交替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定量分析s2站位上影响水体结构变化的四种机制发现:外湾的河口环流作用与潮汐张力、风混合以及潮汐混合作用相比要小一个量级.在一般天气条件下的大潮周期,潮汐混合与潮汐张力相互竞争是导致水体结构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小潮周期由于潮流混合作用减弱,水体层化现象得以持续较长时间,风的搅动在特定时刻可以起到削弱层化结构的作用.
- 刘浩骆智斌潘伟然
-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河口环流
- 礁坪上波浪传播变形的数值计算
- 珊瑚礁广泛分布于我国海域,这些珊瑚礁通常周边水深很大,外海波浪传来时,经过一个坡度很陡的礁坪边缘传至浅水礁坪区域。因为礁前部分坡度很陡,礁坪上方的波浪水动力特性与其它近海区域并不相同。本文采用数值模型对礁坪上波浪传播变形...
- 何栋彬; 房克照; 刘忠波;
- 关键词:BOUSSINESQ方程增减水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缓变下垫面和耗散作用的非线性Rossby波被引量:9
- 2014年
- 从准地转位涡方程出发,采用摄动方法和时空伸长变换推导了在缓变下垫面和耗散共同作用的Rossby代数孤立波方程,得到Rossby波振幅满足带有缓变下垫面的非齐次Benjamin-Davis-Ono-Burgers(BDOBurgers)方程的结论.指出地形效应和耗散是诱导非线性Rossby波产生的重要因素,说明了在缓变下垫面强迫效应和非线性作用相平衡的假定下,Rossby孤立波振幅的演变满足非齐次BDO-Burgers方程,给出在切变基本气流下缓变下垫面和正压流体中Rossby波的相互作用.
- 宋健杨联贵刘全生
- 关键词:耗散
- Coriolis力作用下的β效应与层结效应的Rossby孤立波被引量:9
- 2014年
- 从包含完整Coriolis力的大气运动方程组出发,利用半地转近似导出了β效应、层结效应和地球旋转水平分量f_h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Rossby波满足KdV方程以及KdVmKdV方程.结果表明β效应、层结效应和地球旋转水平分量对Rossby的作用.
- 刘全生宋健杨联贵
- 关键词:CORIOLIS力
- 基于Radon变换获取东沙群岛附近三个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被引量:2
- 2013年
- 由于大振幅非线性内波对东沙群岛附近的海上石油平台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已有多名学者对该海域的非线性内波的传播波速进行了研究。主要根据2009年6月24日15时40分至25日16时40分"科学一号"考察船在东沙岛东北部陆架上K106站进行的长达25 h的X波段雷达、温度链、ADCP同步观测数据,在该海域利用Radon变换技术获取了本次观测到的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利用孤立波到达前30 min的ADCP流速值,计算得到内波传播方向上的背景流大小为0.04 m/s。最终得出6月24日22时30分时的内孤立波传播速度为3.04 m/s,传播方向约为297°;6月25日8时30分的内孤立波传播速度为2.73 m/s,传播方向约为289°;6月25日12时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为2.59 m/s,传播方向约为283°。第一个孤立波与后两个孤立波,在振幅和速度大小上存在明显不同,其生成机制也可能不同。
- 吕海滨何宜军申辉
- 关键词:X波段雷达内孤立波RADON变换
- 内波吸引子的数值模拟
- 2010年
- 密度稳定层结的流体中产生的内波沿着由内波固有频率、流体浮力频率等因素所确定的特征线(或内波射线)传播。边界上的反射不改变内波的频率,从而也不改变反射后的内波特征线与重力方向所成的夹角。侧边界倾斜的封闭容器内,内波能量沿特征线传播的过程中经侧壁、表面和底面的反射可能会集中在一个封闭的轨道上,形成内波吸引子。该现象已经得到水槽试验、线性理论和数值试验的验证。本文利用非线性非静压的环流模式MITgcm,模拟了二维封闭区域中(1,1)-吸引子和(2,1)-吸引子的形成过程,并讨论初值条件对它们的影响。稳定的(1,1)-吸引子其极限环两侧流速出现很强的剪切流。当减小地形的坡度时,由于线性因素的增加,吸引子的结构不变,但吸引子厚度在相空间中的收缩速度加快。对于(2,1)-吸引子,由于轨道所成的两个环中间的节点耗散了部分能量,吸引子的收敛速度较慢。节点处,流体速度始终为0,但存在强烈混合,流体浮力频率呈现振幅较大的周期变化。
- 王刚乔方利
- 基于三种测波方法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近海海洋工程波浪观测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测波方法主要包括压力式测波、声学测波和重力式测波等。三种观测方法各有优势,需根据历史资料、地理环境和任务目的设计合理的观测形式,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以达到最佳的观测效果。使用GPS测波浮标、AWAC声学海流/波浪测量仪和TWR-2050压力式波潮仪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测波浮标与AWAC所测数据相关性较一致;TWR压力波潮仪与AWAC测量的波高趋势基本一致,但周期短、波高小的海域和时间段测量准确度较差。
- 周庆伟封哲汪小勇蔡晓晴齐占辉白杨
- 小清河口海域悬沙输运格局的数值研究
- 本研究构建了小清河附近海域三维悬浮泥沙输运的数值模型,并通过网格嵌套技术为研究海域提供边界条件,其中水动力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潮汐潮流的作用,输运模型中考虑了黏性泥沙的絮凝、再悬浮等过程。并与观测水位、潮流资料及悬浮泥沙观测...
- 陈斌黄海军严立文梅冰
- 关键词:泥沙输运泥沙浓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