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06G61)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志红王艳朱大乔桂莉汉瑞娟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张力性气胸野战救护装置的研制及其实验效果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设计制作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TPT)野战救护装置并验证其对张力性气胸的救治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并制备张力性气胸野战救护装置,以犬为实验动物,将32只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采用改进的Rutherford的张力性气胸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张力性气胸动物模型,第1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第2组采取穿刺减压法,第3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第4组采用新装置治疗张力性气胸,在干预前及干预后0.5、1、3、6 h测定指标:+dp/dtmax、-dp/dtmax、LVSP、LVEDP、MAP、HR、RR、pH、PaO2、PaCO2、SaO2。结果模型制备成功后6 h,第1组动物存活率为75%,其余3组存活率为100%。第2组的操作时间少于与第3、4组,第4组的操作时间少于第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6 h,第3组与第2组相比,除MAP、pH、PaCO2外,其余指标均与第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与第2组相比,除HR、MAP、pH、PaCO2外,其余指标均与第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力性气胸野战救护装置治疗张力性气胸的效果和临床常用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无差别,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用于自救互救、适合在野战复杂的环境及平时的院前急救中使用。
- 汉瑞娟王志红桂莉梅冰
- 关键词:张力性气胸战伤救治院前急救
- 各类止血带止血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王艳朱大乔王志红
- 关键词:止血带止血
- 制作创伤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王艳朱大乔王志红
- 关键词:动物
- 三种止血带动脉止血对犬束扎肢体静脉血气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三种止血带在控制犬下肢动脉出血时静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并比较不同止血带对束扎侧组织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18只犬完全随机分为三组,并制作成后肢股动脉出血模型.采用橡皮管止血带、卡式止血带和多功能自控加压止血绷带(简称止血绷带)三种止血带对三组犬进行股动脉止血.分别测量三组犬止血带下压力并在止血后0.5,1,3,6 h检测束扎肢体静脉血气指标.结果 (1)止血绷带组的带下压力为0.74 kg,显著小于橡皮管止血带组(1.46 kg)和卡式止血带组(2.09 kg)(P<0.05).(2)止血后1 h,止血绷带组静脉血氧分压(PvO2)为(36.45±10.45)mm Hg,橡皮管止血带组为(28.73±9.07)mm Hg,均高于卡式止血带组的(21.87±4.30)mmHg(P<0.05);止血后3,6 h,止血绷带组二氧化碳分压(PvCO2)分别为(50.67±9.31)mm Hg和(60.02±10.85)mm Hg,橡皮管止血带组分别为(16.85±16.51)mmHg和(60.02±10.85)mm Hg,均低于卡式止血带组(P<0.05或0.01).结论 止血绷带在较小压力下能有效止住犬的股动脉出血;在三种止血带中,止血绷带对束侧组织的损伤最小.
- 王艳朱大乔王志红
- 关键词:止血带血气分析
- 多功能自控加压止血绷带对犬股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多功能自控加压止血绷带对犬股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探讨其控制动脉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橡皮带止血带、卡式止血带和多功能自控加压止血绷带(简称止血绷带)3种止血带对18只犬进行股动脉止血。分别在止血后0.5、1、3、6h检测3组动物的止血带下压力、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观察受累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果:3种止血带止血效果确切,均达到动脉切口无出血。止血绷带组的带下压力小于其他两组(P<0.05)。止血后各时间点,止血绷带组犬血清生化指标(CK、K+)和皮温(T)变化小于橡皮管组、卡式止血带组(P<0.05);止血绷带组静脉血气指标PvO2、SvO2高于卡式止血带组、橡皮管组(P<0.05),PvCO2低于卡式止血带、橡皮管组(P<0.05)。束扎6h后病理分析显示,止血绷带组肌肉组织损伤小于其他两组。结论:止血绷带对犬股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与橡皮带及卡式止血带相当,且对组织损伤更小。
- 王艳朱大乔王志红
- 关键词:股动脉出血止血带止血并发症安全性
- 新型止血绷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设计适用于创伤出血急救的新型止血绷带,比较使用卡式止血带和新型止血绷带对人体的影响,评价新型止血绷带的效果。方法选取志愿者22例。每人分别使用两种止血装置进行右上肢动脉止血。对止血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新型止血绷带止血压力小于卡式止血带(P<0.01),并且视觉模拟评分和皮温下降幅度均小于卡式止血带(P<0.01),导致的皮肤损伤和水肿程度均小于卡式止血带,提示新型止血绷带对人体损伤小,优于卡式止血带。结论新型止血绷带是创伤出血急救的最佳选择之一。
- 王艳朱大乔王志红
- 关键词:止血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