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112690209013)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米渠陈聪刘明曾倩严石林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回龙观医院新加坡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七情
  • 2篇病机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治疗
  • 1篇抑郁
  • 1篇源流
  • 1篇症状
  • 1篇证治
  • 1篇鸟瞰
  • 1篇情志
  • 1篇情志病
  • 1篇中医
  • 1篇中医门诊
  • 1篇临床心理学
  • 1篇刘完素
  • 1篇门诊
  • 1篇名医
  • 1篇名医类案
  • 1篇男女
  • 1篇男女比例

机构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乐山市红十字...
  • 1篇新加坡中医学...

作者

  • 6篇王米渠
  • 4篇陈聪
  • 4篇刘明
  • 2篇孙丽婷
  • 2篇严石林
  • 2篇曾倩
  • 1篇孙立婷
  • 1篇汤朝晖
  • 1篇李世通
  • 1篇王冬梅
  • 1篇汪卫东
  • 1篇潘玲
  • 1篇杨丽萍
  • 1篇邹义壮
  • 1篇严俨

传媒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6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加坡、成都及乐山中医门诊七情背景及事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笔者对新加坡、成都及乐山三地的中医内科患者作了七情情绪的发病背景及七情刺激的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加坡患者在七情发病背景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负性情绪。而在七情刺激生活事件方面,成都及乐山患者较多遭遇“怒”、“忧”的负性刺激,新加坡患者则多表现为“恐”。这种引起跨地区文化上的心理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但用七情问卷调查无疑是情志病因、病机和辨证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
王米渠严石林陈聪王冬梅陈美娥李启海严俨钟思冰
关键词:七情跨文化
慢性心理疾病的中医综合调治及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中医的综合调治在慢性心理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中医综合调治方法,包括经穴行为控制、健脑保健小功、八段益智功、汤药、益智药膳、开导疏泻治疗、七情人格测验、益智强记膏丸等。对28例患者进行1~2个疗程(20~30d)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明显见效者16例(57%)。有效11例(39%),无效1例(4%)。结论 中医综合调治慢性心理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王米渠严石林孙丽婷刘明
“患恨”导引功治疗抑郁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患恨”导引功对精神病症状行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长沙马王堆“患恨”彩图,系统编为一种气功用于临床七情等病的调理治疗。选择抑郁证的住院精神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患恨”导引功组11例,上肢体操对照组11例,疗程均为15 d,计量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行为心理的变化。结果“患恨”导引功组治疗后心理行为症状评分明显减少,初分与末分之间分值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患恨”导引功对精神病症状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这种简便易行的气功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米渠王德正孙丽婷刘明李世通
关键词:精神病
论刘完素对情志病病机的新认识被引量:14
2006年
寒凉派的创始人刘完素,钻研《内经》35 a,“大有开悟”,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尤其对病机十九条中火热病机,将原有的14项,推衍扩大为57条。对妄、谵、笑、悲、惑、惊等情志病病机病证分别发挥,强调火热是造成心理疾病的主要病机。若怒、喜、悲、思、恐五志过劳,伤及本脏,则五志皆可化热。其建立天水散、凉膈散、防风通圣散等,以水制火,以寒制热,则脏腑气平而静顺,以治五志之热。
潘玲曾倩陈聪孙立婷刘明王米渠
关键词:刘完素情志病病机
《名医类案》196例七情发病构成及男女特点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明代江集成的《名医类案》中七情致病者共196例,构成率8.2%。七情发病以怒气为多,其次是忧、思。七情发病中妇女多发,以怒、忧二气致病为多;男子以思(包括劳心)致病较多。《名医类案》收集的心理治疗医案共7例,也以女性多发,主要采用情志相胜治疗、两极情绪治疗、激情刺激治疗、假借针药疗心病等心理方法治疗。
王米渠邹义壮曾倩陈聪汤朝晖
关键词:七情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男女比例
鸟瞰七情的病机证治及研究角度被引量:5
2006年
鸟瞰古今对七情的研究,探讨其产生之源头及发展过程;报道了七情的治疗个案及其诊断要点;综述情志病的药物、针灸治疗的特点;阐明七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病学的特征;观察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各自的症状和行为的表现。在总结以往对七情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七情发病的质与量问题,提出七情时空观的概念,论证七情的心理科学观,编制七情的问卷与量表,发展了七情调查与访谈,展示了一系列的新方法、新角度去研究七情。
王米渠汪卫东陈聪刘明杨丽萍
关键词:七情病机源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