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72102310043)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哲郭钢花乐琳关晨霞李颖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吞咽
  • 6篇吞咽障碍
  • 2篇电视透视
  • 2篇咽肌
  • 2篇源性
  • 2篇神经源
  • 2篇神经源性
  • 2篇神经源性吞咽...
  • 2篇疗效
  • 2篇环咽肌
  • 2篇环咽肌失弛缓
  • 2篇环咽肌失弛缓...
  • 2篇弛缓
  • 1篇电图
  • 1篇上段
  • 1篇生物反馈
  • 1篇生物反馈治疗
  • 1篇生物力学
  • 1篇食管
  • 1篇食管上段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6篇郭钢花
  • 6篇李哲
  • 4篇关晨霞
  • 4篇乐琳
  • 2篇王国胜
  • 2篇李颖
  • 1篇宋垒垒
  • 1篇郭君
  • 1篇苏慈宁

传媒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伴痉挛性斜颈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痉挛性斜颈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103例,其中伴有痉挛性斜颈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训练组(21例,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药物训练组(21例,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支持训练组(20例,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及一般性支持治疗)及联合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药物及一般性支持治疗),余21例无痉挛性斜颈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则归人无斜颈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药物训练组、支持训练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训练组吞咽功能均显著低于无斜颈组(P〈0.05);各组患者分别经2个月治疗后,发现5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药物训练组、支持训练组、联合治疗组和无斜颈组吞咽功能均显著优于单纯训练组(P〈0.05);联合治疗组吞咽功能亦显著优于药物训练组及支持训练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无斜颈组吞咽功能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性斜颈能影响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对痉挛性斜颈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
郭钢花王国胜李哲
关键词:斜颈吞咽障碍
不同方式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共选取30例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均证实为环咽肌失弛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球囊A组、球囊B组及球囊C组(每组10例),分别采用14号普通导尿管、14号改良双腔硅胶导管和22号普通导尿管经鼻或经口插入扩张治疗。于治疗50d后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吞咽障碍分级、VFSS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球囊A组、球囊C组吞咽障碍分级、VFSS检查结果均显著优于球囊B组(P〈0.05);球囊A组及球囊C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入相同水量情况下,球囊A组、球囊C组球囊周长、囊内压力及球囊直径均显著大于球囊B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A组与球囊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干梗死所致环咽肌失弛缓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环咽肌失弛缓病情,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另外发现扩张疗效与球囊直径、囊内压力等具有明显相关性。
郭钢花李哲关晨霞乐琳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失弛缓症吞咽障碍
不同训练方法对环咽肌失弛缓患者食管上段腔内压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训练方法对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前食管上段括约肌(UES)压力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57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训练组、球囊扩张组、综合训练组,每组19例。3组患者均给予吞咽电刺激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常规训练组和球囊扩张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喉上提训练和球囊扩张术治疗,综合训练组在电刺激和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喉上提训练及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利用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检测仪对患者吞咽前UES压力进行测定,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分级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前UES压力、吞咽障碍评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球囊扩张组治疗后吞咽前UES压力[(266.4±82.7)mmHg]和综合训练组治疗后吞咽前UES压力[(269.5±83.2)mmHg]均显著提高(P〈0.05),且综合训练组治疗后吞咽前UES压力高于球囊扩张组(P〈0.05)。治疗后,球囊扩张组和综合训练组患者吞咽障碍分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VFSS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P〈0.05),且综合训练组患者上述指标较球囊扩张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吞咽电刺激和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球囊扩张术和喉上提训练,可有效提高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前的UES压力,降低UES张力,对其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哲王国胜郭钢花关晨霞乐琳
关键词:环咽肌失弛缓症吞咽障碍生物力学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病程超过1个月的脑卒中或脑外伤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慢性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和表面肌电图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55.56%,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较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辅助性治疗慢性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郭钢花宋垒垒李哲
关键词:吞咽障碍肌电生物反馈表面肌电图
电视透视吞咽检查指导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指导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人院第1天及第28天进行VFSS检查,治疗组另外每周进行1次VFSS检查。2组均接受常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根据第1次VFSS检查结果选择相应训练方法及冰刺激;治疗组除给予冰刺激外,还根据每周VFSS检查结果选择对应训练方法。于治疗4周后采用饮水试验分级、吞咽障碍分级及VFSS对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根据每周VFSS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第2、3、4周时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0.6%、40.7%和15.8%。2组患者治疗前饮水试验分级:吞咽障碍分级及VFSS检查结果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吞咽障碍分级及碘剂口、咽通过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VFSS指导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具有治疗针对性强、疗效好等优点,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吞咽康复治疗。
郭钢花李哲关晨霞苏慈宁乐琳李颖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
吞咽障碍患者特征性表现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的对应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观察所见的对应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120例吞咽障碍患者,分别对其进行1ml液态,10ml液态,10m1糊状,1/4块固体食物(包钡蛋糕食10cm^3)4种食物质地的测试,完成临床评定和VFSS,总结吞咽障碍患者特征性表现与VFSS观察所见障碍点对应关系。结果评定吞咽功能所选择的食物应为10ml液体或10cm^3固体,120例患者共进行460次吞咽,在口腔期和咽期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所见r值在0.645—0.804,P〈0.01,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吞咽障碍患者特征性表现与VFSS有着一定的对应规律,此规律能更简捷、准确、安全地判断患者吞咽障碍的产生原因。
郭钢花李哲关晨霞乐琳李颖郭君
关键词:吞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