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434806)

作品数:22 被引量:300H指数:9
相关作者:王中良朱兆洲孟伟庆李军孙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湿地
  • 5篇同位素
  • 3篇碳同位素
  • 3篇土壤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有机碳
  • 2篇生态
  • 2篇生物地球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公园
  • 2篇GIS
  • 1篇氮循环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机构

  • 20篇天津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市控制地...
  • 1篇根特大学

作者

  • 15篇王中良
  • 5篇朱兆洲
  • 4篇孟伟庆
  • 4篇李军
  • 3篇刘丛强
  • 3篇李勇
  • 3篇孙艳玲
  • 2篇周俊
  • 2篇李洪远
  • 2篇王祖伟
  • 2篇吴绽蕾
  • 2篇胡蓓蓓
  • 1篇杨曦
  • 1篇王秀明
  • 1篇郝翠
  • 1篇岳甫均
  • 1篇李姝娟
  • 1篇罗璇
  • 1篇弋良朋
  • 1篇吴璇

传媒

  • 5篇地球与环境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园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Meteor...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地生态系统碳汇与碳源过程的控制因子和临界条件被引量:39
2011年
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组分特征,已成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碳汇。但是近年来对于湿地系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降水减少等原因使其碳"汇"功能减弱,湿地的碳蓄积能力下降且有转变为碳"源"的趋势。文章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水份、植物类型、土壤厚度、微生物(底物、pH、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湿地碳汇/源过程的控制因子和临界交替条件。湿地水位的高低决定湿地的氧气环境,与甲烷产生量成正相关,但却与二氧化碳产生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湿地植物通过通气组织与根系分泌物等影响湿地碳的吸收与排放通量,湿地植株的高度、覆盖率等也是影响湿地作为碳汇与碳源的重要因素。不同深度土层由于其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等微生物活性不同导致各个土层碳吸收、排放通量的差异,通常浅层土壤中的CO2、CH4的产生率高于深层土壤。微生物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到湿地碳的吸收与排放,影响活跃程度的因素包括湿地底物、pH、温度与氧化还原条件等。湿地底物浓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甲烷的产生率,中性或者是弱碱性环境是产甲烷菌的最适宜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甲烷产生量越大,而温度对于二氧化碳的影响则是通过改变光合作用来实现。氧化还原电位与甲烷产生量成负相关关系,-150 mV是产甲烷菌产生甲烷的最高电位。总体上,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碳吸收与排放过程的复杂,以上这些因子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最后针对如何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控制湿地向碳"源"转化的条件措施方面进行了讨论,包括间歇灌溉、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等来增强湿地的固碳能力。
孟伟庆吴绽蕾王中良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碳源
Assessment on Qilihai Wetland Value in Tianjin City
2012年
[Objective]The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whole value of Qilihai Wetland in Tianjin City.[Method]In this study,the whole value of Qilihai Wetland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namely use value and non-use value.The use value of Qilihai Wetland was estimated by market value,travel cost,shadow project method and so forth,and the non-use value of Qilihai Wetland was assessed by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Result]The total value of Qilihai Wetland reached 1.892 billion yuan,wherein the direct use value,including animal and plant products,tourism,scientific and cultural value,was 0.539 billion yuan,accounting for 28% of total value;the indirect use value,composed of functional values in hydrology,water quality,erosion control,CO2 fixation and habitats,was up to 0.965 billion yuan,making up 51%;the non-use value totaled 0.388 billion yuan,taking up 21%.In addition,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Qilihai Wetland was the maximum,accounting for 72% of total benefit,followed by economic benefit(21%),while the social benefit was the minimum(9%).[Conclusion]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effectiv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Qilihai Wetland.
HU Bei-beiXU Li-miaoLI Zhao-jiangMENG Wei-qing
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对天津滨海湿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湿地土壤表层(0~30 cm)w(SOC)为(8.55±3.98)gkg,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70±1.91)kg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土地覆盖类型看,除林地外,滨海湿地土壤中w(SOC)也处于偏低水平.滨海湿地的土壤中w(SOC)与土壤环境因子有显著相关关系,由此建立回归方程,认为土壤中w(黏粒)和pH是影响土壤中w(SOC)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可以解释71.8%的土壤有机碳分布情况.提出对滨海湿地的改良建议,认为适当地进行人为管理和调控,对土壤环境的改善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
郝翠李洪远李姝娟孟伟庆吴璇王秀明
关键词: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环境因子
天津盐渍化农田土壤盐分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对天津农田土壤含盐量及盐分组成的分析,研究了该区盐渍化农田盐分的组成状况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与蓟县背景对照土壤相比,东丽、津南和汉沽三区盐渍化农田的盐分组成均呈现很大的差异性;非盐渍化农田盐分呈表层累积特征,含盐量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盐渍化农田表层呈强烈的洗盐、脱盐现象,底层则呈明显的积盐现象;非盐渍化和盐渍化农田盐分的阴离子组成均以HCO3-为主,而阳离子组成则由无盐渍化农田的以Ca2+为主逐渐过渡到盐渍化农田的以Na+为主;盐渍化农田剖面盐分的空间变异性较强,Na+、Cl-与SO42-均为表层低深层高,且pH、残余碳酸钠(RSC)、钠吸附比(SAR)及碱化度(ESP)也均比非盐渍化农田高,并呈现出盐化和碱化同步发生的特征。
王美丽李军岳甫均朱兆洲刘小龙郭笑笑
关键词:农田盐渍化盐分土壤质量
埃德蒙顿生态网络规划对滨海新区的借鉴与启示被引量:5
2011年
生态网络规划是多途径生态恢复的首要步骤,是引导和优化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埃德蒙顿在完善生态网络结构、制定相应政策、有效执行规划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快速发展区域的生态网络规划具有借鉴意义。天津滨海新区的湿地类型丰富,建设开发迅速,优先进行生态网络规划是区域开发的战略选择。加强核心区保护、优化连接区和生物廊道、提升连通性是构建滨海新区健康稳定生态网络的关键,而提升生态网络规划的地位、持续地做好执行、实行有效管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陈小奎莫训强李洪远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网络景观规划
乌江干支流河水中U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
2010年
本研究对乌江流域河水U浓度进行了测定,系统讨论了乌江流域干支流河水中U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主要来源进行了辨析。研究结果显示,乌江河水中溶解态U的平均浓度约为0.504μg/L,比世界河流平均水平0.186μg/L及长江平均含量0.45μg/L高,但是低于黄河U含量4.86μg/L,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海水U浓度3.3μg/L。来源分析显示,乌江河水中的U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尤其是白云岩的风化,对U行为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说明了在海洋沉积成岩过程中生物作用过程对U行为的重要性。蒸发岩和硅酸盐等的风化过程对乌江河水U的贡献不大。和十年前相比,人类活动对流域河水U的影响明显增加。
杨曦王中良
关键词:乌江流域风化碳酸盐岩
近51年海河流域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1960—2010年海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16个气象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海河流域作物生长季(春季至秋季)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春季海河流域干旱最为严重,多年平均干旱率高达56.90%;夏季较春季干旱率明显降低,多年平均干旱率为7.59%;秋季干旱率呈现出增加趋势.(2)春季干旱在1960年代最为严重,夏季干旱在1990年代最为严重,而秋季干旱在1980年代最为严重.(3)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整个海河流域均在19.61%以上,干旱发生概率在50%以上的地区面积占海河流域的3/4,河北东北部和京津一带是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夏季干旱发生概率较春秋低,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为大同和张家口以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秋季干旱发生概率在25%以上,发生概率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地区.
孙艳玲王中良王永财
关键词:干旱海河流域作物生长季
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92
2012年
本文简要综述了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Cd、As、Zn、Pb、Cu、Hg、Cr)的分布特征,系统讨论了区域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结果显示,中国主要水系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是:Cd>Hg>Pb>As>Zn>Cr>Cu。其中,Cd元素的Eir值介于41.25~1755.00之间,属于轻微到极强生态危害,其中大部分样点属于强至极强生态危害。Hg元素的Eir值介于115.29~470.83之间,属于强到极强生态危害,其中大部分样点属于很强至极强生态危害。地区对比而言,综合污染状况以海河和珠江较为显著,长江污染最轻。就其来源来讲,海河流域和珠江流域污染来源主要为工业污染,长江和黄河主要是流域岩石风化和土壤侵蚀。
朱青青王中良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咸化水体中DIC的同位素组成及环境过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系统采集了天津地区地表水样品,对其溶解无机碳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DIC)及相关化学组成进行了全面测定,以期对咸化并且受到污染水体中的溶解无机碳的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地表水中溶解无机碳的δ^13CDIC值主要分布于0.27‰~14.9‰之间,显示了相对较宽的分布范围。同时,天津地表水体具有非常高的溶解无机碳浓度,浓度范围分布于155~1000mg/L之间,主要分布区间为200~500mg/L。从溶解无机碳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水体咸化引起的水/气界面的大气CO2气体交换和水体自身有机质降解过程是天津地表水溶解无机碳的两个最主要来源。
王中良李军刘丛强朱兆洲李勇
关键词:溶解无机碳水质咸化有机质降解
碳同位素在湿地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湿地碳库是区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之一,湿地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湿地碳循环研究中,传统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湿地中碳循环微观机理的了解,而碳同位素方法因其特殊的物源和过程示踪价值成为湿地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湿地碳循环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基本研究方法出发,讨论了碳同位素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碳循环研究中的优势,分析了碳同位素方法在湿地生物过程、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应用,归纳总结了碳同位素在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陈玲王中良
关键词:湿地碳循环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