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应用研究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科研项目(20102802)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旭霞张晓曙李慧金娜梁舒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酒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应用研究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科研项目甘肃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脑炎
  • 5篇流行性
  • 5篇脑炎
  • 4篇流行性乙型脑...
  • 3篇乙脑
  • 2篇发病
  • 1篇地理分布
  • 1篇毒性
  • 1篇性疾病
  • 1篇疫区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感染
  • 1篇神经系统感染...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气象因素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机构

  • 6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酒泉市疾病预...
  • 1篇张掖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王旭霞
  • 5篇张晓曙
  • 3篇李慧
  • 1篇王芳
  • 1篇蒋建祥
  • 1篇贾玉新
  • 1篇朱宏斌
  • 1篇刘旭红
  • 1篇金娜
  • 1篇田媛媛
  • 1篇张秉玲
  • 1篇王平贵
  • 1篇梁舒
  • 1篇李俊玲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西走廊地区夏秋季病毒性脑炎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目前已知有130余种病毒可引起该病[1].乙型脑炎(乙脑)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毒之一,其引起的流行性乙脑病死率高,并易留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历史资料显示,甘肃省是乙脑的流行地区[2],但由于其地形南北扁平、东西狭长,气候差异很大,乙脑主要的高发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3],而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则一直被认为是非乙脑疫区.为进一步明确河西走廊地区是否存在乙脑,本研究选择该地区的病毒性脑炎患者,分析其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脑炎,尤其是乙脑的监测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金娜王旭霞张晓曙蒋建祥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监测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夏秋季流行性乙脑乙型脑炎
甘肃省及河西走廊地区乙型脑炎疫区变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及河西走廊地区乙型脑炎(乙脑)疫区变迁趋势,探讨甘肃省乙脑重点防控区及河西走廊地区乙脑疫情特征。方法利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8—2010年疫情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局部地区调查,分析1980年开始使用乙脑疫苗前后甘肃省乙脑发病率和疫区地理分布变化及河西走廊地区乙脑疫情。结果 1958—1980年,甘肃省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65/10万;1980年开始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到2010年,发病降至0.13/10万,未出现乙脑较大流行;发病率较高的县(市、区)分布于甘肃省陇南市、天水市和平凉市,发病趋势与全省平均发病趋势基本一致,是甘肃省乙脑防控的重点地区;1958—1980年,河西走廊累计报告乙脑病例88例,年均发病率为0.13/10万,1981年以来,仅张掖市甘州区报告1例非本地发病乙脑病例;2011年8月调查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区、市)县级以上医院的住院病例,共发现疑似脑炎病例587例。结论甘肃省在使用乙脑疫苗后,乙脑发病水平明显降低,东南部地区是甘肃省乙脑重点防控区,河西走廊是否存在乙脑病例尚需进一步调查并进行全面监测。
王旭霞王平贵王芳张晓曙李慧
关键词:地理分布
应用集中度及圆分布法分析甘肃省1962-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性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乙型脑炎(JE)的季节性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62-2010年疫情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用集中度和圆分布法,分析乙脑季节性特征。结果甘肃省1962-2010年JE季节性分布的集中度M值为0.825 9。经圆分布样本平均角的Rayleigh检验,Z=3 506.092 5,P<0.01。平均角α所对应的日期即JE的集中发病高峰日为8月30日,发病高峰期的95%可信区间为7月22日至10月7日。结论使用集中度和圆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乙脑流行的高峰季节。甘肃省JE发病有很强的季节性,7月底至10月初为流行高峰期。
王旭霞张晓曙李慧
关键词:集中度流行性乙型脑炎
应用周期图法分析1958~2012年甘肃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周期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流行性乙型脑炎(JE)的流行周期,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8~2012年疫情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运用周期图法,分析甘肃省JE流行周期。结果甘肃省55年的平均发病率0.4924/10万。振幅周期为22年,周期振动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J=4.605,P〈0.01)。结论甘肃省JE流行具有显著的周期性,流行周期为22年。自然因素对乙脑发病影响较稳定。
王旭霞张晓曙李俊玲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蚊媒调查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了解河西走廊地区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分布情况,进一步确认河西走廊地区为无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及其他蚊媒传染病地区.方法 采用灯诱法和人工小时法.灯诱法:用功夫小帅牌吸入式诱蚊灯悬挂于每个调查点离地面0.8~1.5 m处,每次开灯诱捕12h;人工小时法:采集者手持电动吸蚊器或口吸吸蚊管在人房、居民区楼道、猪圈、牛棚捕获蚊虫,捕蚊时间一般为30~40 min.结果 共采集蚊虫23 584只,通过初步鉴定,发现该地区蚊虫4属18种.在所捕获蚊虫中,数量最多的生境为畜舍,占捕获总数的76.39%,农户次之,占14.23%,居民区最少,占4.49%.淡色库蚊、刺扰伊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5.87%和23.04%,几乎分布整个河西5市.未捕获到乙脑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病毒检测未检出乙脑病毒,但在该地区首次发现蚊传黄病毒和辽宁病毒,且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 河西走廊地区蚊虫种群分布较为广泛,部分水系分布较为丰富的区域种群密度较高;今后应加强该地区蚊虫孳生地清理工作;河西地区蚊虫携带病毒的研究不可懈怠.
贾玉新王旭霞梁舒刘旭红朱宏斌田媛媛毛伟生李慧
关键词:蚊媒传染病媒介调查
甘肃省东南部地区气象因素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甘肃省东南部地区气象因素与流行性乙型脑炎报告发病数的时间序列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2004年1月—2008年12月的气象资料(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降水量)和同时期同地区甘肃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乙脑发病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立方平滑样条函数引入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降水量,同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人数之间建立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根据AIC值最小的原则,选择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并确定其立方平滑样条函数的自由度取值。结果本研究得到的气象因素最佳滞后月: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为3个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为1个月;月平均气温(滑动平均滞后3个月)每上升1℃,乙脑月发病人数的相对危险度增加2.12;月降水量(滑动平均滞后3个月)每增加1 mm,乙脑月发病人数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03;月平均相对湿度(滑动平均滞后1个月)每增加1%,乙脑月发病人数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15。结论气象因素对乙脑发病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降水量的增加将会增加乙脑发病的危险。
张秉玲王旭霞张晓曙
关键词:气象因素时间序列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