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9BB5061)

作品数:3 被引量:71H指数:3
相关作者:袁喆马玲苏晓琴杜渝平易光兆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杆菌
  • 3篇不动杆菌
  • 2篇粘菌素
  • 2篇耐药
  • 2篇耐药监测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变迁
  • 2篇多粘菌素
  • 2篇多粘菌素B
  • 2篇杆菌感染
  • 2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不动杆菌感染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危险...
  • 1篇感染危险因素
  • 1篇鲍氏不动杆菌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袁喆
  • 1篇张为华
  • 1篇周泓羽
  • 1篇马玲
  • 1篇易光兆
  • 1篇杜渝平
  • 1篇苏晓琴
  • 1篇马玲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国内有关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所关注的8个危险因素,为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维普)等文献库中,检索2001-2011年国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7项病例对照研究入选,通过分析,使用≥3种抗菌药物(OR=8.53,95%CI=5.06~14.37)、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OR=13.98,95%CI=6.92~28.23)、抗菌药物联用(OR=3.79,95%CI=2.07~6.94)、机械通气(OR=5.13,95%CI=2.13~12.34)、深静脉置管(OR=4.39,95%CI=2.57~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低蛋白血症(OR=1.69,95%CI=0.48~5.89)、使用免疫抑制剂(OR=3.28,95%CI=0.77~13.91)、使用导尿管(OR=2.65,95%CI=0.59~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机械通气及深静脉置管是预防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周泓羽袁喆杜渝平张为华易光兆苏晓琴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以ICU病房患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8年起明显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也逐渐增加。比较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显示,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株的敏感率为93.8%,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呈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
马玲袁喆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53
2010年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以ICU病房患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8年起明显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也逐渐增加。比较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显示,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株的敏感率为93.8%,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呈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
马玲袁喆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