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044)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何诗海林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文体
  • 5篇凡例
  • 4篇文学
  • 4篇明代
  • 3篇章学诚
  • 3篇文体学
  • 3篇小说
  • 3篇明清
  • 2篇说部
  • 2篇体例
  • 2篇总集
  • 2篇文体分类
  • 2篇戏曲
  • 2篇六经
  • 2篇六经皆史
  • 2篇古文
  • 2篇别集
  • 1篇读书
  • 1篇读书法
  • 1篇叙事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5篇何诗海
  • 1篇林锋

传媒

  • 2篇文学遗产
  • 2篇文学评论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文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通》与明代文体学被引量:2
2013年
《文通》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体学集大成与新开拓并举的特色。此书文体分类之细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文体论上也多有创新,主要表现在对前人没有立目的文体,一一考察其体性特征、源流演变等,对前人已立目论析的文体,在继承传统观点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其在当代的发展和变化。此外,经义在《文通》的文体谱系中得以立目,使这一重要但充满争议的文体,首次在文体论专著中获得了独立的文体地位,也特别值得表彰。
何诗海
关键词:明代文体分类文体论经义
说部入集的文体学考察被引量:3
2015年
自《弇州四部稿》立赋、文、诗、说四部后,"说部"遂成为"小说"的代名词,并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在目录学传统中,小说长期依违于子、史之间,缺乏稳定的归属,是一种边缘化的著述门类。而在文集与文学批评传统中,小说则长期被排斥于文苑之外,无缘于古代文体谱系。王世贞以一代文宗之尊,创造性地在自编文集中设立说部,与赋、文、诗并驾齐驱,极大提高了小说的文体地位,为小说进入文苑、跻身古代文体之林开辟了通道,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文体学意义。
何诗海
关键词:说部小说目录学文体
《弇州四部稿》“说部”发微被引量:7
2015年
《弇州四部稿》是王世贞亲自编纂、刊刻的别集,分所录文章为赋、诗、文、说四部。说部单立一类,与传统诗文并列于文集中,这在目录学史和文集编纂史上都是一大创举。究其原因,王世贞素以文章、博学自命,故在文集中以诗赋等正统文体表现"文章之美",以说部表现"学问之宏",从而践行其文章学术俱臻极盛的理想和追求,也透露出对抗宋明理学尤其是心学轻视艺文、知识、学问的深层动机。《弇州四部稿》立"说部"以表见学问,这在小说观念上并未进步,但对提高小说的文体地位,仍有积极意义。此外,这一创举,还为考察古代文集,尤其是别集内容、体例、功能等的变迁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何诗海
关键词:说部博学别集
明清戏曲著作凡例论略被引量:4
2014年
明清时期,图书编纂中撰写凡例蔚为风气,戏曲著作也不例外。从文学研究角度看,明清戏曲著作凡例既体现了一般凡例的共性,又具有迥别于诗文、小说凡例的鲜明特征,不仅为了解明清戏曲作品篇制、版本流传情况以及戏曲创作、传播与市场需求、读者期待的关系等提供了珍贵史料,更是作者阐发戏曲理论、开展戏曲批评的重要方式,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戏曲学价值。
何诗海
关键词:戏曲凡例文体曲律
《古赋辩体》与明代辨体批评被引量:6
2013年
《古赋辩体》不仅是一部辞赋总集,更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辨体批评著作。全书融赋选、赋史、赋论于一体,以古诗之义和吟咏性情为标准,以小序、题解为主要批评方式,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例严整、富于理论价值和思辨色彩的辨体批评体系,对明代复古论者辨体意识的张扬,以及以总集、序题等方式展开辨体批评等风气,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何诗海
关键词:明代
明清总集凡例与文体批评被引量:7
2012年
明清总集凡例蕴含着丰富的文体批评内容。总集分体编次的传统,使文体分类和序次同时具有了编纂体例意义,这通常会在凡例中得到阐发。总集凡例因此成为研究文体分类思想的重要文献。一些具有选本性质的总集,其作品的取舍标准,体现了编纂者对相关文体的起源、功用、体性特征、发展演变、审美风格等的综合评判,这种评判一般也会在凡例中明确揭示。因此,研究明清文体学和文学批评,对总集凡例应予以足够的关注。
何诗海
关键词:文体批评文体分类体例
论清代文章义例之学被引量:2
2012年
清代文学批评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好谈文章义例,主要表现为金石学中的碑志义例探讨与古文理论中的以"例"论文风气。这种现象可溯源至《春秋》义例之学中丰富的文法内容,而在清代蔚然成风则出于匡救文弊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文章写作不断追求规范化的结果,标志着传统文章学中形式规范理论的又一发展阶段。清人论古文义例在文体上偏重源于史传的叙事文,这体现了叙事文文体地位的空前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抒情言志传统下的文学批评格局。
何诗海
关键词:碑志章学诚古文叙事
明代辨体批评的成就被引量:3
2013年
追求复古是明代文学思潮的主流。复古必须确定文体典范和师法对象,而这正是通过辨体制、溯源流、明正变、品高下来实现的。辨体批评因此成为明代文学批评的核心内容,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文体分类之细密、体性辨析之精审,以及对文体发展演变的深度考察和精确把握。
何诗海
关键词:明代
“六经皆史”与章学诚文章谱系的建构
2018年
章学诚文章谱系的建构与'六经皆史'说的逐步完善相始终,两者同以校雠之学为工具,又同以对史学的推重为最终目的。'六经皆史'是文体谱系的基础,文体谱系则是'六经皆史'的现实运用。本文认为,章学诚的文章谱系包含有横纵两个向度的内容。纵向上,章学诚以时间为序,将古来文章断为'六经之文—战国之文—文集之文'三期。横向上,他又依照文体的不同,将作为文章发展最后阶段的文集之文分为'纪叙—论辨—诗赋'三体。而在划分过程中,章学诚同时对各类文章的价值地位做了明确认定。因此他的文章谱系,不仅是一个简洁实用的分类体系,也是一个被注入了'尊史'精神的价值序列,更是一种富于创见的文学史观和文体观。
林锋
关键词:六经皆史章学诚
“恶道”之外——从凡例看明清评点观的另一面相被引量:2
2013年
明清时期,评点臻于极盛。从明代后期开始,出现了对这种具有大众文化性质的批评方式的反思与批判,斥评点为近俗、功利、时文陋习乃至败坏天下的"恶道"。然而,这些批评,未能根本遏制评点的盛行与发展。众多评点家以全力投身评点实践、撰写评点著作来彰显评点的价值和魅力,并在评点著作凡例中,充分肯定评点传承经典、创新文化、指导后学读书作文、普及文化教育等积极意义。这种肯定,可谓对蔑视、否定评点者的一种间接反击,呈现了评点"恶道"之外的另一面相,为全面了解明清人的评点观念及评点何以具有广大受众和旺盛生命力提供了独特视角。
何诗海
关键词:凡例评点读书法文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