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12102310249)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振鲁高丽张守民李建国李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2篇癣菌
  • 2篇皮肤癣
  • 2篇皮肤癣菌
  • 2篇红色毛癣菌
  • 1篇多变根毛霉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药敏试验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皮肤毛...
  • 1篇真菌
  • 1篇真菌病
  • 1篇体外
  • 1篇皮肤毛霉病
  • 1篇浅部真菌
  • 1篇浅部真菌病
  • 1篇两性霉素
  • 1篇两性霉素B
  • 1篇毛霉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3篇张守民
  • 3篇高丽
  • 3篇李振鲁
  • 2篇李丽娜
  • 2篇李建国
  • 2篇刘鸿伟
  • 1篇雷冬春
  • 1篇王豫平
  • 1篇刘丰五
  • 1篇李丽娜
  • 1篇周武
  • 1篇冉玉平
  • 1篇雷东春
  • 1篇禹卉千
  • 1篇康道现
  • 1篇王国芳
  • 1篇李敏
  • 1篇李明

传媒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南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一例被引量:4
2014年
患者女,50岁。右上肢皮肤结节、斑块、红肿、溃烂6年,右臀部斑块2年,右面颊斑块1年。曾单独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无效。右上肢及臀部皮损组织病理及PAS染色均可见真皮内宽大呈直角分支菌丝。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不规则毛霉。联合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2个月仍无效,改为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总量1 060 mg)治疗,患者右面颊、右臀部斑块肿胀逐渐消退,右上肢包括右手背斑块、红肿、坏死、黑痂消退,皮损愈合成瘢痕,取右上肢皮肤组织再次行真菌培养阴性。随访1年未复发。
李丽娜张守民冉玉平康道现李敏陈静李振鲁王豫平李建国高丽王国芳
关键词:多变根毛霉两性霉素B原发性皮肤毛霉病
50株临床分离红色毛癣菌体外药敏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讨论50株临床分离红色毛癣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参照2008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出版的M38-A2方案,检测临床分离的50株红色毛癣菌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灰黄霉素、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5种药物对50株红色毛癣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从低至高依次为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灰黄霉素、酮康唑、氟康唑,其MIC值几何均数分别为0.004 5μg/L,0.084 8 mg/L,0.641 7 mg/L,1.301 3 mg/L,25.992 0 mg/L。将五组数据录入SPSS 23.0进行秩和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色毛癣菌对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氟康唑耐药,特比奈芬MIC最低。
李丽娜张守民李明高丽刘丰五雷冬春刘鸿伟李振鲁周武
关键词: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药敏试验
浅部真菌病668例病原菌种类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我地区浅部真菌病致病菌及菌种构成情况。方法通过对近2年我院浅部真菌病患者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真菌鉴定,鉴定到种。结果 1 600份临床送检标本,668份直接涂片镜检阳性,阳性率41.75%,其中甲真菌病214例、体癣176例、足癣166例、手癣78例;将阳性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共培养分离207株致病菌,培养阳性率30.98%,其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须癣毛癣菌第2位,犬小孢子菌居第3位。结论河南地区浅部真菌病主要为甲真菌病、体癣、足癣,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李丽娜张守民刘鸿伟高丽雷东春李振鲁禹卉千李建国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病原真菌红色毛癣菌皮肤癣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