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2063)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0H指数:8
- 相关作者:辜平阳查显锋陈锐明何世平康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安大学国土资源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透辉石碳酸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2022年
- 碳酸岩作为自然界出露很少但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岩浆岩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幔源成因,而少有壳源成因的报道。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出露的透辉石碳酸岩呈不规则状、脉状侵入围岩之中,岩石内部可见围岩捕虏体,并具致密块状构造、细晶粒状结构,表明其为火成碳酸岩而非沉积碳酸盐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透辉石碳酸岩富CaO(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24.63%~33.20%)、SiO_(2)(33.11%~40.07%),贫MgO(2.25%~3.21%)、FeO^(T)(1.38%~2.03%),稀土元素总含量((45.44~91.47)×10^(-6))和轻稀土元素总含量((42.83~86.06)×10^(-6))显著偏低,相对富集Rb、Ba、Th、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明显不同于幔源成因碳酸岩,而与壳源成因碳酸岩类似。透辉石碳酸岩中锆石发育振荡环带结构,具明显的Ce正异常、弱Eu负异常及低Th/U值(平均值为0.24),指示其为变质深熔锆石。碳酸岩锆石U-Pb-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具有约2.59 Ga的年龄峰值,岩石成岩年龄为(1910±13)Ma,分别与米兰岩群形成时代和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一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安南坝地区透辉石碳酸岩可能是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米兰岩群含透辉石大理岩深熔作用的产物,为Columbia超大陆聚合事件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响应。
- 庄玉军辜平阳陈锐明查显锋彭璇
- 关键词:碳酸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深熔作用塔里木盆地
- 敦煌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沉积地层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近年来,随着敦煌地区越来越多古生代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信息相继被揭示,许多学者据此提出了"敦煌造山带"的认识,并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次工作在敦煌地区东北缘发现了大规模露头连续的沉积地层,岩石组合主要为变砂岩和变泥质砂岩,夹少量变砂质泥岩,偶夹变砂砾岩和变硅质岩。通过U-Pb同位素法对该套沉积岩碎屑锆石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进行年龄测定,限定其沉积时代为517.3-574.4Ma,属于晚震旦世-早寒武世,由此证明敦煌地区新元古代-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存在。综合岩石组合、重矿物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碎屑锆石结构及年龄频谱等分析,推测该套沉积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滨海环境,其物源来自敦煌地块甚至塔里木板块前寒武变质基底,揭示了敦煌地区当时应存在着大规模前寒武基底,同时说明敦煌地块的北部古边界应位于疏勒河断裂附近,为确定敦煌地区构造属性、划分区域构造单元提供了关键信息。
- 康磊李天虎王杰计文化王涛陈奋宁刘学均张超
- 关键词:沉积地层大地构造意义
- 塔里木东南缘安南坝地区约2.5Ga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发现及岩石成因被引量:3
- 2019年
- 塔里木东南缘安南坝地区新发现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主要由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组成。岩石SiO2(>70%)、Al2O( 3 >15%)、Na2O(3.56%~4.15%)含量较高;MgO(0.39%~0.59%)、Fe2O( 3 0.23%~0.36%)、FeO(0.76%~1.11%)含量、K2O/Na2O值(0.64~0.81)及Mg^#值(19~27)均较低。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稀土元素总量低(∑ REE=28.81×10^-6~68.51×10^-6),(La/Yb)N=(46.27~98.27),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右倾型,Eu(δEu=1.57~2.00)呈明显的正异常。岩石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较高,Nb、Ta等高场强元素及Cr、Ni等相容元素含量较低。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具有高铝型TTG和低重稀土元素系列TTG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可能是在榴辉岩相压力条件下,由加厚的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源区残留相主要为石榴子石、金红石(少量)及角闪石。LA-ICP-MS锆石U-Pb上交点年龄为2555±11Ma,代表了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成岩时代,说明新太古代晚期是塔里木东南缘重要的陆壳增生期。此外,岩石中还获得了约2.44Ga、约1.96Ga的变质年龄,表明塔里木东南缘基底岩石在古元古代经历了2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改造。
- 辜平阳徐学义何世平赵惠博庄玉军陈锐明查方勇郭亚鹏
- 关键词:太古宙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
- 欧龙布鲁克地块西北缘青海冷湖北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欧龙布鲁克地块西北缘青海冷湖北片麻状花岗闪长岩SiO_2、MgO含量较低,Al_2O_3、Na_2O、CaO含量较高,铝饱和指数(ASI)为0.79~0.92,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呈弱的负异常(δEu=0.82~0.90)。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和U,弱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等,显示出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造山带岩浆岩的特征。青海冷湖北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为角闪岩相压力条件下变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LA-ICP-MS锆石206Pb/238Pb年龄为470.2±1.2Ma(n=19,MSWD=0.68),代表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是早奥陶世北阿尔金洋壳向欧龙布鲁克地块俯冲作用的地质记录。
- 辜平阳查显锋陈锐明董增产庄玉军查方勇胡朝斌李培庆
-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
- 柴北缘西端冷湖盐场北山辉长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柴北缘冷湖盐场北山镍铜矿区发育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属亚碱性岩石系列.球粒陨石、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呈两组特征,但配分型式基本-致,反映其来自同-源区.稀土标准化曲线表现为弱右倾型,Eu基本无异常,说明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Rb、Nb、Zr、Cr等微量元素丰度及比值具有近似平行部分熔融的演化趋势.结合岩体Mg#值和岩体固结指数(SI)高等特点,揭示原始岩浆具有幔源原生玄武岩浆特征,认为其成因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源区的部分熔融有关,而且,Nb、Zr、Y元素丰度表明辉长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另外,两类岩体强烈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Ba、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反映明显的消减带和岛弧环境岩浆岩典型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辉长岩形成于254±3 Ma,结合该时期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柴北缘晚二叠世处于俯冲作用之下的岛弧构造环境,具有活动大陆边缘性质.
- 董增产辜平阳焦和查显锋陈锐明张海迪
- 关键词:地球化学年代学辉长岩柴北缘
-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的制约被引量:2
- 2018年
-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元素与Zr相关性较好,表明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原岩属于拉斑玄武质岩系列,Si O_2、Ti O_2、Al_2O_3、P_2O_5含量相对较低,Ca O、Mg O含量相对较高。Mg~#值为41.52~43.0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石的Mg~#值,Fe_2O_3~T、Mg O、Ca O与Si O_2含量呈负相关性,指示原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辉石、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异结晶作用。镁铁质麻粒岩∑REE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Eu/Eu~*=0.91~1.01)。岩石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显生宙典型岛弧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源自富集地幔,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在俯冲作用机制下,俯冲板片流体交代使地幔楔发生富集,形成富集地幔,随着(弧后)伸展作用的加强,进一步诱发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最终岩浆就位形成辉长岩或辉绿岩脉,后期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为镁铁质麻粒岩。
- 辜平阳徐学义何世平陈锐明庄玉军赵慧博查方勇郭亚鹏
- 关键词:镁铁质麻粒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
-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石英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18年
-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石英闪长岩Al2O3含量较高,全碱(Alk)含量较低,Na2O>K2O,铝饱和指数A/CNK为0.87~0.91,属钙碱性准铝质岩石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弱负异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Nb/La和Rb/Nb比值较低,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石英闪长岩Ca O/Na2O比值较高(2.32~2.64),结合源岩判别图解综合推断其源于变玄武岩的部分熔融。全岩Zr饱和温度计算结果显示初始岩浆温度>768℃;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源区压力>1.5 Ga,源岩部分熔融的残留相可能为石榴子石+角闪石+金红石。经过锆石阴极发光分析和MC-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206Pb/238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2±1 Ma,代表了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石英闪长岩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火山弧构造环境,是晚二叠世末期宗务隆洋壳向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块俯冲,变玄武岩在相对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 辜平阳陈锐明查显锋董增产庄玉军查方勇李培庆
- 关键词:石英闪长岩锆石U-PB测年岩石成因地质意义
- Early Paleozoic magmatism and collision orogenic process of the South Altyn,NW China
- <正>In the last decade,multifold HP/UHP metamorphic rock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South Altyn Tagh which has be ...
- Lei KangPei-Xi XiaoXiao-Feng GaoRen-Gang XiLei GuoZheng-Chan DongZai-Chao Yang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3
- 2015年
- 盐场北山英云闪长岩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青海冷湖地区。岩体Si2O〉56%(62.86%~64.83%),A12O3〉15%,MgO〈3%(含量为1.73%~1.96%),Mg#=33.4~37.0,小于50。Sr〉400×10-6(平均为409×10-6),Y〈18×10-6(Y=3.09×10-6~6.6×10-6),Yb〈1.9×10-6(Yb=0.4×10-6~0.58×10-6),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Na2O/K2O=2.39~2.73,富Na贫K,Eu、Sr正异常(δEu=1.22~1.44),属O型埃达克岩。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具火山弧型花岗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263±2 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埃达克质花岗岩可能产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是俯冲板片直接熔融的产物。进而揭示中二叠世末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处于洋陆俯冲的构造演化阶段。
- 邱士东董增产辜平阳
- 关键词:地球化学年代学
- 敦煌地块寒武纪—早奥陶世中酸性侵入体:古亚洲洋南缘古生代早期俯冲的记录被引量:2
- 2023年
- 一直以来,敦煌地块缺少1.6-0.46Ga的地质记录,从而严重制约了对该地块在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期间地质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本次工作在敦煌地块东北缘新发现了寒武纪-早奥陶世小宛山岩体、截山子岩体和小宛南岩体等多个中酸性侵入体,测得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17±3Ma、480±3Ma和473±3Ma,由此厘定出敦煌地块目前古生代最古老的侵入岩体及早奥陶世侵入岩体。通过这些岩体的岩石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大地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它们属于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活动陆缘环境下形成的富钠质I型花岗岩。其中,小宛山花岗闪长质岩体是在低压低温条件下由玄武质地幔楔部分熔融而成,同时受到俯冲流体的强烈交代;截山子岩体和小宛南岩体则是在高压低温富水条件下,由新生镁铁质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受到地幔楔强烈混染而形成,虽然它们均属于(类)O型埃达克岩,但其部分熔融的压力及其残留矿物组合不同。上述研究揭示敦煌地块北缘早古生代517Ma就存在俯冲作用,且至少持续了44Myr。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以往研究成果,敦煌地块北缘早古生代洋陆转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晚震旦世-早寒武世(574-518Ma),敦煌地块北缘被动陆缘演化阶段;(2)寒武纪第二世-早奥陶世(517-471Ma),敦煌地块北缘活动陆缘演化阶段,期间,古亚洲洋南支洋分别向敦煌地块和石板山地块/马鬃山地块发生双向俯冲消减;(3)中奥陶世-早泥盆世(464-412Ma),敦煌地块与石板山地块/马鬃山地块碰撞造山阶段,期间古亚洲洋南支洋闭合。
- 康磊王涛李天虎计文化王杰董浩强张玉张超
- 关键词:侵入体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