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基金(2006150019)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郭应臣关晓艳卓立宏乔占平包晓玉更多>>
相关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主题

  • 3篇荧光
  • 2篇光谱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修饰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荧光探针
  • 1篇荧光特性
  • 1篇生物大分子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性
  • 1篇探针
  • 1篇谱性质
  • 1篇自组装
  • 1篇自组装膜
  • 1篇吡啶
  • 1篇吡啶基
  • 1篇咪唑
  • 1篇微波合成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纳米

机构

  • 5篇南阳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郭应臣
  • 2篇关晓艳
  • 1篇闫家伟
  • 1篇姚兴芝
  • 1篇乔占平
  • 1篇卓立宏
  • 1篇赵一阳
  • 1篇黄群增
  • 1篇曹丰璞
  • 1篇包晓玉
  • 1篇李凌云
  • 1篇陈西茹
  • 1篇谢文思
  • 1篇王鹏宇
  • 1篇贾凡

传媒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光谱实验室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吡啶基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荧光特性被引量:3
2008年
以邻苯二胺、吡啶甲酸为原料,多聚磷酸为催化剂和溶剂,经微波辐射合成了2-(3-吡啶基)苯并咪唑、2-(2-吡啶基)苯并咪唑。通过熔点、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其纯度和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的工艺条件及荧光特性。
郭应臣姚兴芝闫家伟
关键词:微波合成荧光特性
表面修饰CdS和(CdS)ZnS纳米晶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在水相中合成了CdS纳米微粒,以Zn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CdS)ZnS水溶性纳米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其粒度和形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表征其光学特性。制得的CdS近似呈球形,直径为8nm;CdS纳米颗粒表面经ZnS修饰后,其荧光发射峰强度显著增强,表面态发射减弱。
郭应臣卓立宏乔占平
关键词:CDS光谱性质
CdTe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以巯基丙酸(RSH)为稳定剂,采用水相法合成了功能性CdTe纳米晶,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粒度和形貌进行表征。建立了一种以水溶性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测定DNA的方法,当DNA浓度为0.2—40μmol·dm^3时,荧光强度与DN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nmol·dm^-3,11次重复测定含有5.6gmol·dm^-3的小牛胸ctDNA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考察了CdTe量子点浓度、pH值、温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对DNA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CdTe纳米粒子与DNA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dTe纳米粒子与DNA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且DNA对CdTe纳米粒子的猝灭为动态猝灭过程。
郭应臣包晓玉赵一阳黄群增曹丰璞
关键词:CDTE纳米晶荧光探针DNA
水溶性CuS纳米晶的合成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2009年
以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水溶性CuS纳米晶,通过XRD、TME对该纳米粒径进行分析,并研究了CuS纳米晶与牛白蛋白相互作用时荧光吸收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合成的CuS纳米晶近似呈球形,有轻微的团聚现象,粒径集中分布的范围较宽,约60~90nm;CuS纳米晶与生物大分子作用后荧光发射强度减弱,并且随着蛋白质用量的增加而出现相应的减色效应.
郭应臣关晓艳李凌云陈西茹王鹏宇
关键词:水溶性荧光光谱生物大分子
功能性CdTe纳米晶的合成及自组装膜的发光性质
2009年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和修饰剂,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了功能性CdTe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其粒度和形貌,制得的CdTe为立方单晶,近似呈球形,分散性较好,粒径约40-70nm;通过CdTe纳米晶与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石英基片表面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多层CdTe纳米晶薄膜,以荧光分光光度计、UV-Vis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对所得的CdTe纳米晶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CdTe-PDDA复合膜组装有序,分布均匀,该复合膜的荧光强度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强,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在554nm附近有绿色荧光发射。
郭应臣贾凡谢文思关晓艳
关键词:功能性自组装膜光致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