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03006) 作品数:20 被引量:177 H指数:7 相关作者: 李干佐 周国伟 徐健 陈文君 郑立强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庆石油管理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山东大学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微乳液中脂肪酶和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中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特性 被引量:7 2001年 在双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 AOT)油包水微乳液中 Calytical脂肪酶催化月桂酸和戊醇的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反应符合乒乓 ( Bi Bi)机制 .表观速率常数 km酸 =0 .1 35 1 8mol/ L,km醇 =0 .2 2 4 2 3mol/ L,最大反应速度 vmax=1 .3873× 1 0 - 5mol/ ( L· min· mg) .将该脂肪酶固定于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 ( MBGs)中 ,制得固定化脂肪酶 ,含酶 MBGs在非极性溶剂中可作为固相催化剂 ,并研究了其在辛烷中催化酯化的性能 .所制得的含酶 MBGs物理稳定性好 ,重复利用 1 0次以上 ,其转化率仍达初始转化率的 90 % 周国伟 李干佐 黄锡荣 徐健 何宏娟 李传光关键词:酶催化 固定化酶 催化 脂肪酶 月桂酸 戊醇 己酸正辛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 2001年 按常规有机合成方法合成了己酸正辛酯 ,采用在KromasilC18(15 0mm× 4 6 0mm ,5 μm)柱上 ,以V(甲醇 )∶V(水 ) =95∶5为流动相及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30℃分离和测定了己酸、1 辛醇及己酸正辛酯。在选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 ,三者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并求出了三者的标准曲线方程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周国伟 黄锡荣 李越中 李干佐 胡玮 宋少芳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AOT油包水微乳液中水分子结构和AOT分子构象的FT-IR研究 被引量:5 2001年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AOT/异辛烷 /水油包水型微乳液中水分子的O -H伸缩振动吸收峰和AOT分子中的羰基、磺酸根伸缩振动吸收峰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分子的O -H伸缩振动在 30 50~ 3750cm- 1范围内由 4个子峰拟合而成 ,分别位于 ( 361 0± 1 0 )cm- 1,( 3540± 2 0 )cm- 1,( 34 4 0± 2 0 )cm- 1和 ( 32 2 5± 1 0 )cm- 1,被指认为处于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间的捕获水、与磺酸根相互作用的结合水、在水核中与纯水相似的自由水和与Na+ 相互作用的结合水 .AOT分子中酯键上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呈现非对称吸收峰 ,分别位于( 1 739± 1 )cm- 1和 ( 1 72 5± 2 )cm- 1,这两个峰与微乳液中AOT分子的偏转(Gauche)构象和反式 (Trans)构象中羰基的不同指向相对应 ,两峰面积的比表明两种不同构象含量的变化 .磺酸根在 ( 1 2 1 0± 3)cm- 1和 ( 1 2 4 7± 3)cm- 1处 ,峰的分裂表明磺酸根和Na+ 与水分子有不同的相互作用 . 周国伟 李干佐 郑立强 徐健 隋华 鲍猛关键词:FT-IR 分子构象 脉冲梯度场自旋回波NMR和TEM研究微乳液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3 2001年 研究了辛烷对CTAB/1-丁醇/水表面活性剂体系相态的影响, 随着辛烷浓度的增加, 液晶相变得不稳定, 当辛烷浓度大于10%以后, 液晶相消失, 得到从水顶角到油顶角的连续单相微乳液区, 而当辛烷浓度高于50%时, 则只在油顶角存在透明的微乳液区. 当辛烷的浓度为10%时, 其单相微乳液区的面积最大, 并通过电导测量、自扩散系数测试和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 研究了该微乳液区域的微观结构, 发现随水含量的增加, 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由W/O液滴结构经过双连续结构连续变化为O/W液滴结构. 同时, 还发现水在油相中较高的溶解度(13%~18.5%)导致水包油(O/W)微乳液中水的自扩散系数增高((1~6)×10-10 m2·s-1), 而辛烷插入表面活性剂的烷烃链之间造成辛烷的自扩散系数的降低. 徐健 李干佐 翟利民 沈强 张志强关键词:辛烷 NMR 微观结构 自扩散系数 马来酸酐双酯型表面活性单体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29 2002年 表面活性单体 (也称为可聚合表面活性剂 )既具有表面活性又可以与聚合单体发生聚合反应 ,可以改善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 ,提高乳液成膜后的耐水性 ,其中以马来酸酐为反应基团的表面活性单体 ,由于其不易发生均聚反应而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以马来酸酐和十二醇为原料制备马来酸酐单十二醇酯 ,然后与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胺反应合成了 3种新型的马来酸酐双酯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单体 ,产品的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该产品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2 2mN·m-1~2 6mN·m-1) ,并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 (0 2mmol·L-1~ 0 6mmol·L-1)。 徐健 李干佐 姚继发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 乳液聚合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 Study of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a Spherical Micelle: Functional Theoretical Approach 被引量:1 2001年 By using the iterative method in functional theory, an analytic expression of the Poisson-Boltzmann equation (PB eq.), which describ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a spherical micelle, has been carried out under the general potential condi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ethod also can give the radius, the surface potential,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Zheng Wu WANG Gan Zuo LI Da Ren GUAN Xi Zhang YI An Jing LOU作为微反应器的微乳液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2002年 概述了作为“微反应器”的微乳液体系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纳米粒子的制备 ,聚合反应 ,有机合成反应等 ;并阐明了微乳液各组分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 陈文君 李干佐 周国伟 陈华 韩君颜关键词:微乳液 微反应器 微乳液体系 LS_(mn)系列表面化学性质与胶束化作用 被引量:6 2004年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系列表面活性剂LS36、LS45、LS54在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热力学函数随温度的变化.给出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二组分相图.结果表明,LS36、LS45、LS54的表面活性都较高.在25~50℃范围内,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平衡表面张力分别在4.44×10-6~17.3×10-6mol·L-1和30.1~33.5mN·m-1之间,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自由能分别在-40.0~-49.5kJ·mol-1和-27.2~-33.1kJ·mol-1之间.不论是在溶液表面吸附还是形成胶束均为熵驱动过程.其中LS36由于含具有亲水能力较强的聚氧乙烯基团(EO)成分较低,因此不论其浊点还是其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热力学函数均与LS45、LS54具有较大差异. 王正武 李英 李干佐 顾明艳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图 基于二阶常微分方程的多体系统动力学设计灵敏度分析的伴随变量方法 被引量:3 2006年 针对二阶常微分方程描述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和通用积分形式的目标函数,通过引入伴随变量,系统地推导了多体系统动力学设计灵敏度分析计算公式,避免了直接微分方法中广义坐标及其各阶导数对设计参数偏微分的计算,在设计参数较多的情况下提高了计算效率。又将目标函数及其导数积分形式的计算转化为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文末给出一个平面机械臂模型算例。 丁洁玉 潘振宽关键词:多体系统动力学 二阶常微分方程 不同微乳液体系和微乳液凝胶中的酶催化反应 被引量:13 2001年 在缔合胶体中表面活性剂、有机相、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含水量、缓冲溶液pH值对微乳液中酶催化活力均有影响。油包水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应可用来模拟细胞微环境 ;中相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应既可提高酯转化率又对产物的分离提供方便 ;而明胶包埋的微乳液凝胶中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则在产物的分离和酶的重复利用方面有其优点 。 周国伟 李干佐 郑立强 徐健关键词: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酶催化反应 中相微乳液 固定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