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2003C101)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奇志赵纪岚乔秀兰李亮蔡定均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安阳市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下丘脑β-EP、5-HT、5-HIAA含量变化及其电针的作用效应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吗啡戒断后不同时段焦虑小鼠下丘脑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变化,以及电针的作用效应。方法:按照逐日递增原则给予小鼠皮下注射吗啡,以纳洛酮催瘾,建立吗啡戒断后焦虑动物模型。电针“三阴交”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β-EP的水平,荧光法检测5-HT和5-HIAA含量。结果:1.电针可明显提高吗啡戒断3天和5 d后焦虑小鼠下丘脑β-EP水平(P<0.05,或P<0.01);2.电针同时能降低吗啡戒断3 d和5 d后下丘脑5-HT含量(P<0.05)、降低5 d后5-HIAA(P<0.05)含量。结论: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效应可能与其通过提高脑内内源性β-EP水平,从而下调焦虑小鼠5-HT的合成、释放及其代谢有关。
- 周奇志蔡定均乔秀兰赵纪岚李亮魏焦禄
- 关键词:吗啡戒断焦虑Β-内啡肽5-羟吲哚乙酸电针
- 电针对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脑干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脑干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逐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吗啡形成依赖后,纳洛酮催促,建立吗啡戒断后焦虑模型;选用"三阴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3天。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脑干c-fos光密度值、阳性细胞数、阳性面积百分比下降,灰度值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迷空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效应可能与其降低脑干c-fos的表达有关。
- 乔秀兰周奇志唐勇余曙光赵纪岚
- 关键词:FOS表达昆明种小鼠吗啡戒断焦虑模型脑干免疫组化法检测
- 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5-HT_(1A)受体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电针抗吗啡戒断后焦虑的5-HT1A受体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吗啡依赖戒断小鼠模型,分别予模型小鼠皮下连续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并予电针治疗后,以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小鼠焦虑情绪。结果:(1)电针和8-OH-DPAT均可提高模型小鼠的OT%和OE%值(P<0.05)。(2)电针可明显提高注射WAY-100635的模型小鼠的OT%和OE%值(P<0.05)。结论:5-HT1A受体在抗焦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是电针抗焦虑的重要中枢作用途径之一。
- 李亮周奇志赵纪岚孟都蔡定均吴巧凤乔秀兰
- 关键词:吗啡戒断焦虑电针5-HT1A受体8-OH-D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