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1140003B-54)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锡流彭忠异李筱阮萍梁海萍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流
  • 3篇微电流
  • 3篇鼻咽
  • 3篇鼻咽癌
  • 1篇咽肿瘤
  • 1篇液基薄层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诊断宫颈病变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肿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学
  • 1篇细胞学检测
  • 1篇良恶性
  • 1篇宫颈

机构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张锡流
  • 3篇彭忠异
  • 2篇李筱
  • 1篇韦枝丰
  • 1篇刘姗姗
  • 1篇梁海萍
  • 1篇阮萍
  • 1篇张绍娟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Q-1肿瘤检测仪在良恶性鼻咽肿瘤判断中的初步应用
2013年
Cameron等发现每千克干燥的正常组织单价阳离子数量在138-196mmol之间,而恶性肿瘤细胞Na+高达451mmol。近年来,国内外多家医院在试用微电流检测仪检测大体标本,试验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其微电流值超过30μA,良性病变不超过30μA。国产CQ-1肿瘤微电流检测仪,是依据人体良恶性肿瘤中阳离子浓度不同、恶性肿瘤内Na+浓度显著增加的理论设计而成。
彭忠异刘姗姗张绍娟韦枝丰李筱张锡流
关键词:鼻咽癌微电流
鼻咽癌组织微电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鼻咽癌分化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微电流在鼻咽癌组织中变化特点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微电流和EGFR对鼻咽癌分化程度的意义。方法应用微电流检测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7例鼻咽癌组织、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的微电流及EGFR水平。结果鼻咽癌组微电流阳性率为70.3%,EGFR阳性率为13.3%,均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的13.3%、20.0%(P<0.05)。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者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检测鼻咽组织微电流对判断组织良恶性有一定价值。微电流和EGFR与鼻咽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彭忠异阮萍李筱梁海萍张锡流
关键词:鼻咽癌微电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DNA定量分析及TCT技术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探讨DNA定量分析、TCT技术及"TCT+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找出合理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方法:收集在我院做DNA定量分析及TCT检查的患者2072例,每例液基制片2张,其中一张行巴氏染色,另一张行Feulgan DNA染色。结果:12072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中,TCT检出阳性102例(4.92%),DNA定量分析检出阳性异倍体细胞148例(7.14%),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CT+DNA定量分析"联合检测阳性并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的107例中,单独TCT诊断阳性87例,其中ASCUS及ASC-H共63例,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19例;LSIL 21例中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12例;HSIL 3例,病理检查均为CINⅡ、CINⅢ。单独应用DNA定量分析检测DNA异倍体阳性64例,其中可见异倍体细胞47例,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27例,检出率为57.45%;可见大量异倍体细胞或异常增生细胞或异倍体峰17例,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8例,检出率为47.0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宫颈病变级别与异倍体细胞数呈正相关(r=0.90,0.92,0.93)。3DNA定量分析与TCT诊断宫颈病变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CT+DNA定量分析"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与"TCT+DNA定量分析"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升高,CIN检出率也显著增加;DNA异倍体细胞数量的变化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TCT+DNA定量分析"联合检测诊断能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或漏诊。
甘密密张锡流
关键词:DNA定量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宫颈病变
微电流检测和EBER原位杂交联合应用在鼻咽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微电流值在鼻咽癌组织中的变化特点及EBER在鼻咽癌的表达情况。探索微电流检测和EBER原位杂交联合应用在鼻咽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微电流检测和EBER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8例鼻咽癌、19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分析微电流值在鼻咽癌组织中的变化特点及EBER在鼻咽癌的表达情况。结果微电流检测的48例鼻咽癌中40例阳性(微电流值>0μA),阳性率为83.3%,19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3例阳性(微电流值>0μA),假阳性率15.8%;EBER原位杂交检测的48例鼻咽癌中38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9.2%,19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均阴性;微电流检测和EBER原位杂交联合检测48例鼻咽癌中44例阳性,阳性率为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微电流检测和EBER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是较好的鼻咽癌病理诊断方法。2微电流检测和EBER原位杂交在鼻咽癌病理诊断中有相互补充作用,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可以提高鼻咽癌诊断正确率,减少假阴性率。
彭忠异张锡流
关键词:鼻咽癌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