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281)
作品数:
2
被引量:9
H指数:1
相关作者:
毛志国
陈静
邢小红
潘晓红
陈娟娟
更多>>
相关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多囊肾
1篇
多囊肾病
1篇
宣教
1篇
遗传性
1篇
遗传性肾脏疾...
1篇
致病
1篇
肾病
1篇
肾脏
1篇
肾脏疾病
1篇
透析患者
1篇
细胞
1篇
细胞极性
1篇
纤维化
1篇
健康
1篇
健康宣教
1篇
腹膜
1篇
腹膜透析
1篇
腹膜透析患者
1篇
肝脏
1篇
肝脏纤维化
机构
2篇
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2篇
毛志国
1篇
谢国强
1篇
张晓萍
1篇
陈娟娟
1篇
潘晓红
1篇
邢小红
1篇
陈静
传媒
1篇
中华肾脏病杂...
1篇
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细胞极性调控紊乱是多囊肾病的重要致病环节
2012年
多囊肾病(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以双肾多发、进行性增大的囊肿,肾实质纤维化,肾结构功能破坏为特征。ADPKD由PKD1和PKD2基因突变导致,发病率约1/400到1/1000,超过一半的患者在50岁左右发展为尿毒症。ARPKD发病率较低,约1/100000,由6号染色体上的PKHD1基因突变引起,患者在儿童阶段就出现肾衰竭和肝脏纤维化,一般在青少年阶段即死亡。
谢国强
毛志国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细胞极性
遗传性肾脏疾病
肝脏纤维化
致病
关键接触点在腹膜透析患者宣教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在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宣教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7-9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腹透门诊进行腹透且有认知能力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进行腹透且有认知能力的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关键接触点进行宣教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护理人员宣教态度的认可程度均高于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关键接触点对腹透患者进行宣教及护理,可找出腹透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邢小红
毛志国
张晓萍
潘晓红
陈静
陈娟娟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健康宣教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