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C02E06Z)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雷黄廉卿李哲邢敏刘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小波
  • 1篇多尺度小波变...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压缩
  • 1篇频域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分辨率
  • 1篇感兴趣区
  • 1篇X光
  • 1篇CR图像
  • 1篇波变换
  • 1篇超分辨
  • 1篇超分辨率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长春金融高等...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1篇刘智勇
  • 1篇邢敏
  • 1篇黄廉卿
  • 1篇张雷
  • 1篇李哲

传媒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频域多尺度小波变换的CR图像超分辨率增强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CR(Computed Radiography)成像过程中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分析方法对低频尺度系数进行灰度值分割,对高频小波系数进行增益操作,并给出了小波系数增强策略。对CR胸部透视图像进行算法验证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邢敏刘智勇李哲
关键词:小波变换CR图像超分辨率
数字X光医学影像压缩技术被引量:4
2004年
针对数字X光影像仪(CR)影像的特点以及CR成像与成像板(IP)密切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阈值分割,并对分割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压缩方法的数字X光(CR)医学影像压缩技术。首先分割出暗背景区,进行中值滤波,然后行程编码,再根据IP板与X光曝光剂量的关系,将感兴趣区12bit像素降低量化级别降低为9.3bit来降低数据量,并采用嵌入式小波变换方法实现近无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缩比条件下,感兴趣区仍具有较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保征了感兴趣区的图像质量,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张雷杨润魁黄廉卿
关键词:图像压缩感兴趣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