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25016)

作品数:12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立东范宗民何欣郭涛宋昕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食管
  • 6篇食管癌
  • 5篇肿瘤
  • 3篇食管癌高发区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人胎
  • 2篇人胎儿
  • 2篇上皮
  • 2篇双胞胎
  • 2篇胎儿
  • 2篇同卵双胞胎
  • 2篇贲门癌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抗原
  • 2篇分化
  • 2篇癌患者
  • 2篇癌前
  • 1篇胆碱

机构

  • 8篇郑州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林州市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省食管癌...
  • 1篇辉县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王立东
  • 7篇范宗民
  • 5篇何欣
  • 3篇宋昕
  • 3篇郭军辉
  • 3篇李江曼
  • 3篇樊慧
  • 3篇郭涛
  • 2篇刘保池
  • 2篇李琮宇
  • 2篇杨孟选
  • 2篇高社干
  • 2篇冯笑山
  • 2篇张广平
  • 2篇申秋
  • 2篇常志伟
  • 2篇王晗晶
  • 2篇王能超
  • 2篇王苒
  • 2篇邢国兰

传媒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与贲门双源癌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及肿瘤标志的筛选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的对比研究。根据差异性蛋白质的质核比(相对分子质量)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筛选并确定相关候选蛋白和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关键候选基因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双源癌组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73.68%和80%。相对分子质量为5.34052×103和5.92132×103的蛋白质查询结果为COX7c及Beta-defensin-1-2-3,在双源癌的食管癌组织和贲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0%(3/5)、60%(3/5)、60%(3/5)和40%(2/5),对照组食管和贲门正常上皮组织均为阴性。结论: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作为食管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诊断模型,COX7c及Beta-defensin-1-2-3与食管贲门双源癌密切相关,为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冯笑山王立东郭涛单探幽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韩晶宋昕高社干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
乙酰胆碱与去甲肾上腺素对食管癌细胞分化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神经递质对食管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防治食管癌与复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EC109细胞系,分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组、Ach加阿托品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组、NE加托拉唑林组、Ach+NE组和对照组,体外培养14d,HE和氧化还原修复酶-1(peroxire-doxin-1,PRX1)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和图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1)细胞3d长出突起,7d明显长长,14d部分细胞之间相互连结形成网状;2)PRX1免疫组化显色明显加深;3)核质比下降。Ach和NE组3项指标与对照组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神经递质Ach和NE对食管癌细胞分化具有诱导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DNA修复酶的表达有关,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该发现为开拓食管癌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基础资料。
吴爱群王立东常志伟丁攀峰郭涛孙哲李琮宇范宗民何欣张传森
关键词:食管肿瘤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化
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7
2007年
河南、河北和山西3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特别是河南林州地区(原林县)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并且,目前食管癌仍然是该地区肿瘤相关主要死亡原因。因为早期食管癌无特异症状,初次就诊时,85%以上的患者为中晚期,5 a生存率仅10%-15%,是导致食管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数代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示食管上皮癌变是多阶段演进过程,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高易感人群癌变极早期变化特征,形态学上表现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和原位癌,这些病变被认为是食管癌重要的癌前病变。食管癌前病变重要特征之一是其不稳定性,即:可以向癌的方向发展,也可退回到正常,或维持多年不变,由此引出一个重要学术问题:导致轻度癌前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很显然,单纯从形态学角度难以回答这些问题。分子变化不同可能是解释形态学相似的癌前病变具有不同发展方向的关键机制之一。近年有关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变化已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作者就此作扼要阐述,并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王立东
关键词:癌前病变分子机制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2196例贲门癌发生部位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及其相关病理因素的特点。[方法]据肿瘤与齿状线的关系将贲门癌分为6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1/2位于齿状线下方;D型:1/3位于齿状线下方;E型:全部位于齿状线上方;F型:齿状线完全被肿瘤侵犯,难以区分肿瘤与齿状线的关系。分析肿瘤分布部位与大体类型、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贲门癌发生部位均以A型和B型为主(>83%)。早期贲门癌96例(4.4%),主要为A型(95.8%),中晚期贲门癌主要为A型和B型(>83%);贲门癌大体类型,TNM分期及分化程度与其部位分布之间均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河南贲门癌高发区83%以上贲门癌发生于解剖学贲门部位,不同于西方国家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提示中国人贲门癌应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且不同部位贲门癌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王燕王立东李吉林常扶保李洪雷李江曼李丹范宗民齐红李爱丽
关键词:贲门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
同卵双胞胎食管癌患者的血清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癌患者与高发区散发食管癌患者血清蛋白的表达,筛选食管鳞癌相关血清标记物。方法收集3对同卵双胞胎、5例散发食管癌患者的血清,采用磁珠蛋白组技术对3对同卵双胞胎中的食管癌患者和10对健康同卵双胞胎(对照组)的血清进行蛋白组对比。结果在3对同卵双胞胎中的3例食管癌患者中,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为16个。3对同卵双胞胎中的3例食管癌患者和20对健康同卵双胞胎对比差异蛋白为5905.29、5967.68、1779.04Da(P〈0.05),5例散发食管癌与10对健康人对比差异蛋白为1779.17、1929.57、1866.43、1881.41、5095.48Da(P〈0.05)。结论应用磁珠蛋白技术在同卵双胞胎中筛选出的差异蛋白可能成为食管癌筛查的血清蛋白标志物。
张广平王立东冯笑山高社干樊慧王能超王晗晶李吉林焦新英
关键词:食管癌血清蛋白蛋白组学
贲门癌高/低发区2237例贲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贲门癌(GCA)高/低发区患者ABO血型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南及其他省市贲门癌高/低发区2 237例患者年龄、性别、籍贯、血型及肿瘤家族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以及其他省贲门癌高/低发区患者不同性别的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均为AB型血所占比例最少。贲门癌高发区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贲门癌患者(<40岁)中A型血所占比例最高(34%),中老年贲门癌患者中B型血者最多,AB型血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少。肿瘤家族史阳性患者与家族史阴性患者之间的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B型血者最多(分别为33%和34%),AB型血所占比例最少(分别为9%和12%),肿瘤家族史阳性患者不同性别的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家族史阳性的不同地区来源的GCA患者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中以B型血分布最多,A和O血型次之,AB型最少。ABO血型分布与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无明显相关性。
宋昕王立东常志伟常扶保刘忠李学民王苒范宗民何欣陈志国郭志刚李江曼尹艳春
关键词:血型贲门癌家族史
食管癌高发区108对同卵双胞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张广平王立东樊慧王晗晶李吉林焦新英郭明
关键词:食管癌双生子同卵双胞胎
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调查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流行特征,加深对食管癌变机理的了解。方法采用统一RE问卷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08人进行逐一问卷调查。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评分,≥12分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RE评分≥12分者28人(6%):女性RE检出率(4%,20/508)明显高于男性(2%,8/508)(P<0.05)。结论女性RE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与食管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的性别分布相反,也明显低于西方国家RE发生率,提示可能RE与食管腺癌关系较与食管鳞癌关系密切。
李苹娟王立东刘保池杨孟选申秋裴辉胡维信李琮宇吴会芳张梅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
microRNA与食管癌被引量:5
2009年
孙茗王立东
关键词:MICRORNA肿瘤癌基因抑癌基因食管癌
人胎儿发育过程中食管上皮组织p21和PCNA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发育过程中食管上皮组织抑癌基因p21和增殖细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特征及其与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6例3-10个月胎龄的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p21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在26例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p21蛋白总阳性率为42%(11/26),p21蛋白阳性率在低月龄组中明显低于高月龄组,P〈0.05。PCNA单位面积平均阳性细胞数为(450±156)/mm^2,PCNA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在低月龄组中明显高于高月龄组,P〈0.05。结论: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p21基因的表达和PCNA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与胎龄密切相关,可以客观反映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的组织分化状态。
邢国兰王立东赵建波聂春红李江曼范宗民郭军辉何欣
关键词:胎儿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