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950)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立玮付廷明王华美陆瑾杨丰云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中药水提液模拟溶液“溶液结构”及与膜表面相互作用初探——以黄连解毒汤为例
- 目的:以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模拟液为研究对象,分析淀粉、果胶等共性高分子物质与小分子药效物质的共存状态及相互作用,探讨小分子药效物质与膜表面相互作用.方法: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分析物质进行建模=体系能量最小化=计算总体系...
- 李博郭立玮吴勉华朱华旭刘红波刘静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量子力学
- 文献传递
- 喷雾干燥过程条件对三七总皂苷-丹参酮ⅡA复合粒子理化性质及肺部吸入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喷雾干燥过程条件对三七总皂苷?丹参酮ⅡA复合粒子理化性质及肺部吸入性能的影响。根据复合粒子中这两类成分的理化性质,本研究选择了3个溶剂系统: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体积比分别为9∶1和4∶1;3个进口温度:110℃、120℃、130℃。在不同的溶剂系统及进口温度条件下制备了7种复合粒子,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动态水蒸气吸附仪(DV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并利用新一代雾粒分布仪(NGI)对复合干粉粒子的空气动力学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采用混合溶剂系统无水乙醇?丙酮体积比9∶1、进口温度110℃条件下,所得复合粒子表面粗糙,粒子外层分布有较多的丹参酮ⅡA微晶颗粒,此种复合粒子肺部可吸入性较好,有效细粉分布比例(FPF值)接近60%。实验证明,采用共喷雾干燥的方法,通过调节喷雾干燥过程条件,可改变丹参酮ⅡA在粒子外层的分布量及存在形式,从而提高药物复合粒子的肺部可吸入性。
- 王华美付廷明郭立玮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干粉吸入剂
- 提高水飞蓟宾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从增加水飞蓟宾的溶出速率与生物膜的通透性两个方面,综述近几年提高水飞蓟宾生物利用度的制剂方法。
- 陆瑾张连军乐康付廷明郭立玮
- 关键词:水飞蓟宾溶出速率膜通透性
- SPG膜乳化法制备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的工艺及释放研究
- 目的:采用膜乳化新技术,根据其可控制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等特点制备汉防已甲素聚乳酸靶向微球.方法:采用SPG膜乳化技术制备汉防己甲素微球,通过正交试验以微球的SEM图、粒径大小与分布、载药率和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工艺,并对优化...
- 殷爱玲郭立玮
- 关键词:膜乳化微球汉防己甲素肺靶向
- 文献传递
- 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粒子的溶剂沉积法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为了解决粒子作为吸入载药系统,药物复方能同步传递的效果,制备出核/壳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粒子。方法在三七总皂苷粒子表面利用溶剂沉积法包覆一层丹参酮。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激光光散射粒径扫描、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通过上述表征,证明采用溶剂沉积法可成功制备包覆式复合粒子,即丹参酮包裹三七总皂苷复合粒子。结论复合粒子的有效制备为粒子载药系统复方药物的同步传递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复方粉雾剂的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持。
- 付廷明杨丰云王天瑶王华美郭立玮
- 关键词:中药复方丹参酮三七总皂苷
- SPG膜乳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优选SPG膜乳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丹参酮ⅡA-PLGA微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载药量、包封率及多分散系数(PDI)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通过响应面法考察PLGA质量浓度、流动相流速、聚乙烯醇(PVA)质量浓度及油水相体积比等自变量对处方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PLGA质量浓度44.29 g·L-1,流动相流速825.68 r·min-1,PVA质量浓度2.5 g·L-1,油水相体积比1∶7.86;制备的丹参酮ⅡA-PLGA微球表面光滑圆整且粒径均一,平均粒径2.338μm,PDI指数0.328,载药量1.20%,包封率89.57%,与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结论: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微球的工艺简单、方便,可用于提高丹参酮ⅡA的生物利用度。
- 张梦潘林梅朱华旭郭立玮潘永兰鲁明明
- 关键词:响应面法处方工艺粒径
- FMX等四种膜组件对黄连解毒汤的膜过程比较研究
- 膜组件是膜分离技术的关键,本文以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水提液为实验对象,从膜过滤通量、膜阻力分布、指标性成分透过性、膜污染等多个方面,考察、比较超滤膜杯、管式膜、中空纤维膜、FMX膜装置对黄连解毒汤水提液的过滤情况.实验结果...
- 刘红波李博金樟圭王宇华李龙郭立玮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管式膜中空纤维膜
- 文献传递
- 面向中药复杂体系的吸入给药复合粒子优化设计原理与方法被引量:6
- 2011年
- 鉴于中医药复杂巨系统求解过程在数学上的不可描述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化学与粉体材料科学理念与方法,以由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物质组成的复方丹参制剂处方为模型药物,采集有效部位物料体系的物理化学特征参数(有关化学成分的熵、焓、表面能、电性等)、相关复合工艺特征参数(操作温度、搅拌速度、包覆时间等)及目的产物复合粒子性能特征参数(微结构参数与生物药剂学性能)等数据,建立中药复合粒子设计与制备工艺小型数据库,应用中药学、计算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药粒子复合技术"的规律,探索中药复合粒子制备工艺微/纳米尺度有序组合机制,尝试以现代物理化学手段调控中药多元组分微结构及性能。为中药复方体系实现"表征参数检测—工艺过程参数筛选—目的产物性能优化"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
- 郭立玮付廷明李玲娟
- 关键词:中药复杂体系吸入给药材料学计算机化学
- 有序介孔材料SBA-15提高难溶性药物水飞蓟宾溶出速率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采用与介孔材料复合的方式提高难溶性药物水飞蓟宾的溶出速率。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透射电镜观察水飞蓟宾负载到SBA-15的表面情况。气相色谱法检测水飞蓟宾负载后的丙酮残留情况。溶出速率实验研究水飞蓟宾负载到SBA-15的表面效果。结果 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水飞蓟宾以非晶的形式负载在SBA-15的孔道内表面,负载前后的透射电镜图片显示无显著差异。气相色谱检测法表明丙酮残留符合要求。溶出速率实验表明负载后水飞蓟宾的溶出速率显著提高。结论本实验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陆瑾付廷明郭立玮
- 关键词:介孔溶出速率水飞蓟宾
- 基于中药复方小分子药效物质组“溶液结构”特征的膜分离技术优化原理与方法初探
- 针对中药化学成分的"溶液结构"(即:溶液中溶剂化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宏观性质)与膜孔径的空间位阻,以黄连解毒汤等若干中医经典方及其多种指标成分为模型药物,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激光动态光散射仪、高分辨核磁共振及其它分子生物物理...
- 郭立玮陆敏付廷明李博李玲娟董洁
- 关键词:中药复方膜分离技术计算机化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