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07)

作品数:15 被引量:113H指数:6
相关作者: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白伟杨宁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仁用杏
  • 7篇间作
  • 5篇作物
  • 5篇旱区
  • 5篇干旱
  • 5篇干旱区
  • 5篇半干旱
  • 5篇半干旱区
  • 4篇水分
  • 3篇土壤
  • 3篇作物产量
  • 3篇风沙半干旱区
  • 2篇杏树
  • 2篇幼龄
  • 2篇水肥
  • 2篇水肥互作
  • 2篇水分胁迫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机构

  • 16篇辽宁省农业科...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东港市农业技...
  • 1篇宁河县农业技...
  • 1篇沈阳市气象局

作者

  • 12篇孙占祥
  • 11篇白伟
  • 11篇郑家明
  • 11篇冯良山
  • 9篇蔡倩
  • 8篇杨宁
  • 6篇杜桂娟
  • 3篇冯晨
  • 3篇张哲
  • 2篇白一光
  • 2篇吕林友
  • 2篇贾微
  • 1篇蒋爱丽
  • 1篇邹晓锦
  • 1篇王连芬
  • 1篇马凤江
  • 1篇张鹏
  • 1篇杨姝
  • 1篇黄淑萍
  • 1篇安颖蔚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农药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中国农学会耕...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替灌溉节水与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2015年
我国发展节水农业意义重大。交替灌溉将生物节水与农业灌溉有效结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交替灌溉的研究背景、根冠通讯理论、节水机理、增产机理、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开发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蔡倩白一光
关键词:交替灌溉节水机理增产机理
科尔沁沙地南缘旱作农田不同作物配置土壤水分效应及作物响应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科尔沁沙地南缘风蚀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在大田条件下,以仁用杏、花生、谷子、甘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旱作农田不同作物配置土壤水分效应及作物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配置方式在西侧距仁用杏2 m(W2)、1 m(W1)、仁用杏树带下(T0),东侧距仁用杏1 m(E1)、2 m(E2)处土壤水分效应均为负值,且程度不同。在垂直方向上,农林复合系统可有效保持表层土壤水分,但仁用杏与农作物之间也存在着水分竞争,20~80 cm 为水分的主要竞争层,其中40~60 cm 竞争最为强烈,不同作物的竞争程度表现为甘薯>谷子>花生;水平方向上,随带距的变化,土壤水分均呈现出中间小、两侧大的开口向上类似抛物线形状的分布趋势,但不同作物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在作物产量方面,间作作物产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产,花生、谷子和甘薯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70.7%、63.3%和64.0%。
贾微孙占祥白伟郑家明杜桂娟冯良山杨宁吕林友
关键词:旱作农田农林间作土壤水分作物产量
水分胁迫对幼龄仁用杏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2年生仁用杏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以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为对照,设置了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5%)和重度水分胁迫(30%)3个处理,开展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仁用杏叶片光合色素、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不同程度降低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荧光产量(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且下降幅度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大;轻度水分胁迫下降幅度很小,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降幅度较大。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冯晨
关键词:仁用杏水分胁迫叶片光合特性
辽西半干旱区果粮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果粮间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整个生长季中,3个间作模式的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仁用杏间作高于仁用杏单作模式,且差异显著;果粮间作模式中土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其中土壤细菌数量与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果粮间作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改善了土壤微环境。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白一光姜涛
关键词:辽西半干旱区杏树间作物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不同水肥条件对间作花生和谷子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水、氮、磷"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花生和谷子间作不同水肥条件对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素和磷素均处于丰富水平,随着土壤水分的提高,花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谷子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和其中一种肥料因素处于丰富水平时,花生和谷子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另一肥料因素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花生氮素积累量与施氮量,花生磷素积累量与施磷量,谷子氮素、磷素和钾素积累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花生氮积累量与钾积累量、磷积累量与钾积累量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谷子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三者中两因素之间均具有较高相关性;花生氮积累量与谷子钾积累量和磷积累量、花生磷积累量与谷子磷积累量、花生钾积累量与谷子钾积累量和磷积累量具有较高的协同相关性。在其他两因素处于丰富水平,随着土壤水分的提高,花生和谷子氮素、磷素和钾素利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花生和谷子氮素和钾素利用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谷子磷素利用效率呈增高趋势;随着磷素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和谷子氮素、磷素和钾素利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冯晨白伟杨宁张哲
关键词:水肥互作
仁用杏叶片提取物对8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果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索仁用杏叶片提取液对8种杂草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仁用杏叶片提取液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化感综合效应。[结果]仁用杏叶片提取液对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提取液质量浓度升高,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对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种子萌发率、苗高和鲜质量指标。提取液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对禾本科杂草化感综合效应SE达到-0.13--0.21,对阔叶杂草的SE达到-0.25-0.38,阔叶杂草比禾本科杂草敏感。
邹晓锦孙占祥于涛杨宁蒋爱丽姜淼
关键词:化感作用杂草水浸提液
东北风沙半干旱区仁用杏作物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2012—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仁用杏花生间作、仁用杏谷子间作、仁用杏甘薯间作、仁用杏单作、花生单作、谷子单作、甘薯单作7个种植模式,探讨了仁用杏作物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作物与单作产量差异显著(P<0.05),3年间作花生、谷子、甘薯产量比单作平均减少62.90%、54.88%、64.32%,间作仁用杏与单作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仁用杏作物间作影响间作花生产量降低的因素为百粒重、荚果干重和仁干重,影响间作谷子产量降低的因素为穗长、穗粗和穗重,影响间作甘薯产量降低的因素为鲜重和干重;仁用杏谷子间作边3行叶片光合速率与单作差异不显著(P<0.05),这也是间作谷子产量降低较少的原因之一;仁用杏作物间作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00,说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其中仁用杏谷子间作模式要优于其他模式,仁用杏谷子间作的土地生产力比仁用杏花生间作、仁用杏甘薯间作分别高5.15%、5.93%;相关分析发现,土地当量比与作物偏土地当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0**),与收获指数呈负相关(r=-0.299);仁用杏谷子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分别比仁用杏花生、甘薯间作高5.20%、7.88%。综合分析认为,仁用杏谷子间作最能够适宜当地生态环境,在东北风沙半干旱区持续雨养农业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杜桂娟蔡倩冯良山杨宁
关键词:间作产量构成因素土地生产力
风沙半干旱区仁用杏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探明仁用杏与作物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提出适合东北风沙半干旱区最优的农林间作模式,2012-2013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仁用杏作物间作进行试验,设置仁用杏花生间作、仁用杏谷子间作、仁用杏甘薯间作、仁用杏单作、花生单作、谷子单作和甘薯单作7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和水分当量比4个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仁用杏作物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P<0.05),间作花生、谷子、甘薯产量比单作平均减少65.1%、54.3%、64.7%,而对仁用杏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表明,仁用杏谷子间作水分竞争关系最小,仁用杏与甘薯间作水分竞争强烈。仁用杏作物间作系统的水分当量比均大于1,表现出较好的水分优势,其中仁用杏谷子间作系统的水分优势最明显,水分当量比达1.45,分别比仁用杏花生间作、仁用杏甘薯间作高8.2%和9.9%。综合分析认为,仁用杏谷子间作最适宜当地生态环境,在东北风沙半干旱区持续雨养农业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杜桂娟蔡倩冯良山杨宁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风沙半干旱区
辽西半干旱区果粮间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试验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风沙半干旱区)进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果粮间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动态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旨在对该地区果粮间作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中,3个间作模...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白伟
关键词:杏树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文献传递
遮阴对三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5
2013年
为了探讨豆科牧草在遮阴条件下生态适应性及寻求适度的遮阴比例,系统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0%,48%,70%,95%)对3种豆科牧草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提高,白三叶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减小,紫花苜蓿与草木樨在适度遮阴条件下可维持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3种豆科牧草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逐渐降低,且相同遮阴处理下白三叶均高于其他2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在Y3处理条件下表现为叶绿素a/b值最大;3种豆科牧草PSⅡ受到损伤的程度为紫花苜蓿>草木樨>白三叶;遮阴会使白三叶与草木樨的ΦPSⅡ和qP略有降低,但在Y3处理条件下,白三叶的ΦPSⅡ和qP会略有增加,而紫花苜蓿随着遮阴强度的提高,其ΦPSⅡ和qP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种豆科牧草的耐阴强度顺序为:白三叶>草木樨>紫花苜蓿,其中,白三叶在70%以上的遮阴强度下仍然可以长势良好,而草木樨在48%的遮阴强度下有利于生长,紫花苜蓿则受遮阴影响较大。
张哲杨姝杜桂娟黄淑萍马凤江
关键词:遮阴豆科牧草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