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ZX014)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被引量:16
- 2009年
- 鲲鹏寓言在《庄子.逍遥游》中以重言方式连续出现三次。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文本,《逍遥游》所思考的逍遥,不仅是个人一己的逍遥,而且包含万物一体视域中的具有政治-社会向度的逍遥。鲲鹏寓言的第一次出现带给《逍遥游》的,首先是审视人间世逍遥问题的浩瀚而变化的远景视界。第二次出现则表明有待与无待的辩证关联,无待只是有待状况下的,有待既是阻碍逍遥的障碍,但同时也是实现逍遥的条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一种转化。第三次出现则引向小大之辨,一方面是发生在不同事物彼此之间的小大之辨,在这里,大知与大年之间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发生在事物内部的小大之辨,大知与大年不再有必然的对应关联,得其正性正命为大,为风(情势)所驱使,远性为小。通过鲲鹏与其他事物的比较,《逍遥游》已经将逍遥的问题带向了正性命的语境中。
- 陈赟
-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重言
- 中国古典思想传统中的政道与治道被引量:3
- 2006年
- 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来看,“政治”可以在两个维度加以理解:政与治。“政也者正也”,政治的“政”的维度归根结底意味着存在者的各正性命,它将每个个人都纳入到了政治的过程;而“治”则是“为政”所承担的事业,它意味着以各正性命为中心的治理活动或治理术。由此而形成了政权在民、治权在君,政道与治道分离的思想格局。然而,二者之间又通过“天”的观念获得了连续性,以至于民、君、天三者之间的相互通达而彼此限制本身形成了一种循环的圆圈性结构。由此而形成了对“政治”的境域性而非“空间”性的理解。这样一种政治观念建立在责任意识而不是主权要求的基础上,它通过礼乐生活世界营建对天下这一境域总体的责任意识。
- 陈赟
- “尧让天下于许由”:政治根本原理的寓言表述--《庄子·逍遥游》的内在主题被引量:4
- 2009年
-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并非通常所理解的那样,贬唐尧而崇许由,在表层的寓言叙述下内蕴着对政治智慧的深刻思考。尧让天下于许由的寓言表明了治天下的最高政治智慧,就是让天下人自己治理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无为原则,它将治天下转换为安天下,进一步又将安天下提升到让天下自安的层次。由此,最高治理智慧不过是藏天下于天下的主题便得以呈现。
- 陈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