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KJ2010A121)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庆国黄玉平汪水兵古今今周晓飞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优化布点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赤字
  • 1篇生态足迹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气候
  • 1篇区域气候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温度
  • 1篇监测数据
  • 1篇监测优化布点
  • 1篇降水
  • 1篇覆被变化
  • 1篇大气质量

机构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环境科...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作者

  • 3篇张庆国
  • 1篇朱雅莉
  • 1篇古今今
  • 1篇卞晓庆
  • 1篇汪水兵
  • 1篇徐丽
  • 1篇周晓飞
  • 1篇黄玉平

传媒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足迹的合肥市生态安全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分别计算了合肥市2000-2006年的生态足迹、2002年的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安全3项指数,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1.372452hm2上升到2006年的2.184914hm2,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2002年的生态赤字达到1.814752hm2,表明合肥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各类土地生态足迹中,耕地的生态足迹最大,其次为化石能源用地,反映出合肥市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林地、建筑用地的平均生态足迹虽然总体呈递增趋势,但占总体人均生态足迹的比重相对较小,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贡献率较小。
卞晓庆徐丽张庆国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综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热点进行分析。LUCC对区域气候各因素影响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多分歧,如LUCC对温度的作用是增是减,影响程度有多大,对降水有无影响以及降水的增减,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朱雅莉张庆国周晓飞
关键词:区域气候温度降水
主成分分析在大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在原始数据信息丢失最小的情况下,使数据结构得以简化。作者分析了合肥市新站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因子与污染物之间的数学模型,再用该模型计算出各点位相对污染程度,并对监测布点进行分类。以此选出最佳监测点位,可为大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提供方法,为合肥市新站区环境质量的分区和分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黄玉平张庆国汪水兵古今今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大气质量监测数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