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LS2010036)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红梅孙成钱陈越郭雅楠马多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科技大学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镀锌
  • 4篇织构
  • 4篇退火
  • 4篇退火时间
  • 3篇热镀
  • 3篇热镀锌
  • 3篇晶界
  • 2篇带钢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刀
  • 2篇细晶
  • 2篇晶界特征
  • 2篇晶界特征分布
  • 2篇值模拟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物
  • 1篇挡板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镀层
  • 1篇镀层厚度

机构

  • 12篇辽宁科技大学
  • 10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鞍山特种设备...

作者

  • 12篇张红梅
  • 10篇孙成钱
  • 4篇赵红阳
  • 4篇李培兴
  • 4篇马多
  • 4篇郭雅楠
  • 4篇陈越
  • 3篇贾宏斌
  • 2篇张岩
  • 2篇富聿晶
  • 1篇李楠
  • 1篇王军生
  • 1篇樊子铭
  • 1篇王忠军
  • 1篇郑建军
  • 1篇梁瑞洋
  • 1篇王洪斌
  • 1篇王超
  • 1篇郑丽丽
  • 1篇贾洪斌

传媒

  • 5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上海金属
  • 1篇钢铁研究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退火时间下细晶高强IF钢的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被引量:2
2015年
对含Nb细晶高强IF薄钢板进行了850℃下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试验。采用拉伸试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罩式退火时间对细晶高强IF钢板再结晶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重位点阵晶界的出现频率先增加后减少,在40 min时达到峰值,其与晶粒度及均匀性有关,影响再结晶织构强度。退火试验IF钢板1/2层上γ纤维织构的强度明显高于其1/4层,对应的退火试样1/2层上α纤维织构的强度略低于其1/4层。当退火温度为850℃,保温40 min时,试验IF钢板具有最强的γ纤维织构,最高的n、r值和较好的晶界特征分布。
马多张红梅孙成钱陈越贾宏斌郭雅楠
关键词:退火织构晶界特征分布
连续热镀锌过程带钢边部气流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究连续热镀锌气刀射流拭锌过程中发生的带钢边部压力衰减问题,设计了气流冲击平板实验,对带钢表面气流流向及压力进行测定.基于测量的参数,对该气刀射流喷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所推导的镀层厚度计算模型,对为减少带钢边部压力衰减所增设的边部挡板进行了厚度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刀喷吹时带钢边部气流发生横向偏转,使得带钢边部压力较中心处低,气压衰减率随气刀与带钢的间隔距离增加而增加,增设边部挡板能有效阻碍带钢边部压力衰减和降低边部过镀锌缺陷发生,且挡板厚度为2 mm时的作用效果最佳.
李培兴张红梅赵红阳富聿晶孙成钱张岩
关键词:热镀锌数值模拟镀层厚度
退火时间对细晶高强IF钢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影响
2013年
以细晶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退火温度850℃,不同退火时间下对实验钢进行了退火实验。采用OM观察实验钢的显微组织,采用TEM,EDX对钢中析出的二相粒子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得到细晶高强IF钢在退火过程中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细晶高强IF钢在罩式退火过程中析出大量的NbC,Nb(C,N)第二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钢中析出的二相粒子有长大的趋势;不同保温时间下细晶高强IF钢的铁素体晶界附近都可以观察到PFZ的存在,PFZ的宽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梁瑞洋张红梅孙成钱
关键词:退火时间二相粒子
热变形参数对X100管线钢高温变形行为和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以高强度X10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1500对其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测得X100管线钢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应变速率、变形温度等热变形参数对X100管线钢变形抗力和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可以得到细小均匀组织。与传统管线钢相比,X100管线钢显微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且更为细小,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合适的变形温度为1000℃,变形速率为5 s-1。
郭雅楠张红梅孙成钱马多陈越贾洪斌
关键词:X100管线钢应力-应变曲线变形温度应变速率
退火时间对高强细晶IF钢再结晶织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保温时间下进行了连续退火实验。通过采用OM显微分析及EBSD测试技术对实验钢进行显微组织和微观织构观察分析,得到含铌高强细晶IF钢在退火过程中织构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揭示:高强细晶IF钢在连续退火过程中形成较强的<111>//ND再结晶织构。当退火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120 s时,钢板具有最强的<111>//ND织构;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111>//ND织构逐渐增强,<110>//RD先减弱后增强。再结晶织构在{111}面与{112}面之间转化并发生漫散现象。
李楠张红梅董行孙成钱王南
关键词:IF钢微观织构退火时间
冷轧压下率对含Nb细晶高强IF钢织构形成机制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以含Nb细晶高强IF钢热轧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实验钢冷轧织构以及再结晶织构形成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铁素体晶粒细化,强度提高。实验钢经冷轧后主要的织构为{112}<110>、{111}<112>、{111}<110>、{001}<110>,并且随冷轧压下率增加,织构组分无变化,各组分强度整体增加。再经退火后,在α线上织构减弱,甚至一些织构逐渐消失。提高冷轧压下率时,织构峰值逐渐由{001}<110>转为{111}<110>。对于γ取向线,峰值由{111}<110>取向变为{111}<112>取向,最终{111}<112>比{111}<110>取向强度大。实验钢再结晶机制由定向形核和选择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随冷轧压下率增大,{111}面织构强度增大,所以r(塑性应变比)值增大,深冲性能提高。
马多张红梅孙成钱王洪斌贾宏斌陈越郭雅楠
关键词:冷轧压下率织构
Mn16钢V析出物的平衡相计算及分析
2012年
为预测和控制钢中V的析出物以及优化钢的成分,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对Mn16钢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相的组成、相的析出温度、V的析出规律进行了计算,研究了C,N含量对V析出规律的影响。结合复型透射实验对V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态下微合金钢中的析出相主要为MnS,AlN,(TiV)(CN),(VTi)(CN)。微量的V可以在高温下的奥氏体中与Ti复合析出,形成(TiV)(CN);而钢中的V主要是以单独相的形式在γ→α"相间析出",形成VC。C含量的变化对V(CN)的析出行为影响不大,N对V(CN)的析出温度影响较显著,特别是N质量分数在0.02%~0.03%时,V(CN)的析出温度升高了124℃。
郑建军张红梅樊子铭孙成钱
关键词:THERMO-CALC软件碳氮化物
中厚板翻钢机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2012年
为研究中厚板翻钢机在翻转过程中温度的分布及选择轴承润滑脂,利用ANSYS软件,对翻转过程悬臂梁及钢爪瞬态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坯下表面温度950℃,侧面温度1 120℃,悬壁梁与钢爪连接处温度已达113.83℃,可能造成润滑脂失效。本文结果对合理制定悬臂梁及钢爪冷却时间与选择轴承润滑脂具有指导意义。
王超张红梅王军生孙成钱
关键词:翻钢机温度场有限元ANSYS软件
退火时间对细晶高强IF钢的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以细晶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退火温度850℃、不同退火时间下对试验钢进行罩式退火试验。通过拉伸试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等,研究了不同罩式退火时间对细晶高强IF钢再结晶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重位点阵晶界的出现频率先增加后减少,在40 min时达到峰值,这与晶粒度及晶粒均匀性有关,与再结晶织构强度也密切相关。晶粒尺寸适当,且均匀性好,重位点阵出现率越大,有利织构强度越高。当退火温度为850℃、保温40 min时,试验钢具有最强的γ纤维织构,最高的n、r值,和较好的晶界特征分布。
马多张红梅孙成钱陈越贾宏斌郭雅楠
关键词:退火时间织构晶界特征分布
热镀锌过程挡板对带钢边部流场和压力场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以热镀锌气刀射流喷吹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在考虑带钢和挡板厚度情况下进行带钢边部流场的三维流体力学仿真.基于带钢边部流场及压力场分析得出挡板阻碍带钢边部压力衰减的原因,同时对比分析了平头、尖头两种靠近带钢侧边部形状的挡板对带钢边部流场特性的影响.此外,模拟了尖头挡板不同边部角度对带钢边部流场的作用关系,得出最优边部角度,为挡板的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李培兴赵红阳张红梅郑丽丽富聿晶
关键词:热镀锌挡板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