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711020505)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2
- 相关作者:于红博徐延达杨劼臧春鑫刘鑫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估算尺度转换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对蒸散估算的尺度放大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有大量数据积累的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补测,以生物学为基础,建立了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模型,经验证,模拟效果较好。从而在植物叶片-个体-群落-景观尺度上实现了转换,为实现好的蒸散模拟提供了方法。
- 于红博杨劼宋炳煜
- 关键词:植物蒸腾
- 皇甫川流域蒸散量遥感估算及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遥感反演干旱区大面积区域的蒸散量,对于该区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方法对1996年、2003年和2007年3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结合同期气象资料,估算出流域日蒸散量,发现反演得到的日蒸散量分布与地表状况比较吻合,植被覆盖区日蒸散量较裸地区的日蒸散量大,植被密集的地方蒸散值较大,且明显高于植被稀疏的地区,阳坡的蒸散量明显高于阴坡,日蒸散量最大的对应于水体,最小的为裸地。运用实测数据和FAO推荐式进行了局部验证,证明该遥感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并对反演的3期蒸散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从1996年到2003年和2007年,8月份流域日蒸散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 于红博杨劼宋炳煜
- 关键词:皇甫川流域蒸散量
- 皇甫川流域中国沙棘树干液流日变化及其相关因子被引量:32
- 2008年
- 运用热耗散(TDP)法对皇甫川流域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 sinensis Rousi)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测定,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连续监测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10 cm处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用LI-6400系列光合仪同步测定每日6:00—18:00的沙棘叶蒸腾速率。结果表明:非降雨时段,沙棘树干液流速率日进程变化呈现明显的昼高夜低的起伏趋势,白天液流速率变化有波动,夜间液流速率变化缓慢;降雨时,在降雨的开始时段,沙棘树干液流速率明显增大,降雨中后期,液流速率明显减小并趋于平缓;以环境因子作自变量,以单位叶干质量的液流量为因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回归方程显著。
- 于红博杨劼臧春鑫徐延达
- 关键词:液流速率中国沙棘皇甫川流域
- 皇甫川流域单株本氏针茅的蒸腾模型
- 2009年
- 采用快速离体称重法,测定皇甫川流域本氏针茅每日6:00—19:00蒸腾强度的日动态;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连续监测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1、0 cm处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同步测定本氏针茅每日6:00—19:00的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因子,并用Excel 2003,Visual C++6.0和SPSS 13.0处理所测定数据。通过分析本氏针茅每1 h单株蒸腾量与环境因子以及植物特性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皇甫川流域单株本氏针茅瞬时蒸腾量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及分析,认为该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可以获得满意的数值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株本氏针茅的日蒸腾量数学模型。
- 于红博杨劼徐延达张璞进刘鑫
- 关键词:本氏针茅皇甫川流域
- 皇甫川流域中国沙棘的树干液流量数学模型被引量:1
- 2009年
- 运用热耗散(TDP)法对皇甫川流域中国沙棘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测定,用自动气象站同步连续监测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10cm处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用LI-6400系列光合仪同步测定每日6:00-19:00的沙棘气孔导度等因子,并用Excel2000、VisualC++6.0和SPSS13.0处理所测定数据。经过分析沙棘单位叶干重的液流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沙棘单位叶干重的液流量[gH2O/(h.gDW)]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及分析,模型拟合优度较好;用所建模型对该地区2006年7月23日和2007年7月2日的中国沙棘单位叶干重的液流量进行了预测,可以获得满意的数值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株沙棘的日树干液流量[gHO/(d.株)]模型,经验证,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模型二的精度更高一些。
- 于红博杨劼徐延达臧春鑫
- 关键词:液流速率中国沙棘皇甫川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