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9-03)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成岗蒋斌刘虎岐任长虹吴艳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秀丽线虫
  • 1篇氧糖剥夺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葡萄糖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模型
  • 1篇外显子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模型
  • 1篇可变剪接
  • 1篇活率
  • 1篇剪接
  • 1篇梗死
  • 1篇梗死灶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损伤
  • 1篇PC12细胞

机构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成岗
  • 2篇任长虹
  • 2篇蒋斌
  • 2篇刘虎岐
  • 1篇张继业
  • 1篇范礼斌
  • 1篇杭兴宜
  • 1篇石锦平
  • 1篇王稳
  • 1篇赵娜
  • 1篇吴艳
  • 1篇周瑞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秀丽线虫物理低氧损伤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011年
目的:利用秀丽线虫研发合适的低氧损伤模型,以更好地揭示低氧生理和低氧病理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对秀丽线虫进行不同时间的低氧处理,系统观察线虫的死亡率、运动功能、细胞形态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低氧对线虫的损伤情况。结果:氧浓度为0.2%的物理性低氧可引起秀丽线虫多种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线虫死亡,且死亡率随低氧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同时低氧诱导因子(HIF-1)的表达显著上调。进一步通过神经元特异性转基因(绿色荧光蛋白)株系观察到低氧可引起神经元特征性损伤。结论:成功建立有效、简便易行的线虫物理低氧损伤模型,可用于低氧病理和低氧应答分子机制研究。
任长虹张继业石锦平蒋斌赵娜刘虎岐张成岗
关键词:秀丽线虫
利用RT-PCR技术验证基于小鼠外显子芯片发现的缺血相关基因的表达
2010年
目的:利用RT-PCR技术验证并确认基于小鼠外显子芯片发现的部分缺血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鉴定候选基因的外显子是否发生可变剪接,从而实现对外显子芯片结果的鉴定。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取小鼠外显子芯片中的3个基因(Ube3c,6330439K17Rik,Atp7a),在预测发生可变剪接的外显子两侧设计上下游引物,PCR后进行凝胶回收,再克隆到载体中进行测序。结果:RT-PCR及测序结果表明,Ube3c基因在6号外显子、6330439K17Rik基因在12号外显子、Atp7a基因在3号外显子发生可变剪接,与芯片预测结果一致。结论:RT-PCR技术可针对外显子芯片的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为可变剪接基因表达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王稳周瑞杭兴宜任长虹刘虎岐张成岗
关键词:可变剪接外显子RT-PCR
使用“夹心TTC染色法”可显著提高脑缺血模型中梗死灶的检测效率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优化红四氮唑(TTC)染色法,以提高对脑缺血模型中梗死灶的位置及面积的精确判定程度。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Balb/c小鼠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5h后断头取脑,利用"夹心TTC染色法"对梗死灶进行判定。结果传统TTC染色仅有单侧脑片染色效果较好而另侧染色效果很差,相比之下,"夹心TTC染色法"染出的脑片整体颜色鲜红、均一,两侧染色程度均十分良好,能够明确判定出梗死灶。结论优化后的"TTC夹心染色法"适合于梗死灶位置以及面积的精确判定,可显著提高脑缺血模型中梗死灶的检测效率。
蒋斌张成岗
关键词:脑缺血模型梗死灶
PC12细胞中持续性氧糖剥夺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在PC12细胞中建立模拟永久性局部脑梗死的持续性氧糖剥夺模型。方法按照常规细胞培养方法,制备PC12细胞不同时间(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1 h、3 h、6 h、12 h、24 h和48 h)持续性氧糖剥夺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评估持续性氧糖剥夺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继而进行氧、血清和葡萄糖3种因素分别交叉缺失5 min后的损伤效应研究,同样采用MTT法分析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PC12细胞在持续性氧糖剥夺模型条件下的半数存活时间为10.3 min,进而发现低氧和缺乏血清对细胞存活率影响不大,而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对细胞的存活率影响较大,且呈一定的浓度相关性。结论在建立持续性氧糖剥夺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PC12细胞的半数存活时间,并明确了氧、血清和葡萄糖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为揭示局部脑缺血低氧损伤相关疾病的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吴艳范礼斌张成岗
关键词:PC12细胞存活率再灌注损伤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