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28)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高安礼陈佩度王秀娥何华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消减杂...
  • 1篇转移酶
  • 1篇消减杂交
  • 1篇硫转移酶
  • 1篇谷胱甘肽
  • 1篇谷胱甘肽硫转...
  • 1篇谷胱甘肽硫转...

机构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何华纲
  • 1篇王秀娥
  • 1篇陈佩度
  • 1篇高安礼

传媒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簇毛麦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方法克隆差异表达片段EST639,从簇毛麦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的全长cDNA,命名为HvGSTF.该序列长1 232 bp,具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条含22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推导其分子量为25.6 kDa,等电点为4.89.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麦、水稻、大麦、玉米、拟南芥的类GST分别具有83%,63%,61%,52%和47%的相似性.Northern杂交表明,HvGSTF在抗、感病簇毛麦叶片中都为组成型高表达,但在受白粉菌侵染的抗、感病簇毛麦中的表达模式不同,却与活性氧的积累模式存在着一致性,推测HvGSTF在簇毛麦细胞免受活性氧毒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何华纲高安礼王秀娥陈佩度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