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YY12080)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纪蓉琴付添爵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典籍英译
  • 1篇英译
  • 1篇语篇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元语篇
  • 1篇认知语言学
  • 1篇孙子兵法
  • 1篇主体间
  • 1篇主体间性
  • 1篇翻译
  • 1篇《孙子兵法》
  • 1篇《春晓》
  • 1篇春晓
  • 1篇词表

机构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作者

  • 1篇付添爵
  • 1篇纪蓉琴

传媒

  • 1篇作家
  • 1篇上海翻译(中...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浅析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基于词表统计的《春晓》英译评介
2013年
"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认知序列表明语言的形成基于人们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是认知语言学解释语言的基本原理,因此,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旨在释解译文中的"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围绕着翻译主体和客体,本文提出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即体验观、"人本主义"互动观、和谐观。同时,基于WordSmith 5.0的wordlist功能对唐诗《春晓》的两种英译文本进行数据统计,并运用以上翻译观对数据所揭示的译文现象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付添爵
关键词:翻译认知语言学词表《春晓》
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元语篇模式对作者、文本解读以及读者资源的调控作用具有系统性,能够对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模式进行有效的描写,从而实现对成品语篇进行主体间层面上的分析,在具体的语篇构建过程中进行主体间的合理建构,建立语篇构建者的主体间意识和自觉运用主体间建构策略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英汉元语篇标记语的对比分析,认为元语篇的主体间性本质可以为典籍英译提供微观层面的策略定位及选择的客观依据。
纪蓉琴
关键词:元语篇主体间性典籍英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