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1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108)

作品数:16 被引量:112H指数:5
相关作者:于力王全顺赵瑜靖彧王书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基因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甲基化
  • 5篇细胞
  • 5篇ID4基因
  • 4篇异常综合征
  • 4篇增生
  • 4篇增生异常综合...
  • 4篇综合征
  • 4篇骨髓
  • 4篇骨髓增生
  • 4篇骨髓增生异常
  • 4篇骨髓增生异常...
  • 3篇髓系
  • 3篇髓系白血病
  • 3篇慢性
  • 3篇K562细胞
  • 2篇地西他滨
  • 2篇电穿孔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于力
  • 11篇王全顺
  • 8篇赵瑜
  • 7篇王书红
  • 7篇靖彧
  • 6篇薄剑
  • 6篇窦立萍
  • 5篇李红华
  • 5篇楼方定
  • 4篇王畅
  • 4篇刘军华
  • 4篇刘景华
  • 4篇康慧媛
  • 3篇卢学春
  • 2篇韩晓萍
  • 2篇窦丽萍
  • 2篇杨华
  • 2篇贾博军
  • 2篇刘春蕙
  • 2篇朱海燕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报告系统优化K562细胞转染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本研究旨在提高基因转染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转染效率,同时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系统用于转染条件优化的可行性。目的基因以GFP为报告系统,通过脂质体转染及电穿孔两种方式转染K56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表明:电转染较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高,电穿孔转染效率在10%左右,而脂质体转染效率小于1%。结论:电转染较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高,GFP可作为报告系统优化K562细胞转染条件。
窦立萍刘军华王畅刘景华康慧媛靖彧赵瑜薄剑王全顺楼方定于力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脂质体转染电穿孔K562细胞
白血病相关基因zo-1参与白血病发病过程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探讨新的白血病相关基因zo-1在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应用甲基化PCR方法验证THP-1等白血病细胞中基因zo-1甲基化与白血病的关系,用甲基化PCR及RT-PCR方法验证THP-1等白血病细胞系中基因zo-1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选择基因zo-1高表达的THP-1细胞,用脂质体Oligofectamine将针对基因zo-1的小干扰RNA转染THP-1细胞,RT-PCR方法验证抑制效率,AnnexinV和PI观察细胞凋亡率,PI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人中基因zo-1呈高甲基化状态,健康人群中基因zo-1不发生甲基化。基因zo-1未甲基化的THP-1细胞系高表达基因zo-1;基因zo-1高甲基化的Molt4及HL-60细胞系中不表达基因zo-1。脂质体Oligofectamine转染针对zo-1的小干扰RNA成功地抑制了THP-1细胞基因zo-1的表达,而不影响THP-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论:基因zo-1为白血病相关基因,急性白血病中基因zo-1高甲基化,基因zo-1的甲基化状态调控基因zo-1表达。THP-1细胞中基因zo-1表达缺失不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
窦立萍刘军华王畅赵瑜王全顺刘景华刘春蕙楼方定于力
关键词:白血病ZO-1基因甲基化
ZO-1基因与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及其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ZO-1基因的表达、甲基化情况及其与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组限制性酶切扫描(RLGS)技术自白血病小鼠标本中钓取ZO-1基因,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Molt4、HL-60、K562细胞及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甲基化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ZO-1基因表达水平,并对高表达ZO-1基因的K562细胞进行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然后用Northern blot方法验证ZO-1基因抑制效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膜联蛋白V(Annexin V)和碘化丙锭(PI)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采用RLGS技术从白血病小鼠标本中成功钓取ZO-1基因。原代白血病细胞及Molt4、HL-60细胞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ZO-1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外周血细胞明显下降或不表达。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不发生甲基化,ZO-1基因高表达。K562细胞高表达ZO-1基因,未见ZO-1基因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可以诱导Molt4及HL-60细胞重新表达ZO-1基因。经ZO-1小干扰RNA干预的K562细胞ZO-1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但并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论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细胞中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表达明显降低,ZO-1基因是一个白血病相关基因。其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的意义尚不明确。
窦立萍刘军华王畅赵瑜王全顺刘景华刘春蕙楼方定于力
关键词:白血病DNA甲基化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3
2013年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12例MDS及AM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2例中1例MDS-RA,2例MDS-RAEB-Ⅰ,3例MDS-RAEB-Ⅱ,2例AML-M4,2例AML-M5,1例AML-M6,1例AML-M0。8例应用地西他滨化疗5 d方案:地西他滨20 mg/(m2.d)×5 d,4周为1个周期;3例用3 d方案:地西他滨15 mg/m2,1次/8 h×3 d,6周为1个周期;另2例用地西他滨20 mg/m2,隔日1次×5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1例应用地西他滨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治疗前后ID4基因甲基化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地西他滨的去甲基化作用。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CR 2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5例、病情进展1例、死亡3例。疾病控制率66.67%(8/12),有效率25%(3/12)。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1.5±2.1)个月、1年总体生存(OS)率为40%、2年OS率为16.7%。MS-PCR检测显示,地西他滨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地西他滨能够使MDS患者病情稳定,减轻输血依赖,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能够使部分MDS向白血病转化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地西他滨能够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需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可以耐受。本研究中的疗效及生存期与国内研究相类似。
杨华朱海燕姜孟孟王全顺韩晓萍黄文荣靖彧王书红张松松梅俊辉于力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ID4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分析ID4基因在正常组织细胞和癌变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开放性的数据库包括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Affymetrix基因芯片表达数据库、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Bank)、基因表达数据库SAGE、GeneCard、InterPro、ProtoNet、UniProt和BLOCKS。结果:ID4基因在多种神经系统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209/3,148/3,123/3,72/3,64/3,45/3);而甲状腺滤泡癌的表达要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35/172);正常乳腺组织要明显低于转移乳腺癌和原发乳腺癌的表达(10/36,10/34);正常肺组织的表达高于肺腺癌(11/4)。此外,ID4基因在正常淋巴结、胚胎干细胞等细胞中也有表达。结论:生物信息学可以用来方便快捷地分析基因的表达谱;ID4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卢学春楼方定朱宏丽范辉窦立萍杨波康慧媛于力
关键词:ID4基因计算生物学基因表达
Alpha-GalCer Administration after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 Mice被引量:1
2011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α-galactosyleramide (α-GalCer) on immune reconstitution under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GVHD). Methods BALB/c mice were transplanted with allogeneic C57BL/6 bone marrow cells and splenocytes (both 1 × 10^7) after receiving lethal total-body irradiation, α-GalCer (100 ug/kg) or vehicle (dimethyl- sulfoxide) was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immediately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effects of α-GalCer on immune reconstitufion,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and B cells, hematopoiesis, and thymic microenvironment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α-GalCer group exhibited higher percentages of CD3^+, CD4^+, CD8^+, B220^+, CD40+, and CD86+cells compared with the vehicle group. The number of colony forming unit per 1000 CD34^+ cells in the et-GalCer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vehicle group (P=0.0012). In vitro proliferation assays showed that the α-GalCer group had higher percentages of CD3^+, CD4^+, CD8^+, and B220^+ cells compared with the vehicle group. As for the results of in vivo proliferation assays, the numbers of CD3^+, CD4^+, CD8^+, and B220^+ cells were higher in the α-GalCer group than in the normal group, especially the number of B220^+ cells (P=0.007).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found in thymocyte count between the α-GalCer group and the vehicle group, nor in the percentages of CD3^+, CD4^+, and CD8^+ cells. Conclusion Administration of tl-GalCer after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may promote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GVHD.
Jing-hua LiuLi-ping DOULi-xin WangLi-li WangFan ZhouLi Yu
慢性白血病Id4甲基化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Id4基因在慢性白血病患者中的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对初发9例慢淋白血病(CLL)和18例慢粒白血病(CML)患者的骨髓进行Id4基因甲基化检测,以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结果Id4基因在正常骨髓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在9例CLL患者中全部检测到Id4基因甲基化,而在18例CML患者中,检测到12例Id4基因甲基化。结论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Id4基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改变,CLL和CML患者的甲基化发生比例不同。
赵瑜李红华王全顺靖彧王书红薄剑于力
关键词:ID4基因慢性白血病甲基化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介绍地西他滨治疗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转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治疗过程,了解抗肿瘤新药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的疗效及副作用。地西他滨对MDS患者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轻输血的依赖,甚至能够使向白血病转化的MDS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并通过文献复习来全面介绍近几年地西他滨的临床研究情况,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帮助。
杨华朱海燕韩晓萍王全顺于力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副作用
电穿孔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脂质体转染与电穿孔转染的效率,观察电转染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GFP为报告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及电穿孔两种方式转染K56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Annexin V和PI观察细胞凋亡率。结果:电转染较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高,电穿孔转染效率10%左右,脂质体转染效率小于1%。电穿孔时K562细胞凋亡率为40%。结论:电转染较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的效率高,但细胞凋亡率也高。
窦立萍刘军华王畅康慧媛刘景华卢学春靖彧薄剑王全顺
关键词:脂质体转染电穿孔细胞凋亡
LRP16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LRP16基因不同启动子区域的活性,为深入研究LRP16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在NCBI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截取并下载LRP16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2.7kb的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从健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和亚克隆了LRP16基因的启动子分子,对各个长度相差400bp左右的亚克隆启动子片段调控荧光素酶表达的作用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了与GeneBank序列一致、长度为2.6kb的LRP16基因启动子DNA序列,其主要调控序列在LRP16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的-200至-600bp。结论:LRP16基因启动子是一个典型的Ⅱ型启动子,其启动子活性在-200至-600bp区域最强。
卢学春楼方定韩为东朱旭东母义明徐周敏于力
关键词:LRP16基因启动子基因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