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1Z144)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钱德沛吴众欣栾钟治韩彪王永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网络
  • 1篇动态资源
  • 1篇动态资源管理
  • 1篇多路
  • 1篇多路径
  • 1篇伸缩性
  • 1篇事件驱动架构
  • 1篇事件驱动型
  • 1篇数据流
  • 1篇驱动架构
  • 1篇拓扑
  • 1篇网络编码
  • 1篇网络计算
  • 1篇无线传感
  • 1篇无线传感器
  • 1篇无线传感器网
  • 1篇无线传感器网...
  • 1篇路由
  • 1篇路由协议
  • 1篇抗扰动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钱德沛
  • 2篇栾钟治
  • 2篇吴众欣
  • 1篇李世晗
  • 1篇黄远强
  • 1篇仝杰
  • 1篇刘轶
  • 1篇黄泳翔
  • 1篇王永剑
  • 1篇韩彪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软件管道Actor模型的BPEL流程转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当今流行的SOA(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服务体系中,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是现今使用最广泛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定义了业务流程如何与外部Web服务进行交互的过程。但BPEL面向流程编制与业务逻辑设计,是一种控制流模式下的处理过程。控制流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常常依赖于控制流程的旁置条件与控制指令间的依赖关系,不能产生较好的并发处理过程。而数据流处理模式天生具有并发特性,将控制流模式的业务过程转化为数据流处理模式的执行过程,可提高业务流程执行过程的并发性。采用软件管道Actor模型对BPEL流程进行转化,给出模型结构,转化架构与转换示例,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转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流程并发执行性能。
吴众欣钱德沛黄泳翔
关键词:数据流控制流并发
针对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的多路径编码路由协议
2010年
针对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Burst-Bulk的流量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编码和机会转发的多路径单播路由协议——CodePaths.定义了一个考虑时延和拥塞的路由度量,以该度量为基础建立了所有节点到Sink的梯度场.当网络中有事件发生时,节点对数据包进行Intra-flow随机线性编码和再编码,并依据路由梯度和链路质量为多个下游节点分配"转发机会",从而形成从源节点到Sink的无状态交叉多径Mesh,编码包最终汇聚于Sink,并解码得到原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CodePaths能够适应事件的时空随机性,具有较高的吞吐率和良好的实时性,包传输成功率在95%以上,并在保证可靠性条件下最小化数据传输量,提高能量效率.
仝杰钱德沛刘轶李世晗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编码
一种适于主-从模式网络计算的事件驱动架构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满足大规模网络计算系统在高并发、动态资源管理、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于主-从模式网络计算的事件驱动架构.它综合了多线程任务处理和事件驱动任务处理的优点,基于排队论推导出了针对主-从模式网络计算的线程资源管理方法,通过引入网络队列将分阶段事件驱动架构的应用范围由单机环境扩展到广域网环境,利用延时队列改善了系统的响应性和可靠性,优先级队列的使用有效地支持了各种作业调度机制.此外,系统还具备了模块化构建和快速开发的特征.实验和药物发现网格应用的实践表明,应用该架构可使系统1 000个作业的平均提交时间由1 850 s缩短为1 350 s,作业的平均处理时间由1 910 s缩短为1 420 s,系统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
韩彪吴众欣栾钟治王永剑
关键词:动态资源管理
一种面向大规模P2P环境的成员管理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P2P的系统都严重依赖于底层节点之间形成稳定的具有某种特征的拓扑结构.成员管理通过为节点维护可以直接访问的邻居视图,能够实现根据上层应用的语义组织节点拓扑.然而大规模P2P环境下节点的动态加入/退出、网络状况的动态波动、节点上资源的动态更新以及庞大的节点规模对成员管理的抗扰动性和可伸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典型的成员管理技术要么忽略了系统的扰动问题,要么忽略了系统的伸缩问题,因而无法在大规模P2P环境下获得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员管理机制,综合考虑多种系统资源动态变化的因素,通过抗扰动的成员发现协议以及可伸缩的成员维护方法,保证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仍能够为上层应用维护稳定正确的节点拓扑结构.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成员管理机制在大规模P2P环境下的有效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黄远强栾钟治钱德沛
关键词:P2P拓扑成员管理抗扰动可伸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