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38)

作品数:13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刘慧颖谭德水江丽华刘兆辉林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技术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氮肥
  • 5篇玉米
  • 4篇施氮
  • 4篇施氮方式
  • 3篇土壤硝态氮
  • 3篇农业
  • 3篇污染
  • 3篇硝态氮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运筹
  • 2篇氮含量
  • 2篇冬小麦
  • 2篇玉米产量
  • 2篇土壤硝态氮含...
  • 2篇农业面源
  • 2篇农业面源污染
  • 2篇现代农业
  • 2篇硝态氮含量
  • 2篇小麦

机构

  • 6篇辽宁省农业科...
  • 4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克劳沃草...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凌海市农业技...

作者

  • 6篇刘慧颖
  • 4篇林海涛
  • 4篇刘兆辉
  • 4篇江丽华
  • 4篇谭德水
  • 3篇郑福丽
  • 3篇华利民
  • 3篇徐钰
  • 3篇韩瑛祚
  • 3篇高新昊
  • 2篇高春雨
  • 2篇董环
  • 2篇李刚
  • 2篇张鑫
  • 2篇娄春荣
  • 2篇李宝玉
  • 2篇宋效宗
  • 1篇牛世伟
  • 1篇熊宝君
  • 1篇安景文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Agricu...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渤海现代农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水平评价被引量:26
2012年
为明确环渤海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以加快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以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总体目标,以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分级指标,构建了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以市为基本评价单元对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为0.585,刚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分地区看北京最高,达到0.798,其次为天津0.694、山东0.644、辽宁0.606,河北最低,为0.595;分城市看,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达到发达阶段的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有1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山东(占5个),其他大部分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
李宝玉李刚高春雨
关键词:现代农业环渤海
不同施氮方式对壤质草甸土土壤pH值及全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试验测定越冬前后耕层土壤的pH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分析氮素优化减量、秸秆还田和缓控释尿素的应用对耕层土壤pH值和全氮磷钾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和冬季雨雪作用能够提高耕层土壤的pH值,降低耕层土壤的氮素含量,由于玉米根系分泌钾和微生物矿化的双重作用,耕层土壤全钾含量有明显增加;秸秆还田能够提高氮磷钾的有效性和流动性,改善土壤供肥能力,促进玉米吸收养分;缓控释尿素能够持续降低耕层土壤的pH值,促进磷素的吸收。
董环刘慧颖韩瑛祚安景文娄春荣
关键词:全氮全磷全钾
辽宁凌海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研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刘慧颖韩瑛祚娄春荣徐振华熊宝君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污染现状防控措施污染调查
环渤海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水平评价(英文)
2012年
[目的]为明确环渤海区域农业发展水平。[方法]以加快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以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总体目标,以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分级指标,构建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以市为基本评价单元对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进行了评价。[结果]环渤海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为0.585,刚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分地区看北京最高,达到0.798,其次为天津0.694、山东0.644、辽宁0.606,河北最低,为0.595。[结论]分城市看,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达到发达阶段的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有1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山东(占5个),其他大部分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
李宝玉李刚潘月红高春雨
关键词:现代农业环渤海
辽宁大凌河流域草甸土土壤硝态氮运移及合理施肥调控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设计不同施氮方式,研究辽宁大凌河流域耕型壤质草甸土大田玉米土壤硝态氮(NO3-N)运移动态,并讨论了氮肥的经济环保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土壤NO3-N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等施氮量条件下,土壤NO3-N含量表现为化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缓控释肥料处理。随着不同生育期根系对养分的需求,各层土壤可自动调节NO3-N向上向下双向运移。生育前期下层土壤中的NO3-N会向上运移,后期则向下运移。秸秆还田处理可以增加土壤对NO3-N的固持能力,阻止NO3-N向地下部迁移,减少地下水污染的危险。缓控释肥料的使用达到了养分持续释放的效果,并将养分释放的最高峰值推后30d,及时满足籽实成熟期养分供应。缓控释肥料处理的产量最高,土壤NO3-N有累积但最少,对环境负面影响也少,但存在向下运移的趋势。秸秆还田处理产量与传统施肥处理产量相近,能增加土壤中NO3-N含量并能阻止向下运移。
刘慧颖董环张鑫韩晓日
关键词:草甸土土壤硝态氮合理施肥
施氮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及其培肥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耕型壤质草甸土区玉米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对不同施氮方式的培肥能力做出评价,结果表明:3年平均产量为减氮20%的缓控释肥处理与秸秆还田配化肥处理居高,二者之间无差异显著性,分别比不施氮对照增产18.5%和17.9%,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3.30%和2.77%。各处理经过3年的试验,全量及速效氮磷钾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较试验之初有所降低。土壤全氮与水解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8。缓控释肥处理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指标最高,为83.5。因此减氮20%的缓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可代替农民习惯施肥方式,既增产又提升土壤肥力。
刘慧颖华利民牛世伟
关键词:氮肥玉米土壤肥力
施氮方式对玉米氮吸收及土壤养分、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不施氮肥、农民传统施氮、比传统施氮减量20%、减氮20%配合秸秆还田、减氮20%施用包膜尿素处理对玉米年际产量、植株氮吸收、土壤养分变化及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产量最高,比空白处理增产18.50%,比产量次高的秸秆还田处理仅增产0.51%,二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包膜尿素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可增加植株氮的吸收固定;秸秆还田处理的肥料利用率和植株总氮积累量高于包膜尿素处理,但其氮收获指数最低,为0.606,从注重品质角度,包膜尿素处理的效果略好于秸秆还田处理;各施肥处理都比空白处理提高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但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升综合评价,包膜尿素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好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的N2O-N季节排放总量和排放系数都最高,分别为N 1.50 kg·hm-2·季-1和0.27。因此,从保产稳产、培肥地力、提升品质、减少N2O排放综合考虑,建议推广比农民习惯施肥量减少氮量20%的包膜尿素一次性施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刘慧颖韩瑛祚华利民
关键词:氮肥玉米氮吸收土壤养分N2O排放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产量及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3年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壤质草甸土区玉米生产进行了全生长季N2O排放通量的观测,分析了不同施氮方式对N2O排放总量、排放系数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氮肥用量20%的缓控释肥处理与秸秆还田配化肥处理产量居高,而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N2O排放,使得秸秆还田配化肥处理的年均N2O季节排放总量最高,达到1.50 kg N·hm-2;年均N2O季节排放总量与施肥量之间相关系数达到了0.97;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N2O-N季节排放系数受施肥量的影响逐年增加,相关系数从2009年的-0.015增加到2011年的0.624。因此不同施氮方式对N2O季节排放的影响需要通过多年定位来准确把握,同时在研究农田N2O-N季节排放时要适当考虑植株生长过程中N2O的排放。兼顾产量和减排2个因素,建议推广缓控释肥的减量施用。
刘慧颖华利民张鑫
关键词:氮肥玉米
不同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为了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在山东省桓台县小麦-玉米轮作区,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FP)相比,优化氮肥(OPT)、两种控释氮肥(CRF1和CRF2)措施通过改善产量构成要素均可使夏玉米的经济产量得到提高,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显著减少0~120 cm土体中硝态氮的残留,从而降低对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经济效益分析表明,OPT及CRF2两种措施,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增收1475.42元hm-2和1102.28元hm-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施氮量减少30%的优化施肥和施氮量减少53%的控释氮肥措施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更合理,是值得推荐的氮肥运筹方式。
徐钰江丽华林海涛谭德水郑福丽高新昊刘兆辉
关键词:氮肥玉米氮肥利用土壤硝态氮
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为了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大田试验,在山东省桓台县小麦-玉米轮作区,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FP)相比,优化氮肥(OPT)、两种控释氮肥(CRF+OF和CRF)措施均可提高小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OPT+OF)能够提高经济系数及千粒重,但产量较低,应重视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比。此外,4种措施的应用都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显著减少0-120 cm土体中硝态氮的残留,从而降低对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经济效益分析表明,OPT及CRF两种措施,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增收744.68元/hm2和883.02元/hm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施氮量减少30%的优化施肥和施氮量减少53%的控释氮肥措施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更合理,是值得推荐的氮肥运筹方式。
徐钰刘兆辉江丽华林海涛郑福丽谭德水
关键词:氮肥冬小麦氮肥利用土壤硝态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