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11021)

作品数:14 被引量:163H指数:8
相关作者:廖启林陈红燕朱伯万王成袁旭音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7篇污染
  • 6篇土壤
  • 3篇水稻
  • 3篇污染源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下游
  • 2篇典型区
  • 2篇端元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2篇水稻土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重金属
  • 2篇农业
  • 2篇镉污染
  • 2篇镉污染土壤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机构

  • 8篇河海大学
  • 7篇江苏省地质调...
  • 4篇南京大学
  • 4篇江苏省国土资...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南京市环境保...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江苏省地质勘...
  • 1篇芜湖海螺水泥...

作者

  • 7篇廖启林
  • 7篇陈红燕
  • 5篇朱伯万
  • 5篇袁旭音
  • 5篇王成
  • 4篇金洋
  • 4篇刘聪
  • 3篇华明
  • 3篇李天元
  • 3篇刘情
  • 2篇李文青
  • 2篇季峻峰
  • 2篇夏学齐
  • 2篇周艳文
  • 2篇陈旸
  • 2篇高小杰
  • 2篇陈森
  • 2篇任静华
  • 2篇李婧
  • 2篇范健

传媒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环境科技
  • 2篇地质学刊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郊农业土壤重金属不同尺度空间分布及源分析——以宁镇交界带为例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研究城郊农业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以宁镇城郊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中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种尺度下重金属Cr、Ni、Cu、Zn、As、Pb的空间变化特征,运用PCA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尺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除了Ni之外,土壤中Cr、Cu、Zn、As、Pb的含量均超过了南京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空间格局呈现明显差异;Ni、As在小尺度下能更好地反映其本身的空间分布格局,而Cr、Pb在大尺度下能更好地反映出主要的空间分布特征,Cu、Zn在3种尺度下均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周边环境分析,认为Pb、As主要受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Cu、Zn主要受农业活动的影响,Ni、Cr则受土壤成土母质的影响,但不同尺度显示的土壤成分与重金属关联性存在差异,小尺度要明显好于中、大尺度。
胡孙袁旭音陈红燕李天元刘情
关键词:农业土壤重金属地统计学
江苏省域土壤元素地表富集及其与人为活动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按照表层土壤(0~20cm)4km^2、深层土壤(150~200cm)16km^2测试1个样品,江苏全省收集了24186个和6127个表、深层土壤样品54项地球化学指标的调查数据。在分析研究上述双层土壤样品中元素含量及典型土壤沉积柱元素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江苏省域内土壤中Cd,Hg,Se,S和C等元素的地表富集即人为环境富集现象及人为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Cd,Hg,Se,S,Sn,C,N,P,Br,Pb,Zn,Sb,Bi,Au,Cu,Cl和TOC等元素形成了显著人为环境富集和土壤酸化;2)Cd,Hg,Se,Br,N,S,C,Sn,P,Pb,Zn,TOC和pH是示踪土壤环境受人为活动影响的最灵敏指标,可用作长期考察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它们在地表土壤中分布不均衡、变异系数多大于0.5,深度40cm以上是人为活动影响土壤中元素分布的主要范围;3)土壤中N,S,TOC,Hg,Se和Br等元素的人为环境富集系数大于2.0的比例超过50%;4)江苏13个省辖市的人口密度与各自土壤的Se,Hg,Cd和S等元素人为环境平均增量呈显著正相关,推测与各地近期大量消耗煤炭资源的强度有关。
廖启林刘聪金洋王成华明朱伯万潘永敏
关键词:土壤
毒性金属Cd和Pb对土壤酶活性的胁迫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外源重金属的室外盆栽试验,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重金属Pb,Cd浓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取得如下一些研究结果:重金属Cd,Pb对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脱氢酶对重金属的投加更为敏感,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重金属浓度的提高,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酸性磷酸酶对重金属Pb,Cd的反应不敏感。因此用脱氢酶和脲酶活性来指示重金属Pb和Cd对土壤的污染是可行的。通径分析显示,土壤中Pb,Cd浓度、全磷含量与脲酶活性有较高的直接通径系数,直接作用是此3种因素影响脲酶活性的主要途径;土壤中Pb,Cd浓度对脱氢酶活性表现出强烈的直接作用,但被其反向间接作用减弱;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对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较强的正向直接作用。
谭林立陈红燕袁旭音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酶通径分析胁迫效应
栽种柳树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苏南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选取苏柳795、172两个品种柳树对苏锡常地区典型镉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去除重金属试验的盆栽和野外研究。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苏柳795一年可使污染土壤中Cd的质量分数平均降低16.3%,苏柳172一年使污染土壤中Cd的质量分数平均下降17.2%,柳树中各部分吸收土壤Cd的能力排序为:树根>树皮>树叶>树枝>树木。野外栽种苏柳795、苏柳172一年后的结果显示,种植柳树的土壤Cd含量较未种植柳树的空白土壤低约12%,其中柳树叶中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值高达10以上,比盆栽试验得到的柳树叶吸收土壤Cd的BCF值高出1倍以上。综合分析与测算后认为栽种苏柳795、苏柳172每年可提取土壤中Cd的总量大于12%,同时还能提取一定量的Zn,对原位修复我国南方农田土壤的镉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廖启林刘聪华明金洋朱伯万范健
关键词:柳树镉污染土壤修复
江苏典型地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来源被引量:14
2018年
通过对河流沉积物等地表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等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江苏典型地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江苏局部地区河流沉积物中,Cd、Pb、Zn、Cr、Cu、Ni、Hg等相对富集趋势明显,Cd最大富集倍数> 100;不同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存在差异,与其污染来源密切相关;工业排放是导致河流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使用含Cd的颜料作为调色剂导致部分河流出现严重Cd污染;与土壤等其他地表沉积物相比,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更不均衡。查明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可为相关农产品安全性预测、确定重金属污染来源、追踪涉重产业的发展历程、防治局部耕地重金属污染等提供科学依据。
廖启林任静华姜丽张珣范健朱伯万李文博汪子意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分布河流沉积物污染来源
长江下游南京段典型潮土镉富集以及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长江下游南京段某典型潮土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2014年与2003年两期表层土壤镉等相关成分变化、土壤剖面对比、地球化学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潮土镉富集机制及其生态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对于2003年,研究区表层潮土2014年镉平均含量增加了40.9%。以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为参照,有超过50%的土壤样品达到镉轻度污染水平,且有约25%土壤样品的生物有效镉含量接近或高于当地潮土镉背景值。地学统计分析与实际调查表明,土壤镉与硫以及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镉最主要的外源可能是受粉煤灰影响的大气降尘。潮土镉活化主要受碳酸盐、Ca、Mg、p H和有效Fe的影响,其中碳酸盐的影响最为重要。研究区含碳酸盐土壤与贫(无)碳酸盐土壤(含量<5 g·kg-1)的C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生物有效镉含量以及镉活化率却存在显著性差异,贫(无)碳酸盐土壤的生物有效镉含量和镉活化率分别是含碳酸盐土壤的2.5倍和近2倍。研究区表层土壤发生了酸化(p H平均水平从2003年的7.72下降到2014年的6.96),为控制酸化及预防可能的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应及时开展土壤生态平衡修复工程。
王成李文青李婧陈森陈红燕周艳文高小杰陈旸廖启林
关键词:潮土生物有效性碳酸盐
凹凸棒石调控Cd污染土壤的作用及其效果被引量:33
2014年
凹凸棒石是一种富Mg的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抑制土壤的Cd活性的作用。江苏拥有丰富的凹凸棒石矿产资源,在利用凹凸棒石调控土壤Cd污染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文章报道了苏南地区典型Cd污染蔬菜地和稻田添加凹凸棒石粉的现场调控试验研究成果。结果显示:(1)当土壤Cd含量为0.3~0.45 mg/kg时,每年添加750 g/m2以上的凹凸棒石粉,可以使蔬菜Cd含量平均下降30%左右,凹凸棒石的最大有效添加量为1500 g/m2;(2)当土壤Cd含量约为3 mg/kg、p H〈6.5时,每年添加2000 g/m2的凹凸棒石粉,连续施用2年可使稻米Cd含量从0.5 mg/kg以上降低至0.2 mg/kg以下,稻米Cd含量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3)添加凹凸棒石可适度提高土壤的p H和CEC,同时还能降低农产品Cu、Zn含量,在防治耕地Cd污染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廖启林刘聪朱伯万华明金洋翁志华常青蔡玉曼
关键词:镉污染土壤凹凸棒石
水稻吸收Cd的地球化学控制因素研究——以苏锡常典型区为例被引量:24
2015年
对苏锡常地区416套稻米-耕层土样品Cd等元素含量的解剖研究,证实了土壤Cd、Zn、Se、p H、OM、CEC等是控制稻米Cd的重要地球化学因素。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酸性土壤环境中当稻米Cd的BCF值大于10%时,稻米Cd与土壤Cd、Zn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67。土壤Cd的生物有效量普遍较高,土壤中酸可溶态Cd与稻米Cd含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7,接近或稍高于稻米与土壤Cd的相关性;2)土壤Se、OM、CEC均能抑制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在一定条件下稻米Cd与土壤Se、OM、CEC之间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小于-0.5;3)土壤酸化可促进稻米对土壤Cd的吸收,当土壤Cd〉0.2 mg/kg、OM变化于2.5%~6.5%时,稻米Cd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4)水稻不同器官中Cd含量不同,从根部→地上部→稻米Cd含量渐次降低,指示根部水稻器官在稻米从土壤吸收Cd的过程中发挥了更大作用、水稻根系吸收的Cd多积聚于根部。
廖启林刘聪王轶金洋朱伯万任静华曹磊
关键词:水稻CD
苏州地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端元影响量化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利用国家土壤质量标准和当地背景值评价了苏州地区表层水稻土重金属(Pb、Cd、As、Hg、Cu、Zn、Ni、Cr)的污染(富集)状况.结果发现,苏州地区土壤Cd、Hg、As、Pb、Zn、Cu、Cr和Ni平均含量分别是0.23、0.23、9.14、35.36、103.36、35.75、77.12和33.18μg·g-1;除As外,其余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皆明显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通过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比,发现苏州地区土壤中Cd和Hg是8种重金属中风险最高的.地质累积指数分析表明,苏州水稻土重金属Cd、Hg、Pb、Cu和Zn出现了污染,其中以Cd和Hg的污染程度最突出,约80%的土壤样品出现了Pb轻度污染.因子得分-多元回归法(PCS-MLR)估算表明,70%的土壤Cd来自与有色金属或磷有关的人为活动;土壤中约50%的Pb和72%的Hg源于大气沉降的贡献;土壤的Zn和Cu污染主要来自与有色金属或磷有关的人为活动,该端元对土壤Zn和Cu的影响率分别为53%和45%.
王成袁旭音陈旸季峻峰席斌斌
关键词:水稻土重金属污染
利用铅同位素方法量化不同端元源对南京土壤和长江下游悬浮物铅富集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环境中铅污染及其地球化学行为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利用地球化学同位素方法研究长江下游典型地区土壤和河流悬浮物中铅富集特征和成因,量化不同端元源对铅富集的影响,对于环境科学发展以及铅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促进意义.结果表明,南京城区表层土壤和长江下游悬浮物中的铅相对于当地背景土壤呈现出富集特征.土壤和悬浮物的铅同位素相对于自然端元具有较高的206Pb/207Pb和较低的208Pb/206Pb比值,为受到了人为铅输入影响的缘故.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端元识别模型估算表明,南京市区土壤中的铅有18%~56%(平均35%)来自人为端元源,而长江下游悬浮物样品中铅的人为端元源贡献率为22%~46%(平均32%).
王成夏学齐张义廖启林杨忠芳季峻峰
关键词:铅同位素长江土壤悬浮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