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855)

作品数:24 被引量:268H指数:9
相关作者:王俊儒韩树梁宗锁霍阿丽龚月桦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拓洋实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活性
  • 5篇抗氧化
  • 5篇黄酮
  • 4篇忍冬
  • 4篇绿原
  • 4篇绿原酸
  • 4篇挥发油
  • 3篇丹参
  • 3篇抑菌
  • 3篇抑菌活性
  • 3篇银花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3篇金银花
  • 3篇抗氧化活性
  • 3篇超声提取
  • 3篇醇提
  • 2篇多酚
  • 2篇学成

机构

  • 2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郑州职业技术...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拓洋实业有限...

作者

  • 24篇王俊儒
  • 6篇韩树
  • 4篇梁宗锁
  • 3篇张云
  • 3篇霍阿丽
  • 3篇龚月桦
  • 2篇陆刚
  • 2篇李西柳
  • 2篇杨朝福
  • 2篇杜宏涛
  • 2篇杨东风
  • 2篇庞珂佳
  • 2篇季晓晖
  • 2篇庞明
  • 2篇张跃进
  • 2篇张晓丽
  • 2篇童晓翠
  • 2篇郭蕊
  • 2篇尤新军
  • 2篇任飞

传媒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工艺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索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质量浓度,以异黄酮损失率、洗脱率、收率、纯度等为指标,评价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工艺中,上样液用量、上样液质量浓度、吸附流速、洗脱剂蒸馏水用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及其用量对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工艺。【结果】D-101大孔树脂对葛根异黄酮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最优工艺条件为:葛根异黄酮饱和吸附量为3.3倍树脂体积,上样液质量浓度7.20mg/mL,吸附流速为2mL/min,洗脱剂蒸馏水和体积分数30%乙醇的用量均为4倍树脂体积。利用该工艺精制后葛根异黄酮纯度、收率分别达80.74%和63.62%。【结论】采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简单可行,精制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张玉超李娜乔东东尤新军王俊儒
关键词:异黄酮分离纯化大孔树脂
天麻多糖的分离及其单糖组成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从天麻中提取分离天麻多糖(GBP-Ⅰ,GBP-Ⅱ),并对其组成进行研究。天麻依次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质,有机溶剂洗涤、超滤,得天麻多糖GBP-Ⅰ和GBP-Ⅱ,将GBP-Ⅰ和GBP-Ⅱ分别用1mol/L的盐酸在100℃水解,水解液经过离子色谱分析,确定其单糖组成的种类和比例。GBP-Ⅰ和GBP-Ⅱ两种多糖均由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组成。其中GBP-I中5种单糖的相对含量分别是1.27%、5.41%、76.49%、6.32%、10.51%,GBP-Ⅱ中5种单糖的相对含量分别是2.32%、8.49%、62.44%、10.22%、16.53%。
李超王俊儒季晓晖路小利
关键词:天麻多糖超滤离子色谱单糖
野葛花醇提物中异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被引量:9
2009年
以葛花苷为标准品,对野葛花醇提物的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中的异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1)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的异黄酮含量分别为35.27%、53.42%、52.13%和2.34%.(2)抗氧化实验显示,4部分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252、49、197和344μg/mL.(3)相关性分析表明,野葛花醇提物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自于其中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野葛花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异黄酮含量较高;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4部分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效果最佳;表明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郭蕊张云刘雅静王俊儒
关键词:异黄酮抗氧化活性
忍冬茎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高效液相色谱为检测手段,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忍冬茎叶中绿原酸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回流法提取忍冬茎叶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4,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60℃,提取溶剂最初pH 6,此时绿原酸提取率最高,可达1.37%。
张珺张树军李娜王俊儒
关键词:绿原酸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
生长延缓剂对忍冬枝条生长和花蕾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研究能否用抑制枝叶生长的方法提高花类药材的产量和品质,用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缩节胺、烯效唑),在花前和开花初对忍冬植株进行喷施。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生长延缓剂可以明显抑制忍冬枝条的生长而不影响花蕾的生长,还可以通过增强花芽分化,提高花蕾数量而提高产量;其中以100和200 mg/L的缩节胺增产效果最佳,花蕾产量增幅达45%以上;150~200 mg/L的烯效唑也有较显著的效果;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处理可使花蕾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增加,二者增幅最高可达14.3%和27.5%;其他两种延缓剂处理不能明显提高金银花品质。综合来看,100~150 mg/L的缩节胺对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效果最佳,说明通过适宜的处理控制忍冬枝条的生长以提高花蕾产量和质量是可行的。
龚月桦张晓丽王俊儒谌悦韩树
关键词:忍冬生长延缓剂枝条花蕾
柿子渣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30
2010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柿子渣中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DPPH法检测了柿子渣多酚提取液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1)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多酚含量影响显著,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总多酚含量影响不显著;柿子渣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20:1(mL?g-1),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4h.(2)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量可达到21.402mg?g-1,高于正交试验中任何一组.(3)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当柿子渣多酚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24mg?mL-1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5.4%,与对照Vc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表明在该优化工艺下提取的柿子渣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李西柳庞明王俊儒张继澍陈礼玲任飞
关键词:总多酚抗氧化
柿子皮醇提物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7
2011年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Folin-Ciocateau法对柿子皮醇提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三部分中的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①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三部分的多酚含量分别为36.70、4.96和9.51 mg/g。②抗氧化试验显示,三部分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243.76、1 389.95和940.03 mg/L。③相关性分析表明,柿子皮醇提物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自于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表明柿子皮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多酚含量较高;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三部分对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效果最佳;柿子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任飞杜宏涛张继文王俊儒
关键词:柿子皮多酚抗氧化
超声法提取骆驼蒿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优化骆驼蒿地上部分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排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的80%乙醇提取3次,每次50 min,提取温度50℃,总生物碱提取量为1.960 mg.g-1。
陈蕾于娟李晓蕙郭蕊王俊儒
关键词:超声提取总生物碱正交试验
忍冬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探寻忍冬茎叶药理活性成分,采用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从忍冬茎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学(IR,EIMS,NMR)方法鉴定为β-谷甾醇(Ⅰ)、β-胡萝卜甙(Ⅱ)、咖啡酸乙酯(Ⅲ)、绿原酸(Ⅳ)。其中咖啡酸乙酯(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韩树张云霍阿丽杨朝福王俊儒
关键词:忍冬化学成分
大花金挖耳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GC-MS技术,对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大花金挖耳根、茎、叶、花及花托等5个部位获得的挥发油组分进行了分析.从大花金挖耳5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99种成分,从根、茎、叶、花及花托分别鉴定出了37、34、47、29和40种化合物,已鉴定的组分分别占相应挥发油的85.86%、84.98%、83.06%、84.58%和89.06%.5个部位挥发油化学组成差异较大,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和酯类;茎挥发油主要为倍半萜和烯类(包括烯醇、烯酸、烯酮);叶和花挥发油主要为烯类(包括烯醇、烯酸、烯酮)和酯类;花托挥发油主要为倍半萜类和二萜类.
王俊儒胡志彬冯俊涛苏祖尚张兴
关键词:大花金挖耳挥发油GC-M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