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026)
- 作品数:38 被引量:210H指数:11
- 相关作者:李陇堂石磊杨萍薛晨浩高秀云更多>>
-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济南市第三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宁夏黄沙古渡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宁夏典型的沙模——湿地型景区——黄沙古渡为例,通过对其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定因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黄沙古渡景区的沙漠旅游资源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较大,沙漠旅游生态容量较小。沙漠旅游生态容量尤其是水体生态容量成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保护水生态、使用清洁能源、设置必要的观鸟距离和生态恢复等措施,借以为沙模型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提供借鉴。
- 石磊李陇堂张冠乐杨萍高秀云
- 关键词:旅游环境容量
- 我国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研究被引量:24
- 2019年
- 文章运用DEA模型、熵权TOPSIS法、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及两者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旅游综合效率平均值介于0.426~0.513之间,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效率空间差异较大,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步上升,区域间差异明显;经济新常态下,2010—2015年的增长幅度小于2005—2010年的增长幅度;在空间上经济综合指数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低水平区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为中西部地区。(3)我国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者间的协调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差。
- 杨萍杨萍李陇堂高秀云
- 关键词:DEA模型熵权TOPSIS法协调发展旅游效率
- 沙漠旅游主体功能区划实证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旅游集聚区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明确景区发展方向,实现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可进入性三要素的沙漠旅游区等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和遥感数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以沙坡头景区为代表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旅游集聚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划。研究表明:(1)沙漠旅游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思路可概括为"确定区划范围及单元、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区划结果、修正及细分区划结果"四大步。(2)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旅游集聚区划分为沙漠旅游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原生态保持区4种功能大区和核心观光游览区、重点观光游览区等14个功能亚区,以期实现沙漠旅游的分区和分类发展。
- 杨萍李陇堂苏丙杰夏四友高秀云石磊
- 关键词:沙漠旅游主体功能区划
- 沙漠型景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被引量:6
- 2016年
- 为建立系统的沙漠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对多个景区的实地调研及数据、资料的研究分析,以美学价值、康乐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经济社会价值为准则层及其分别对应的17个评价指标为评价对象,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体系,结合运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以沙坡头及宁夏其他主要沙漠景区为例应用分析,两种模型分析计算结果相吻合,均与现状相符。本研究可为沙漠型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开发及保护提供借鉴。
- 张冠乐李陇堂王艳茹陈忠祥赵多平
- 沙漠型景区游步道沿线生态环境对踩踏干扰的响应被引量:19
- 2015年
- 植被是沙漠景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选取宁夏沙坡头和黄沙古渡景区,采用既成事实法就景区游步道沿线生态环境对踩踏干扰的响应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踩踏干扰主要集中在道路边缘4m范围内,但不同性质道路差异较大;2采用地表覆盖物响应指数来衡量道路沿线生态环境响应程度,在道路边缘1m范围内各调查样区受冲击均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只有沙坡头北区沙漠栈道调查路段地表覆盖物响应指数值全部在44.9%以下,属于中等-轻微程度干扰,这是由于栈道两侧木栏作用明显;3游客对游步道沿线沙漠植被盖度可接受改变限度为16.4%,沙漠植被覆盖率应在此水平以下,其中沙坡头北区沙漠栈道两侧植被盖度达到了难以接受程度,说明游客在沙漠中的空旷、苍凉的体验需求与沙漠生态治理之间是天然的难以调和的对立体;4游步道沿线生态环境响应强弱与道路坡度、边坡坡度、游步道两侧生态系统以及游步道宽度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也表明,目前游客踩踏干扰已对沙漠景区道路沿线生态环境以及游客游憩体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对沙漠景区景观和游步道设计、规范游客行为、建立沙漠景区环境容量预警机制、实现宁夏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 李陇堂薛晨浩张至楠
- 耦合模型及分形理论下的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探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旅游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文章以宁夏为例,通过建立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2005~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R/S分析法,借助Matlab软件对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5~2008年,宁夏处于严重失调衰退类;2009年处于中度失调衰退类;2010~2011年处于勉强协调发展类;2012年处于中度协调发展类。同时,R/S分析表明,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态势持续升高,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可能继续保持中度协调发展状态中。
- 王艳茹李陇堂张冠乐杨莲莲
-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 贫困地区溶洞旅游地生命周期探讨——以陕西柞水溶洞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对地处贫困山区的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柞水溶洞的生命周期进行详细研究,以1985—2011年游客数量、游客增长率和滑动平均数等指标数据为依据,对柞水溶洞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划分,编制其生命周期曲线,分析影响曲线的因子,提出柞水溶洞旅游地开发、经营的若干相关建议,对贫困地区溶洞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任婕李陇堂薛晨浩杨卿高楠
- 关键词: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旅游地生命周期
- 基于模拟实验沙漠景区沙丘植被对游客踩踏干扰的响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汹涌而至的客流给沙漠景区带来损伤性甚至破坏性的影响。采用模拟实验法,设置三个不同角度、不同植被类型的样方,模拟游客踩踏方式,观察踩踏后植被恢复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游客活动强度增加,样方内植被都表现出覆盖度下降、高度降低、植株数量及种类减少和沙漠结皮破碎度增大等变化;2)沙丘倾斜角度不同,游客活动对地表植被、结皮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角度最大的样方C植被、生物结皮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且极不易恢复;3)通过调查和统计游客对沙漠植被覆盖度的可接受限度为16.4%,结果表明踩踏越严重,就越能接近游客的体验诉求。研究表明,沙漠景区瞬间饱和与游客的肆意踩踏已经对沙漠生态系统带来重大破坏,这也对景区实施有效的规划措施提供了借鉴。
- 李陇堂薛晨浩魏红磊
- 博弈论视角下宁夏新型旅游智库建设初探
- 2016年
- 以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为契机,运用博弈论,分析宁夏新型旅游智库成员政府旅游机构、企业旅游机构和高校旅游研究院三者之间的竟和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利益的分配,在宁夏新型旅游智库建设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实现三方利益均衡是推动宁夏新型旅游智库建设的主要动力。因而,本文针对博弈的结果,并结合宁夏当地的实际,提出要强化政府监督,实行"政治旋转门"和委托—代理制度,放宽企业旅游机构准入机制和实行减税补贴政策,高校旅游研究院应改革奖评制度,开设实习课等建议。
- 石磊李陇堂杨萍高秀云
- 关键词:博弈论
- 中国沙漠旅游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7
- 2016年
- 随着沙漠旅游备受青睐,中国关于沙漠旅游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增多。在时间维度上可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探索阶段、综合深化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沙漠旅游的概念、沙漠旅游资源的特点、沙漠旅游资源的开发,从沙漠旅游适宜性、沙漠旅游市场、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空间地域研究以单个景区为主。未来沙漠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沙产业相结合,加强区域合作,重视市场研究,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同时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强案例研究,并充分发挥GIS、RS等计算机技术在沙漠旅游研究中的作用。
- 王艳茹李陇堂张冠乐薛晨浩任婕
- 关键词:沙漠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市场